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措施及工作思考

2020-01-10 10:30朱训泳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测报夜蛾草地

朱训泳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1525

草地贪夜蛾,又名伪黏虫、秋行军虫、秋粘虫,原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9 年7 月入侵本区危害,造成玉米苗期损失大、后期影响产量等威胁。由于该虫具有迁飞能力强、繁殖快、为害程度重等特点,已成为本地夏秋玉米生产上的主要迁飞性害虫。2020年1月,为有效预防和防控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六合区制定了《2020 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进一步强调“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处置”等策略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控制迁飞过渡区为目标,提前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全力遏制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为北方玉米主产区赢得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

1 主要防控措施

1.1 抓好布点监测工作

草地贪夜蛾属于迁飞性害虫,六合区正处于其迁飞过渡区。为此,抓好本地区的监测预警工作,是北方玉米主产区夺取防控主动权的保证。2020 年1 月,六合区制定了《2020 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并根据省植保站下发的《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试行)》,科学开展监测调查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在监测方面,该区根据玉米生产布局,充分利用草地贪夜蛾性诱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等监测设备,实行专业系统监测与农户观测相结合,科学监测布点,密切监测虫情动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重点监测玉米田块,密切关注小麦、水稻和其它作物发生危害情况。全区在小麦、玉米及水稻地块共设置成虫性诱监测点36个、灯光诱集监测点3个、高空测报灯1个。

1.2 及时开展全面普查

在普查预警方面,及时组织街镇农技人员、村居农技员、种植大户参与到害虫监测调查中,提高调查的覆盖率。具体普查参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的《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方法》,采取重点调查与全面普查结合,实行首次查见及时上报,全方位掌控其发生动态,为准确发布虫情预报信息提供依据。2020年,重点调查以玉米种植为主导的龙袍、马鞍、竹镇等街镇,并对零星种植玉米的程桥、雄州、横良、金牛湖等街道进行全面普查,共计开展普查12 次,出动技术人员96 人次,普查面积达150 hm2。2020 年6 月9日,在竹镇镇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调查4块7-8片叶龄的玉米田,有3田块查见,田块发生率为75%,田间被害株率为6.13%;共查得卵块1个、幼虫3 头。到6 月20 日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已覆盖各个街道,较2019年提前一个月。全区普查作物涉及玉米、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除玉米田发生其危害外,其他作物均未发现幼虫。

1.3 加强分类综合防控

在玉米田草地贪夜蛾防控方面,坚持生态防控指导思想,加强监测预警,注重联防联控和统防统治,利用人工除杀、理化诱杀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等措施,控制成虫种群数量。防治适期掌握在低龄幼虫期进行防治,并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施药,药剂应喷施在玉米心叶、雄蕊和雌穗等部位。具体对于小块拾边地,可在早晨人工检查为害植株,对有为害症状的植株,查找害虫,发现害虫时手工除杀。对于连片种植的玉米田块,设置杀虫灯或性诱装置进行理化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对苗期至小喇叭口期被害株率达5%、大喇叭口期至穗期被害株率达10%的达标田块,要进行全田施药防治。对于玉米田零星受害时,可采用点喷方式,对见症植株及周围植株施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虱螨脲、四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农药及其复配剂,交替使用、安全用药、提高防效。

1.4 强化宣传培训指导

为切实推进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区植保站积极开展害虫发生规律、防控药剂、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时摸清害虫灾变规律和防控关键技术,提高防控科技水平。自2020 年1 月起,植保站充分利用各种项目及媒介进行宣传培训工作。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项目,开展街、镇、村农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危害特征、田间调查及综合防控等。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开展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员进行培训,让群众全面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及时开展综合防控。另外,通过送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害虫识别与防治宣传,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入侵路径和发生动态,有效促进全员防控工作的开展。全年开展相关培训12 次,共计1230 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2000份,其中草地贪夜蛾识别挂图2000份、防控明白纸10000 份。为抓好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在强化宣传培训的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在害虫发生防治关键时期,加强防控技术指导,促进防治技术的普及,提高群众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2 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体系亟待加强

