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策略

2020-01-09 13:37申世伟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初中生深度初中语文

申世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甘肃 张掖 734023)

最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要求初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260万字。课外阅读将有效地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实现培养,以多样化阅读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感,让学生生成比较丰富的情感体验,推动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初中时期是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的黄金时期,初中语文老师需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成效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建立起深度阅读的意识。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之中,对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行很好的感受,通过对其的内化和吸收,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实现良好的提升。作者接下来研究如何指导农村初中生开展深度阅读经典的具体方法。

一、农村初中生开展深度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语文阅读能推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无论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阅读都是常见的试题类型。学生要想解答好阅读理解之类的试题,就需要在日常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将阅读和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对阅读内容能够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将显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初中生因为阅读读物获取能力以及阅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教学压力。对此,初中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深度阅读经典,将深度阅读经典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教学之中。

深度阅读是阅读者在阅读中要善于深度思考,努力将阅读和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到思考,在思考中培养学生对阅读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能力。根据心理学理论,初中生的认知心理也是一个由量变向着质变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以大量的语言阅读的积累和深度化的思考,才能推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两者结合,将引导学生有效地分析所积累的信息,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解读习惯,让学生在不断阅读过程中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做到传统文化的深度感悟,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初中生深度阅读经典的基本现状分析

上面已说过,农村初中生相比于城市初中生,在阅读读物获取上、阅读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整体来看,农村初中生深度阅读经典的情况不容乐观。当前最新的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内容,但在阅读学习落实上,很容易受到上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当前农村初中生深度阅读经典的现实情况也显得很有必要。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轻阅读,就是学生轻视阅读,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深度阅读的方法掌握不到位,成效不明显。学生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将深度阅读也理解为对课文或者教辅书的阅读,将课文文章当作阅读训练。第二,泛阅读。这主要指的是学生所阅读的内容低俗泛滥。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书的时候要注意挑选,在确保挑选正确的基础上用合适的书来阅读。有的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但是所读的内容质量欠佳,很多算作是深度阅读的内容,学生阅读品位出现低俗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直很低,而对各种情节性比较强的网络小说阅读兴趣很高。第三,浅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不思考也不写作或者表达,并没能将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机地融入到深度阅读经典中,对经典阅读作品缺乏深度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阅读完之后也不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三、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具体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经典。经典的阅读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所创作的,里面融入了作者独特化的生命体验,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层次领悟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内涵。农村初中生的人生阅历是有限的,农村初中生要想对外面的世界进行了解,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作者思想的感知,以深度阅读经典让阅读者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一)构建阅读情境,为农村初中生开展深度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

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对阅读教学流程做到精心设计,对教学环节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最大化的激发。只有农村初中生对文本内容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为深度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此,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书目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阅读任务。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课外经典阅读的竞赛活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充分的激发。比如,学习了鲁迅的文章之后,老师就可以将鲁迅别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个人情感进行更好的理解。在实施深度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推动对作品的深度理解。

(二)以合适的阅读方式,推动深度阅读和浏览实现高度结合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有句名言,就是“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每个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特点乃至学习习惯都是不同的,其阅读起点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在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和特点,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阅读举措。另外,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向学生积极讲授一些比较常用的阅读方法,比如说跳读、精读和研读等,确保学生能够对这些基本的阅读要领能够深度掌握,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深度阅读,推动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学生在对文本开展深度阅读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阅读需求来选择最佳的阅读方法,这样让深度阅读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结合不同的阅读文本,为学生打造多样化的阅读模式。例如,对于针对性高的文本来开展选择性阅读,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阅读重点。对于篇幅比较短的文本,可以运用限时阅读的方式,来推动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的同步提升。对于那些行文线索比较明显的文本,农村语文老师可以提示学生以线索追踪的方式来开展深度阅读。对于那些篇幅比较长的文本,在课堂中读不完的文本,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精华部分开展深度阅读。

(三)制定可行的计划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深度阅读

初中时期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有限的,学生缺乏对文本阅读的鉴别能力。农村初中生在开展深度阅读的时候,语文老师要在学生选择文本内容的时候注重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家经典作品,可以作为开展深度阅读的文本资源。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要注重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阅读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深度阅读方法。文本阅读作为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深度阅读方法,从而让学生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深度阅读经典就要求学生实施过滤式的阅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学生在思考中进行阅读,因而得到更多的感悟和启示。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和思考文本的中心内容,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事迹,通过文字来对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有更好的感受。

四、结语

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过程中,确保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文本中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有更好的领悟,这样学生就能对作者的丰富情感世界有更好的感受,让学生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推动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生深度初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