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020-01-09 13:37林瑛春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口语

林瑛春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广东 广州 51130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的口头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现在学生在口头表达时抓耳挠腮,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二是语文教师受传统教法的影响,重视“文字”教学,轻视“语言”训练;三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课堂追求“一言堂”,根本没有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未来国民的素质,才能服务社会。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些策略。

一、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敢发言

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但要学生能够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不愿意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同学,这个要求对他们来说更难。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创设一些情景,渲染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是十分必要的。

如笔者在教学统篇版五年级上册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这个单元是以“父母的爱”为主题,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真正含义,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和人交流时,能尊重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为了上好这堂口语交际课,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交流的欲望,笔者通过下载相关的音乐和图片,自拍了一段和父母生活的视频,看完后,笔者引出学生交流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多少人通过各种形式称赞过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让人感动不已,那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为我们默默付出、爱我们的呢?请同学们把你们父母爱你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踊跃举手表达、发言讲述父母对自己关爱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笔者引导学生感受: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随即笔者出示父母对孩子三种形式的爱的插图及故事,让同桌的同学互相模拟表演,最后指名上台表演。当学生表演完后笔者适时引出话题:“阅读了这些材料,同学们想说些什么?面对王小雅的妈妈、李刚的爸爸这样的做法,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劝说他们?”由两位同学扮演这两位家长,其他同学提出建议进行劝说。笔者随机指导学生委婉的语气、礼貌用语的运用。劝说完后笔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结:“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将怎样回报父母呢?你想对父母说些什呢?”这样,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进行模拟交际训练,其口语表达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渲染气氛,播放了《父母的恩情》这首歌曲,在熟悉的旋律中,学生就能立即进入到主题,他们的脑海中会马上闪现一些感人的场面,这对后面的交际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学生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可见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绪体验,让学生感受丰富,学生才会乐于开口,甚至急于开口。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引发学生发言

语言与思维紧密不可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允许学生对阅读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多质疑,学生哪怕有一点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予以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才会勇于发言、敢于口头表达。笔者在课堂上导读统篇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五壮士在选择走向顶峰棋盘陀的内容)时,一位学生提出疑问说:“他们怎么那么傻,有命逃,为什么还要选择死路一条的顶峰呢?”这一问使全班同学都爆笑了。笔者没有生气,而是让同学们静下来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笔者引导学生说:“这个问题你提得有点意思,但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他们选择走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后果会怎样?敌人会紧跟在身后,连队和群众就会有危险。为了不让我方损失惨重,五壮士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上绝路,多么令人敬佩啊!”这位学生听了点点头,其他学生也不好意思地做起笔记来。教师的适时点拨,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不同看法,也教会了学生质疑,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深浅的层次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投其所好,引发他们发言。那么老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才会迅速找出答案并发言。第二,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要遵循“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原则。第三,鼓励、激发学困生发言,特别是经常不发言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丰富课外阅读积累,让学生勤发言

对于学生来说,从低年级的字词积累到中高年级句段的积累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项长期的学习的过程。学生没有丰富的积累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没有大量的阅读和提炼就不会有良好的概括和归纳能力。笔者在教学统篇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七《我是小小的讲解员》中,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讲解要有条理、语言要清晰、语速要慢、语气要柔和,适当时候可以加上动作或表情进行介绍。有个别学生想站起来说,但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或用哪种游览顺序才能更准确地进行讲解,犹豫不决就不敢举手上台展示了。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每天坚持读课外书,每天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优秀诗文等等,丰富学生感性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提前预习,激发学生积极发言,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用演讲、讲故事、交流阅读感受、展示阅读摘抄积累等形式,展示完教师点评。这一年来,在笔者带动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

四、巧用多元性评价,促学生乐发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巧用多元性评价,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共同成长、进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如笔者在教学统篇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景阳冈》中,讲完课文后引出话题:“大家如何评价文中的武松?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他的看法:“我觉得武松非常豪爽,武艺高强,一个人独自上冈打老虎,让人敬佩不已!”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武松,笔者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位同学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得好吗?请小老师来评价一下。”一位学生评价说:“他能抓住‘豪爽’的特点说明武松在酒店里喝酒,别人喝三碗,他却喝了一共十八碗,概括准确。”还有学生评议:“他能抓住武松武艺高强的特点,一个人独自上冈打老虎,体现了武松的勇敢。”就这样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评价中,相互学习,对个别学生回答不清楚或不连贯,笔者适时引导、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这位同学的看法更有同学提出不同的评议:“我不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武松太鲁莽了,不听店家的劝告,要不是遇到又累又饿的老虎,武松可能就有危险了。”

对于学生不一样或偏离问题的评议,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急于打断或否定,采取恰当的评价,鼓励、支持学生发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改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多锻炼、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一定会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能力口语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口头表达一点通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