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9 13:37胡前伟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胡前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江苏 南京 223866)

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巴罗(Barrow)创建了PBL教学方法。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英语缩写,在中文中意味着“基于问题的学习”。巴罗基于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创建了一种PBL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PBL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管理、教学策略、教学激励和学习的方法,中国学者认为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实际操作模式,是能够结合中国实际教育情况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PBL教学法概述

问题、学生、教师是PBL教学法的三要素,基本特征是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学习形式以及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基本流程包括小组组织、问题创设、问题解决、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一)PBL教学法的特征

PBL教学法的特征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学习的具体形式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问题是实施PBL教学法的关键因素,PBL教学法是研究问题的教学法也就是以问题为基础。这充分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编写好问题是PBL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只有围绕正确和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指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学习模型,该模型使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管理中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动员和整合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学习新知识来完成问题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小组合作使学生可以平等地自由发言。小组内部的开放式分工将使学生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营造互助氛围。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还可以使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融入解决问题的过程。每节课后,我们需要就本课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精彩之处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反馈和评估包括两个部分:学生和教师评估之间的反思。对学生表现的适当反思将鼓励他们更好地完成下一份工作。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肯定与指正,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基本流程

PBL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包括小组组织、问题创设、问题解决、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首先是小组的组织,教师应根据学生人数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是根据就近原则,让前后桌的同学分为一组。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照顾学生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其组合为适当的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5人左右,小组分工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定。第二是问题创设。教师可以根据对课文的全面解释和深刻的思考,根据课堂的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深入问题开始教学。提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花很多时间问问题,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经验提出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第三是问题解决,学生收集有关该问题的大量信息,在此期间,学生的知识不断扩展,视野开阔,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推理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意识得到提高,他们不再完全依靠老师的解释,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第四是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是对本小组经过小组讨论、共同努力得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或答案进行展示。最后是评价与反思,团队成员将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估,评估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确认他们及其团队成员会做得很好,并继续致力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解决该问题提出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估。

二、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意义

PBL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基础。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基础,结合小组学习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PBL教学法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是当下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对语文教学标准的应用实践。

(一)PBL教学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途径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从各个方面发挥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并从各种可用资源中调动他们的技能来完成问题的解决,并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许多中学中,语文阅读老师继续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通过PBL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及时将其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回到学习的主体位置,而且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PBL教学法下的阅读教学的学习形式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最传统的教学中,小组讨论也用于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教学,大多数方法只是交流,最后的讨论标准仍然以教师的答案为准,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PBL教学法中,小组合作则替代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授课,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职责分工明确,充分保留了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三)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PBL教学法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放在首位,在PBL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单方面的文字信息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积极地研究阅读文本的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授学生在技术水平上解读文本的能力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探究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通过阅读归纳形成自我的独特见解。在使用PBL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加之学生平时在课下的积累以及资料收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以提升。

三、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强调在系统层面加强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并应通过学习和实践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技能。教师应学习PBL的相关理论和阅读教学的知识,并通过PBL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需要着眼于具体实践中的反思,从经验中学习,逐步改善PBL教学法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知识,还要对与语文学科或课文内容有关的主题有很好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补充。随时随地学习应该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使用PBL教学法进行阅读时,减少了老师的授课时间,并且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讨论课文,但是老师的责任也比以前更大,需要教师在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

(二)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缺点,例如破坏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但在学校教学中也有其优势。当使用PBL教学法进行阅读时,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放弃传统教学法,而是可以结合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并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特定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因学生情况的不同、课文不同以及情境的不同而不同。说到《背影》一文时,有些具有民国时代背景的词语或许对于学生而言难以理解,教师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生词教学,清除词语障碍,然后探索课文内容来学习课文并通过PBL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多方面营造学生的主体氛围

学生长久以来的被动学习状态会造成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薄弱的缺点,面对问题习惯性地等待老师的答案,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只关注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缺乏宽阔的视野与多样实用的课外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有意识、积极地积累知识,有必要以多种方式营造学生学习的主体氛围。这种主体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教学方法的配合,也需要学生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的引导。

四、结束语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