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

2020-01-10 08:32李雪梅
课外语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思维

李雪梅

(广东省惠州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0)

思维导图作为发散思维的表达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开启学生智慧的关键所在。思维导图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改善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显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看似复杂的阅读内容脉络清晰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语言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指示图。这样我们就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理清写作脉络,实现有效阅读,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课前绘制,可以用来整体感知。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语感,让他们能够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教师可以从主题单元入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对课本有整体把握,思维导图能够让教学目标迅速实现。

课中绘制,可以用来突破难点。在课堂中绘图,教师应指导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可以在课堂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但缺点是课堂时间有限,构图可能不是很理想。为此教师应注重绘图在语文课堂中的效果,突破教学瓶颈。

课后绘制,可以用来巩固理解。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内容,让知识点能够得到巩固,尤其是学完一个专题后,要将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体系,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思维导图就成了帮助记忆的便捷工具,杂乱无章的语文知识被由点及面连接起来,如同图书馆一样,需要记忆的知识随存随取,让知识得到有效整合,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令家长、教师比较头疼的模块之一,小学生受年纪、资历的限制,没有可写的素材,缺乏社会实践,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对写什么内容格外头疼。单纯地给出作文题目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就导致在语文写作课堂上,气氛沉闷,即使教师努力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发言,学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甚至出现卡壳、词穷等问题与现象。如何让学生不惧怕作文,把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首先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系统地整理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作文题目放置在一张圆形纸张的中心,让学生进行联想,思考与主题词相关联的内容与材料有哪些,进行整理归纳,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作文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此外,写作前应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灵感,提升写作文的素质。

三、思维导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使用

无论是演讲还是课堂发言,口语交际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导图有效帮助学生张开嘴,展现自我魅力。首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避免枯燥地背诵演讲稿,将演讲稿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演讲变得更加有趣。其次,演讲者能够轻松与场下听众互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演讲者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轻松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语交际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与观众的眼神沟通,特别是学会即兴发挥,演讲过程中要尽量脱稿,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做到游刃有余,侃侃而谈。

四、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使用

小学语文课程中,需要师生互动,梳理所学知识,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印象,在语文复习课堂中,学生往往不会像在新课中那样感到新鲜,在复习课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授课的内容,复习课任务多,内容相对复杂,教师为了让班级成绩提上去,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身心疲乏,成效甚微。

思维导图作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所学语文知识,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环节。在复习课堂上,它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链,从整体上掌握语文知识点。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难点,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及时处理自己面对的难题,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更解决了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拓展学生思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具体来说,首先,在复习课中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理清学生的思路。语文复习中知识点纷繁复杂,小学生容易记忆混乱,甚至认知出现偏差。这时教师就要及时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理清思路,轻松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具有“梳理”和“压缩”的功能,将关键词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保留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掌握教学内容。其次,在薄弱环节中使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语文复习课程中,教师可以注意到学生有自己的薄弱部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弱项,制作个性化思维导图,反思学习中的不足,进一步思考、记忆、分析,继而让问题明朗化,学生也能够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升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再次,在突破重难点中使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但是有些课本中的单元显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不易理解。学生囿于课本的局限内容,理解相对陌生的课本比较困难,很难发散思维。而在思维导图帮助下,学生能够轻松掌握课本中的重难点问题。

五、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使用

除了上述内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也有作用。比如它可以帮助语文老师将知识点串联,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语文教学更有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课件使用。教师在课前通过思维导图提前预告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越精心制作思维导图,就能节省越多课堂时间。虽然制作思维导图用了很多精力, 但教师帮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也能让师生互动频繁,在头脑风暴中找到创作灵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其次,作为复习材料进行使用。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记忆力,更能对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记忆,我们可以用树状图的形式表示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习更有抓手。此外,思维导图也可以当作学生的课堂笔记。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好处多多,直观生动的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形成有效的筛选意识,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接受,并形成自己的关键词,方便记忆和记笔记。小组合作学习中,思维导图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在绘制导图时,学生各抒己见,头脑风暴让灵感迸发,加强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合作锻炼自我的能力。

总之,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等方面更好地成长。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前提就是提前理解知识点,把握知识要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继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实际水平。此外,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像一棵放射性的“知识树”,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序列性,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我们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开启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户,使孩子养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的习惯,建立各自的知识体系,真正学会学习。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