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探讨

2020-01-10 10:30汤文超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季稻罗田县浅水

汤文超

(湖北省罗田县农业农村局 罗田 438600)

为了全面落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挖掘罗田县再生稻生产优势,探究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提升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实现良种良法结合与农机农艺配套,推进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县再生稻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进行了探索。

1 再生稻的特点与品种

1.1 水稻生育期短,投入产出比高

中稻蓄留再生稻种植是我县水稻生产的优势。模式利用中稻收获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采取适当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再收一季水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再生季生育期短,具有“一种、两收、三高、四省”的优点,即一次种植收获两次、投入产出比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和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

1.2 合理种植布局,选用优良品种

我县再生稻分布区域以县中南部海拔300 m以下区域为主,全县适宜种植再生稻面积约1.2万hm2。选用品种应具备再生力强、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以选用生育期在135 d 以内、再生力强、穗型中等、抗病性较强的早中熟品种为宜,如“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223”、“丰两优1 号”、“两优6326”、“天两优616”、“黄华占”、“隆两优华占”、“深两优5814”、“广两优476”、“准两优608”、“准两优199”等。头季稻在立秋节前后收获,不迟于8 月15 日,保证再生季在9月10日前后安全齐穗。海拔较高,光温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2 头季稻关键技术

要求头季稻根活、叶绿、秆直、芽壮,在收获期达到根系有活力、叶片清秀、茎秆粗壮、腋芽活芽率高,其种植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2.1 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确定头季稻播种期,以日均温度稳定通过10℃、可在8月10日前后收获为原则。最佳播种期为3 月15 日-20 日。实行集中育秧,培育机插壮秧,秧龄25 d左右,控制在30 d以内。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头季稻在4 月下旬实行机插秧,采取宽行窄株种植方式。大田需杂交水稻种子2 kg/667m2,栽插1.6 万蔸/667m2,每蔸插2~3 粒谷苗,实现头季有效穗16万~18万/667m2,再生季有效穗24万~27 万/667m2,头季单产650~700 kg/667m2,再生季单产250~300 kg/667m2,再生稻“头季+再生季”稻谷产量可达到900~1000 kg/667m2。

2.3 科学施肥,合理管水

头季稻施肥做到控氮(12~14 kg/667m2)、增钾(10 kg/667m2),注意氮肥后移。移栽返青后,追施尿素10 kg/667m2,促进分蘖发生,根据苗情适量追施穗肥。水分管理做到浅水分蘖、提早晒田、有水孕穗、干湿灌浆。返青后,田间保持浅水层,提高泥温,促进分蘖发生;当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90%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成穗率;灌浆结实期防止断水过早,避免因脱水影响再生芽萌发;黄熟期田间保持湿润状态,提高水稻休眠芽成活率,争取多发再生芽。

2.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搞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既有利于头季稻夺取高产,又有利于休眠芽的存活与萌发,对夺取再生稻高产至关重要。应采取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措施,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水稻“三虫三病”,同时要防除稻田杂草。

2.5 机械收获,适当留桩

当全田黄熟谷粒达到90%左右时,及时收割头季稻,采取机械收获方式,控制生产成本。头季稻留桩高度以35~40 cm为佳,以倒2~3节休眠芽成穗为主,提高再生穗率。收割应做到晴天下午割、阴天全天割、雨天停歇抢收割;收割时保持田块干硬,减少碾压毁桩;收割后注意扶桩。

3 再生稻管理技术

3.1 施好促芽肥

头季稻收割前10 d 左右,上水追施促芽肥,追施尿素7.5~10 kg/667m2和钾肥7.5 kg/667m2。因后期脱肥出现早衰现象的田块,促芽肥施用时间应适当提前。建议用再生稻专用肥“稻荪旺”做促芽肥,施用时间可提前至头季稻抽穗扬花期。

3.2 科学管护水

头季稻收获后应尽早复水。复水时切忌淹灌,以免抑制基部节间再生芽萌发,影响根系活力。再生芽长出后再灌浅水层,促进再生芽生长。收割后24~30 d,再生稻进入抽穗扬花期,田间应保持浅水层;再生稻齐穗后,灌浆期间应保持田间干湿交替,以利养根保叶、籽粒充实饱满,提高产量。

3.3 早施提苗肥

头季稻收获后的2~3 d,结合复水追施提苗肥,追施尿素7.5 kg/667m2和钾肥5.0 kg/667m2,争取多发再生苗,促使再生苗整齐粗壮,提高再生成穗率,增加有效穗,促进再生稻高产。

3.4 防治病虫害

再生稻齐苗后,要关注二化螟、稻飞虱、穗颈瘟等病虫害的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标准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一般情况下,再生稻不打农药。

猜你喜欢
季稻罗田县浅水
浅水区域船舶航行下沉量的数值计算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
聚焦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
藕农水中采收忙
精准扶贫背景下罗田县乡村旅游发展调研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基于LabWindows的浅水水声信道建模
基于综合指数法评价罗田县耕地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