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2020-01-09 13:37王书芳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知识面读物课程标准

王书芳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华岐镇中心小学,甘肃 天水 741008)

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有效途径和精神活动,小学生的智力发育和生理发育正处于初始阶段,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知识底蕴,为学生的课内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课外阅读实际上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有效延伸,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上相关的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总之,课外阅读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依然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上。教师深入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好教学设计,从字词、阅读、写作等方面来开展教学,但是却唯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认为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掌握教材上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虽然也有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会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一信息传递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利用课外的时间来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但是却并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系统指导。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认知规律有限,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那么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来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二)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意识和习惯

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仅仅占少数,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和意识。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差,而手机、游戏设备等电子设备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外部环境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对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不利。课外阅读和游戏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小,如果缺乏家长的约束,那么小学生一旦有时间就会选择玩游戏,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给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意识。

(三)家长对课外阅读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让学生课后学习英语、奥数、绘画、书法、钢琴等,但是却唯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很少有家长能够对自己小孩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安排。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帮助不大,认为课外书就是闲书,对课外阅读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实际上,虽然市面上的确有一些对学生无益甚至有害的图书,但是也不乏对学生有益的课外读物,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好质量关。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原始驱动力。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非常强烈,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读物,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自己喜爱的内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阅读的乐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类型的课外阅读读物,包括童话、寓言、诗歌等,让学生感受各种不同文体的课外阅读读物,在阅读中体会到文字和知识的魅力,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通过趣味性的课外阅读读物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那么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能够全身心投入,渴望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满足精神需求,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生活经历和经验非常有限,知识面比较狭窄,而通过课外阅读就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小学生在六年的时间如果只完成1—6年级的语文课程,虽然学习的时间非常长,但是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却非常有限。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积累,所以仅仅依赖课内的时间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读物,并从中学习到各种类型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历史、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知识,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进展来给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种类型的读物,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但是由于课内教学时间有限,并且在课堂上教师还要讲解字词等其他的内容,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课外阅读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着一定的差异,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将阅读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注重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水平的提升,而课外阅读中学生有更多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灵感,并形成独特的见解,产生深刻的阅读体验。如果家长能够指导学生长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灵活应用读书笔记,边读边想,将其中优美的句子、富有哲理的句子都标记出来,阅读后摘抄下来,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阅读完后通过查阅字典、请教教师等途径来有效解决,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整个读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常有利,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而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从中接触、了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世界,这就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阅读过程本身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阅读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小学语文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和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积累的生活经历有限,而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时很好的素材,进而在写作时做到下笔如有神。不仅如此,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体,感受各种类型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思路,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在写作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确保写作结构的完整性、思维的严谨性等,最终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因此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非常重大,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给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阅读读物,并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知识面读物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几类无理函数的最值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