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 13:37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构字文字学本义

杨 霜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文字学是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在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国学热兴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些语文教师逐渐开始将文字学知识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以发挥文字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功用与价值。

一、文字学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可以运用文字学知识为教学服务,随文讲解,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运用文字学知识来分析、理解相关的字词,以发挥文字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明白构字理据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其形体构造是具有可解释性的。常见的构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地运用这四种构字方法来分析字词,帮助学生明白构字理据,了解汉字内在规律和逻辑思路,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汉字的构字理据,更加有利于他们对汉字的正确书写和理解。

比如在《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一句中,学生不明白“牖”字是何意,在默写中也常容易把“牖”字写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文字学知识对“牖”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明白构字理据。《说文解字》中对“牖”的解释是:“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从片户甫。”由此可见“牖”是由“片”“户”和“甫”这三个部件构成的会意字,所以在书写上应由这三个部件组成。在词义的理解上,“牖”的本义就应该是在墙壁上用木头相交而做成的窗户。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是,陈涉不过是个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的贫家子弟,是下层人民,(后来)是被征发的人”。如此不仅能把这个“牖”的构字部件与意义解释清楚,而且还会让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与印象更加深刻,书写的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

又比如在《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一句中,学生在默写时常把“庠”写成“痒”。究其原因,是没有明白其构字理据。“庠”的小篆字体和现代的字体非常相近。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从广羊声。”是由“广”和“羊”构成的形声字。从《说文解字》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庠”的本义就是学校,夏朝的时候称为“校”,殷代称为“庠”,周代称为“序”。再者从“广”的汉字大多数都是和房屋有关,比如“庭”“库”“庙”等。所以“谨庠序之教”这一句中的“庠”应是“广”部,而不是和疾病有关的部件“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文释字,将汉字的构字理据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明白汉字构字理据,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运用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把握字词本义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习惯用自己熟知的汉字的今义来解释字词的意思。特别是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对于刚接触文言文或者是文言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常以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先入为主,导致文言文读不通、读不懂乃至造成曲解。字词的古今意义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它们可能源自同一个意义的起点,这一起点就是它的本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的本义来理解字词。

比如对《寡人之于国也》中“弃甲曳兵而走”的“走”字的理解。“走”,在现代汉语中多指“走路、行走”或“离开、去”的意思。把两个义项放到“弃甲曳兵而走”这一句中,似乎都可以解释得通,但放在课文中来说却讲不通。课文中是两军在激烈地交战,而士兵却丢掉盔甲、拖着武器走路,或者是离开。试想,在战况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士兵能慢悠悠地行走、离开吗?为保性命,跑是最好的选择。两军交战,“走”的士兵就是逃兵,此处理解为“逃跑”最为适合。而且“走”的金文字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奔跑的样子。《说文解字》中也说到“走”即“趋也”,也就是“跑”的意思。所以“走”字的本义是“跑”,课文中引申为“逃跑”。

又比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豆”字,在《说文解字》释为“古食肉器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豆”字的甲骨文字形“”,学生一看这个字形像一个盛食物的高脚盘,就可以理解此处的“豆”是指一种盛食物的器具,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所理解可食用的豆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知道字词的本义及由本义延伸出来的引申义,造成了古诗文难学、难懂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文字学知识进行教学,通过字理的分析,带领学生穿越时空的局限,探究字词的本义,并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其含义。

(三)运用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字形变迁

文字是不断发展与演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字词的图片来展示字形的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最形象、最直观的学习方法来了解字形的变迁。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字形的变迁,而且还可以了解字的含义。

如在《过秦论》“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斗”字,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斗(简化字)。从简化后的“斗”字是完全看不出其本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甲骨文字形探究其本义。“斗”字的甲骨文的字形像两个武士在搏斗的样子,通过其字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其本义是“争斗”或“战斗”。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的“封”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文)→封(简化字)。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像一个人正在培土植树的样子,古人是用这种方式来定界的。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这么看来“封”字就起源于太古的先民培育树木来划分部落的疆界,所以它的本义就是“疆界”。

教师运用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字形变迁的时候,可以用李乐毅所著的《汉字演变五百例》为纲,具体分析说明字形的变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能了解字形的变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理解与运用。

(四)运用文字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

汉字不仅是人们使用的语言文字工具,也是记录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古人的社会风貌、习俗与思想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运用文字学知识分析字形、挖掘字形背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的文化,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文字学分析字词,向学生展示古代的文化。

