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制度下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0-01-10 08:32
课外语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讲授命题教学方式

王 强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一、高考改革发展趋势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我们不难发现,古诗文默写题目侧重考察学生对于诗歌和文言文篇目的内在理解而并非死记硬背。这一趋势意味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仅仅通过背诵已经无法达到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的目的。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应该抒发自己的观点,并能通过学习对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文言文和诗歌篇目的学习,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语文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种命题趋势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来讲无疑是难上加难。

与此同时,2019年全国二卷的语文作文命题中的所给材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思考:“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从2019年全国二卷的作文命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倾向已经完全从单一的作文基础考察转变为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考察。材料中的时间递进关系可以看出,高考命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年身上应具备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并且能够客观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从多种书信体裁和写作对象的变换上,高考作文考察的是高中生对于语文写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如何在语文课程的讲授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青年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新挑战。如何紧跟时代潮流,顺应这一趋势,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反思

通过对高考命题的分析发现,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考考察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仅仅对学生传授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已经不能达到新时代高考改革制度下对于高中生语文素养的考察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高中生的课外文化拓展,不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科教知识、社会人文、历史文化等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融会贯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地进行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此外应该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向学生推荐适合高中阶段阅读的书目,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看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中国的四大名著,《2017年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阅读的《乡土中国》,还有一些比较优美的诗词篇目。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增加知识,扩展视野,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发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中国文人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高尚品格对于学生的影响与渗透。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则是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仁、义、礼、智、信”等诸多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于语文教育来说,高考分数远没有一个高尚的人格重要。所以语文教育应当将以上内容予以重视,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如何转变语文教学方式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仅凭讲授法是无法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的。高中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在课上难免会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在课上对于不同文体的讲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锦瑟》时则要以朗读和鉴赏为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讲授《陈情表》时则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分小组朗读,然后学生自己发表对文章情感态度的感受,深刻体会《陈情表》中的孝与义;在讲授《拿来主义》时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关于文章内容的主题辩论会……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命题与时事联系愈加紧密,所以语文学科的课后作业在布置上应该适量,鼓励学生在课下拓展阅读。给学生一些了解时事、自由阅读的时间,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更能适应高考的命题倾向,做题时才会游刃有余,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但“整本书阅读”切忌把书本完全丢给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懈怠感。应该将阅读任务按照专题的形式发放给学生,根据教学进度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归纳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高考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语文教育逐渐重视学科的核心素养、综合性与实践性。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改革中完成语文教学方式转变的这一问题,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归纳高考命题趋向,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积累,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讲授命题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