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疼痛原因探析

2020-01-10 06:43张庆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张庆鹏

盘状半月板为膝关节半月板发育异常,半月板体部呈现异常增厚,形态似盘状,所以称为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因其形态及血供异常,比较容易发生损伤、撕裂,导致患者膝关节功能受限[1-3]。此类损伤需手术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关节镜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关节镜技术应用在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关节疼痛。本次对80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应用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手术效果,对术后疼痛原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 年2 月~2018 年5 月80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做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磁共振显示出半月板体部增厚,矢状位可见蝴蝶结样消失,有不同程度关节功能受损,在关节镜下见盘状半月板[4]。患者无关节畸形,膝关节退变,无膝关节及下肢手术史,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恶性肿瘤及血液疾病。其中男54 例,女26 例;年龄21~72 岁,平均年龄(44.7±11.6)岁;左侧损伤36 例,右侧损伤44 例;Ⅰ度损伤16 例,Ⅱ度损伤30 例,Ⅲ度损伤34 例。行半月板成形手术的患者68 例,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2 例。

1.2 方法

1.2.1 半月板次全切除术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置入关节镜,打开冷光源于前内侧入路,刨削刀植入,对增生滑膜予以清理。于前外侧入路将辅助蓝钳置入,切除损伤严重的半月板,对所累及的临近组织应部分切除,将碎屑完全清除。而后应用0.9%氯化钠冲洗关节腔,手术后对关节腔及髌上囊再次检查,避免有残留组织,而后退出关节镜及辅助器械,手术切口关闭。包扎伤口,测生命体征,行抗炎,抗凝及止痛治疗等。

1.2.2 半月板成形术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膝关节屈90°,将关节镜置入,打开冷光源,前内侧入路将刨削刀植入,对增生滑膜进行清理。前外侧入路将蓝钳辅助置入,将盘状半月板增厚的体部切除,修整切口边缘,对半月板C 形结构予以保持,桶状撕裂,沿撕裂边缘成形,层状撕裂,将下面一层切除,对前后角附着点进行保护,同时保护膝横韧带,板股韧带,手术结束,依次检查关节腔、髌上囊,防止残留组织,退出关节镜,辅助器械,关闭切口,绷带包扎,术后抗炎、抗凝、止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不同术式患者术后1 年疗效,分析不同术式患者术后3、6、12 个月的Lyscholm 膝关节评分情况,膝关节Lyscholm 评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80分为可,<6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②优良者视为无痛组,可差者视为疼痛组,分析疼痛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有无冷敷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术式患者术后1 年疗效比较 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患者68 例,术后1 年疗效:优25 例,良29 例,可11 例,差3 例,优良率为79.4%;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的患者12 例,术后1 年疗效:优4 例,良5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75.0%。两种术式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术式患者术后3、6、12 个月的Lyscholm 膝关节评分比较 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患术后3、6、12 个月的Lysholm 评分分别为(86.2±6.7)、(92.1±4.3)、(93.5±4.1)分,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3、6、12 个月的Lysholm 评分分别为(91.1±3.7)、(92.5±4.2)、(94.1±3.6)分。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3 个月的Lysholm评分高于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患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术后6、12 个月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疼痛危险因素分析 疼痛组患者17 例,无痛组患者63 例。疼痛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为(24.3±1.6)kg/m2,男女性别比为12∶5;无痛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为(24.1±1.2)kg/m2,男女性别比为42∶21。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及男女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12±9.23)岁,关节软骨损伤率为82.4%(14/17);无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12±8.45)岁,关节软骨损伤率为22.2%(14/63)。疼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关节软骨损伤率均高于无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 者占比为64.7%(11/17),术后未冷敷者占比为88.2%(15/17);无疼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 者占比为15.9%(10/63),术后未冷敷者占比为19.0%(12/63)。疼痛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 者占比及术后未冷敷者占比均高于无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盘状半月板是半月板先天发育畸形,因其发育异常,在负重工作,剧烈体育运动时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该病在临床属常见疾病[5,6]。受伤后如采取保守治疗,疗效不佳,因此常需通过手术改变半月板的结构,使之功能正常[7]。传统手术创伤大,视野局限,视野暴露时间长易出现术后感染以及容易残留后角等缺点,已渐被关节镜下手术所替代。关节镜手术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同时处理多种病变的优势[8-10]。

本院对80 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手术,行半月板成形手术的患者68 例,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2 例。术后1 年,行半月板成形术患者的优良率为79.4%,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患者的优良率为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3 个月的Lysholm 评分高于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患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术后6、12 个月的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定,安全性高。术后一少部分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分析原因,疼痛组患者和无痛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及男女性别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关节软骨损伤率均高于无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7 d 者占比及术后未冷敷者占比均高于无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佳,创伤小,可最大程度保留半月板结构和功能,为防止术后疼痛发生,应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针对性处理,防止过早负重,术后进行局部冷敷,可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利于患者的恢复。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节镜下双后入路结合前方入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