比如,《孔雀东南飞》这一课中“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就可以通过分析“取”字来展示古代的文化。“取”,《说文解字》中释为:“捕取也。从又从耳。”其甲骨文字形“”像以手取耳朵的样子。《周礼》中记载:“获者取左耳。”即“获胜者割下敌人的耳朵”。例句“终老不复取”中的意思为“娶妻”,由本义“捕取”引申义为“娶妻”,而“取”这两个意思在古代文化中都有强行获取的意思。从一个“取”字,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代战争时,割下战俘的左耳记功的军事文化,以及上古时期,抢夺女子成婚的婚姻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文字学知识,分析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学生就会对古代文化有所了解,并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积淀这种文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传承中华文化的要求,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人类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二、文字学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教学无意义的字,无须引进课堂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字词都需要运用文字学知识进行字理分析。文字学知识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进行文字学知识教学而教学的。所以,文字学知识的应用必须以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教学目的为旨归,不可盲目地运用文字学知识进行语文教学,不能把中学语文教学课上成了文字学课。

比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两句中的“亦”字,即现代汉语中的“也”。教师在教学中梳理课文字词时,并不需要对“亦”进行字理分析,也不需要说明“亦”是如何由本义为“腋下”的字,假借为虚词的假借字。同样的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两句中的“我”和现代汉语中的“我”词性、语法、意义一样,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在讲课时,不需要向学生呈现其字形演变过程,也不需要讲“我”字怎样借作第一人称代词,怎样取代原来的本义等。

所以,对教学没有实际意义的字理分析,不宜引进课堂,应从实用性出发。教师要根据汉字字理,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学情等,对有必要应用文字学知识分析的字词句进行讲解,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形象直观的画面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挑选字词,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字词运用文字学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学生常会出错的错别字,或者古诗词、文言文中的“异”字、“别”字、重要字词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对学界有争议的字,慎重引进课堂

古文字研究至今虽然已经有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不同时代社会条件的限制,文字考释工作难免会出现纰漏和错误。比如《说文解字》由于时代的局限,其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资料的欠缺,检索技术的落后导致古人认识水平受限,在释读文字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差错。例如《说文解字》中将“武”释为“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书中引用了楚庄王的话“止戈为武”,将“武”释为“停止战争”。后来甲骨文出土,研究者在对“武”的甲骨文字形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夫武,止戈为武”的说法是有误解的。在“武”字的甲骨文字形中,上为“戈”,表示武器,下为脚趾的“止”,表示“行进”的意思,结合字形字义来看,“武”字显然不是“停止战争”的意思。在《字源》中“武”本义释为“征伐,示威”。又如学术界关于“孚”字的解释也是有争议的,一些学者认为“孚”是 “俘”的古字。因为在古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换俘虏是很讲究信用的,所以将“孚”字解释为 “信用、信义 ”。而另一些学者又以《说文解字》中“卵孚也从爪从子曰信也。徐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为纲,认为“孚”的古字为“孵”,因为鸟类和它的卵之间有着孵育的牢固亲子关系,所以其引申义为 “信用、信任 ”。这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和依据,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恰当地选择、妥善处理争议。

对于学术界这种具有争议性的文字,还未形成定论的研究,教师应该慎重地对待,不可以轻易地引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是出于教学的需要,也应该参考诸家之说,多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期刊,选择科学性强的、同时学生容易理解的说法给学生讲解。

(三)对引进教学中的字,科学讲解字理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并没有依据汉字构形规律,科学地讲解字理,而是信马由缰,生拉硬扯地讲解。如此,并没有在教学中真正地发挥文字学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功用。在王宁先生《汉字学概要》一书中,就举例说道“有人把‘悲’中的‘非’讲成‘韭’,说‘悲’就是‘心里像长了韭菜一样悲哀’”。如此牵强附会,实在是贻笑大方之家。如此胡乱地讲解,不仅没有让学生知道“悲”的实际意义,反而造成学生对相关字词的错误理解,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汉字结构和演变的规律,正确地揭示汉字音、形、义的本质联系。这一点对教师本身的文字学知识素养就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注重专业积累,提高专业素养,重视专业发展,汲取专业知识,多阅读文字学知识相关的书籍,汲取其中合理、适用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尝试用文字学知识科学地讲解字词,以发挥文字学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构字文字学本义
《说文解字》部首文字学原则解析
“文字学”术语的早期使用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新见黄淬伯《文字学讲义》述评
“坡芽歌书” 的文字学解读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汉字的故事(三十二)
采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