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的路径研究

2020-01-09 13:37刘进进
课外语文 2020年33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课本课外阅读

刘进进

(江苏省南通崇川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一、写作素材积累对于作文教学的意义

素材对于写作就如同元素对于化合物的重要性一样,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适当囊括素材,合理控制素材数量,避免因素材过多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因太少导致文章苍白无力。素材资源积累是写作文的基础,教师在对学生灌输作文思想时,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作为依托,那么所讲授的知识就会显得生涩难懂,不易吸收。因此素材资源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作文教学也会反过来提升资源积累的运用与拓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素材资源的积累可以提升初中生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加深他们对写作文及材料运用的理解,提升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

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素材积累途径单一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对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持久的积累兴趣,还需要教师适当地监督和引导,保障学生积累素材的效率。在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素材积累途径有所限制,大部分学生以语文教师发布素材积累任务为导向,如布置学生在固定时间摘抄固定数量的优美句式、首尾段落等。素材积累途径的单一使得学生对于素材积累仅存三分钟热度,且后期所摘抄的素材内容质量低下。师生双方的写作素材积累教学工作有待多元化探索,教师发布多元化的素材积累任务,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素材汲取、积累等,刺激师生对于素材积累教学工作的持续兴趣,保障素材积累教学工作质量。

(二)素材资源有限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素材资源具有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初中学生在素材积累时,缺乏开拓性的眼光,很少有同学能从其他学科或生活场景中择选出写作素材并进行积累。二是学生平常学习压力较大,为了做到各科均衡发展,投入课外阅读的时间较为有限,这也使素材的积累受到了限制。

(三)素材积累到写作之间的转换有待提升

只有真正地将所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才算是完成了素材积累的工作内容。但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中出现了素材积累和写作运用的断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初中作文为一周两个固定课时,学生需要在当堂或是课后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缺乏对作文的再打磨,影响学生的写作自评效果。学生课外的写作练习主要依赖写周记、小作文等,多以记事的形式展开,缺乏写作素材与作文技巧之间的结合、转换,影响学生在写作文时对于素材的精准使用,导致素材的使用在写作中稍显突兀。

三、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的对应优化策略及方法

(一)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细化理解

课本是学生们写作素材积累的最直接资源,其中包含经典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形式,极具代表性且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在构建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时,以课本为本源,带领学生对课本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梳理和总结等,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细化理解。

教师在讲述课本内容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同一内容从多个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学生以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多元解决方法。带动学生在阅读时,以问题思考、解决的方式学习。在课后组织学生书写读后感,鼓励学生从不同维度出发思考,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写作内容的条理清晰程度,辅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和应用。

(二)深化学生对课外阅读资源对比解读

课外阅读资源不应当局限于作文合集的书本。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中外名著、童话故事等书籍,开拓课本外的阅读视野,且深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对比阅读,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效率提升。

针对同一类型的阅读作品,由师生共同提供线上线下相关课外阅读资料,班级内部共同制定时间轴计划,对于同类型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并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同类型作品之间的写作方法、叙事角度、章节架构等的区别与联系。针对叙事角度、章节构架等相类似的作品,教师进行作品元素的剥离、总结,学生依据教师所总结的元素展开思考。构建班级内部线上交流平台,发布线上打卡任务,即要求学生针对课堂上所共同探讨课外读物的具体元素进行发散性思考,编撰小作文,班级内部进行小组互评,帮助学生开阔课外阅读视野,增加写作素材储备。

(三)构建生活化的写作素材积累体系

知识来源于生活,作家、诗人等在撰写作品时也是依据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风民俗、景色特点等。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写作素材积累体系,带动学生关注生活细节,提升写作素材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关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将素材积累视为自己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在班级内部设置游戏等级制度,要求学生轮流每天在班级内部分享一件自己所遇到有趣的事,其他学生针对所提供的生活化素材进行编写,加强学生对素材的多元方向编写,班级内部学生进行互评,得分高的学生等级上升幅度大,且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不仅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更要将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四)加强素材积累体系中其他科目教学的联动

加强素材积累体系中其他科目教学的联动,既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写作素材来源,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地理时,指导学生对祖国的地域特点、气候环境等知识进行梳理,运用在后续描述自然环境类的作文中;在学习历史时,鼓励学生按照时间、事件等对历史人物关系进行概括总结,在写作时通过将历史中的名人事迹等作为素材引用到文中进行举例论证,提升作文水准;在学习数学时,利用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写作环节,辅助学生处理、把控作文整体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实现从流水线的写作方式向议论文的写作方式的转变,做到初中作文教学与其他科目的联动教学,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五)利用自然环境开阔学生的素材积累眼界

艺术家与大自然的巧妙融入能够激发自己的创作意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带动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促进学生对于自然环境中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的欣赏,激发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汲取素材。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学生进入景区游览观看,鼓励学生融入自然,利用自身独特的眼光去发掘自然环境的美,并在课堂上对于自己所观察到的景色以小游记的形式进行阐述。教师以身作则地带领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定期向学生布置任务,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小动物的生活习惯等,并在班级内部分享观察结果,养成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自然风景特点的良好习惯。

(六)提升学生写作素材在作文中的引用能力

学生的写作素材与写作技巧之间的巧妙配合、成功引用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构建的重点部分。在生活、学习中,学生可接触到的素材多种多样,随着学生经历的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量也在相应地增加,但当前大部分学生写作时会出现素材荒的现象。

学生写作素材运用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向学生传授素材和写作技巧之间的联系,如在围绕勤奋、感恩、宽容等优秀品质训练写作时,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应当是在文中设置吸人眼球的首尾段落及文中案例,而案例内容则可以是品质特点类素材的引用,激发学生的多元思考,对素材的更精准引用。其次加强对学生在写作时素材与写作技巧搭配的训练,避免学生在作文中素材应用与写作技巧不符而形成的突兀,影响作文的整体效果。如在练习描述自然环境类的作文时,指导学生素材的引用应当贴合文章主题,适当修改首尾段落的写作技巧,迎合文章所引用的环境主题素材。注重在平常课堂对学生素材引用的指导,促进学生积累和引用素材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注重构建作文教学素材积累体系,通过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细化理解、深化学生对课外阅读资源的对比阅读、构建生活化的素材积累体系、加强素材积累体系中其他科目教学的联动、利用自然环境开拓学生的素材积累眼界以及提升学生写作素材在作文中的引用能力等,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课本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