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探讨

2020-01-09 11:35谢诗玮董晓慧谭北平
科教导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海洋大学精品课程水产

谢诗玮 章 双 董晓慧 谭北平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以水产、海洋和食品学科为特色。该校水产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于全国第六名、广东省第一名,其中水产养殖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鱼虾等常见水产动物对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量,以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原理、饲料原料特性、饲料添加剂、配方技术和加工工艺等内容。受生理特性和生长环境的影响,水产动物营养与陆生动物营养差异较大,其营养理论发展大幅落后于陆生动物。而近年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科研进展飞速,在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等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涌现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同时在实践上,很多水产动物养殖模式近年来不断创新,营养学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所脱节,传统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已不利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因此,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最新科研进展和生产实践的发展,授课模式需要将需要加强科研创新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 保持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在教材选择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团队选择了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修订主编的第二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新版教材于2016年出版,本教学团队深入参与了此版教材的修订,谭北平教授是主要参编者之一。第一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于1996年出版,由中国海洋大学李爱杰教授主编,相差20年的两本教材在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相比国外发展历程短,旧版教材内容主要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而新版教材融入了二十世纪以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者的成果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介绍分析新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与旧版教材在内容上的不同点,通过新旧版本的比较来展现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更新。

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穿插介绍或单列章节着重介绍。比如,近年来基因组、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肠道宏基因组等组学技术在动物营养研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它们对于营养机制的研究以及关键代谢通路的筛选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在课程中,运用典型的、有趣的、最新的案例来讲授组学知识,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知识面。但新知识的及时补充对授课老师的要求较高,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学习最新的文献、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检测仪器,从而掌握该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领域内的最新应用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多名教师联合授课,利用每人研究领域的互补性,能够更快的更新教学内容,保障教学质量。通过讲解最新技术,不仅能调动学生兴趣,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紧跟前沿的科研思维。

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单一,很多时候教学效果欠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多媒体技术逐渐涌现。借助于网络资源,首先在授课时可以同步演示动画和视频,加深学生对复杂生理过程的理解,如鱼虾摄食过程、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等,大幅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网络上大量的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可作为学生线下学习的重要补充。[3]四川农业大学周小秋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张文兵教授分别主讲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均为非常优质的国家精品课程,可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此外,可借助营养相关课程来拓展学生思维,比如利用华东师范大学杜震宇教授主讲的上海市精品课程“食品安全与科学理性”来增强学生利用营养学知识分析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充分网络精品课程,可打通院校界限,多维度丰富学生知识,同时也是让精品课程实现其最大价值,让精品课程起到其应该有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资源不仅局限于精品课程等内容,行业专家公开课、营养学会议大会报告等内容均可作为学生拓宽知识面、丰富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老师可收集经典视频和报告作为学生课下学习的素材,同时也可设置专题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搜索整理,培养其独立搜索学习能力。而“中国水产频道”“农财宝典”等水产行业的专业网站则是另外一个渠道,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水产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水产行业的真实需求,这对于学生科研或者创新创业思路的拓展至关重要。

3 优化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在提升教学内容的同时,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沉闷的课堂氛围会严重阻碍学生接受和消化新知识,在授课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有以下几个途径:(1)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每个章节提前准备典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增加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关注度,比如讲述蛋白质时结合“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理性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3)注重课堂互动,增加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提升课堂活跃度;(4)开展启发式教学,设立开放性问题,比如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养殖鱼类和野生鱼类相比哪个食用更安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下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牢固掌握。

4 开展实践式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助推器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式教学能够取得额外的效果。[4]比如饲料原料是饲料配方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真正接触不同原料,比较气味、手感等感官性状的差异,能够让学生对不同原料的特性更加明了。另外传统教学中,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通常会组织学生到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参观实习,但容易浮于形式,仅仅是参观相关设备和生产过程并不能起到应用的效果。应结合饲料加工工艺课程,让学生对营养理论和加工工艺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在饲料企业进行一到两周的生产实习,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之中,全方位了解原料品控、生产设备、饲料质量等的方面的知识。同时各地不同水产品种的养殖模式千差万别,不实际参与很难了解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饲料营养需求有何不同,因此设置不同的实习场所、给学生充足的实习机会就尤为重要。目前,广东海洋大学已经在广东海大集团、广东恒兴饲料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澳华集团、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内著名水产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设立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实践实习,让学生懂得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实践式教学的形式不仅仅在于教学实习,鼓励甚至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赛事,也是另外一种实践式教学形式的体现,培养学生积极创新、敢于创新和团队创新的能力。

5 全面融入课程思政

当前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把精神追求、思想理念、道德情操、科学思维等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价值观的优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理论和实验的结合,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饲料配方。另一方面,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马列主义为核心,全面塑造学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比如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坚持高效环保的理念,尽量通过营养平衡理念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水体污染,再比如在原料选择上,坚持选择好的原料,从源头减少养殖和肉质的潜在风险。

6 结语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以提升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辅助、以优化教学方法为催化剂、以实践式教学为助推器、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或者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海洋大学精品课程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Multilingual Mix in Women Fashion Industry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河南省高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