通过布点监测表明,目前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预警响应迟缓,数据报送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基层监测体系薄弱,街镇无专职植保人员、村级未设农技人员,他们负责的监测任务都是兼职,造成监测预警明显弱化。二是技术应用不高,普查区域广度不够。主要原因是基层农技人员呈老龄化,特别是村级兼职农技人员,他们接受能力不强,对现代监测、大型防控设备等新技术应用不熟练,对草地贪夜蛾识别存在差异,影响到普查区域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监测目标差异,服务玉米作物能力待提高。目前植保工作还是以水稻、小麦为主,不少测报人员只会常规作物植保工作,对玉米病虫害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和测报防控技能储备不足。

2.2 群众认识有待提高

自2020年1月以来,区农业农村部门虽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但也有不少农户的防控意识有待提高。一是种植户年龄偏大,重视程度不高。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趋于老龄化,他们接受能力不强,监测防控缺乏主动参与性。二是防治凭经验,缺乏综合防治理念。许多农户习惯于化学防治病虫害,强调防治速效性,缺乏绿色防控理念。防治上不能够科学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等技术,不愿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思想认识停留在“喷药见虫死”的速效性,未能够达到当前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的要求。

2.3 应急防控有待强化

六合区粮食生产以稻麦为主,玉米种植面积不大,非种植主产区,在应急防控方面存在着覆盖面不大、防治效果差、统防统治率不高等问题。一是防治覆盖面不广。本地玉米种植主要是小麦茬后夏玉米模式,除龙袍街道、马鞍街道、竹镇镇小规模种植以外,其他街道夏玉米种植主要以分散零星种植为主,作为鲜食玉米农户一般都不愿意防治,造成应急防控面积不大。二是防治效果差。本地草地贪夜蛾危害主要集中在夏玉米喇叭口期及抽雄期,此时气温高、玉米植株高,造成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理想。三是统防统治率不高。目前本区虽形成以专业化组织、农机合作社等为主的病虫害社会化防控体系,但是它们都以水稻、小麦病虫害防治为主体。申报省市全程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要求具备一定的经验与服务能力,一次性服务水稻面积必须在1000亩以上,项目申报没有涉及到玉米等作物。

3 下一步工作思考

3.1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加快落实“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在涉农街镇配备专职植保人员,各个村级建设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培育农民技术人员[1]。根据《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和《江苏省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的要求,重构区、街、村三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格化体系,提升监测预警效率。区植保部门按照草地贪夜蛾迁飞规律和危害特点,增设测报网点,加密布设高空测报灯、性诱等监测设备。各街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每个村聘用1名田间测报员,重点村设置一套性诱捕器,强化应急监测体系建设,达到监测全覆盖、普查有广度和深度[2]。面对当前基层农技人员老龄化、知识更新慢、技术应用不高等问题,应加强在岗测报人员技术培训,提升他们测报防控技能。可通过招聘竞岗等方式,遴选一批知识水平高、专业水平强的技术人员加入植保队伍,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现代监测技术的应用普及。

3.2 提高群众认知度

因草地贪夜蛾2019年首次入侵我国,广大种植户对其危害性认识还存在着不足,一般都在玉米生长期出现植株危害严重时,才开始咨询防治技术措施。因此,进一步深化宣传培训工作、提高防控意识,是当前监控工作的首要前提。一是建议实施玉米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在玉米种植区域遴选科技示范户,配备科技入户指导员,开展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绿色防控理念,改变防治追求速效性的观念,主动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等技术。二是强化培训指导工作。针对玉米种植零散街镇,要利用冬闲早春季节、玉米生长季节,开展进村入户、田头指导等多形式培训,提高群众认知度,做好监测和防控技术的储备[3]。在区、街道、村居层层建立技术指导服务责任制,实行包村包组包户到田头,在玉米苗生长重要时期,抓好技术服务指导,解决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短板,确保全区防控不漏村、不漏组、不漏田。

3.3 强化应急防控能力

根据实施方案中分区分级防控要求,提高应急防控能力,重点扑杀迁入虫源,减轻当地危害、压低过境虫源繁殖基数。对玉米种植分散、草地贪夜蛾点状发生的地区和田块,及时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做到带药点杀点治;对玉米连片种植、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的区域,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扩大防治覆盖面。对发生严重、高密度发生区,以化学防控为主,快速高效扑杀幼虫,压低虫口基数;对发生程度一般、低密度发生区,应综合利用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及时控害。对丘陵地分散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区,以理化诱杀、生物防治为主,兼顾使用高效安全农药。另外,针对本地夏玉米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组织应急队伍,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为主体,配备无人机为主的高效施药器械,提升应急防治能力和水平。在每年申报省市全程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中,扩大项目中申报服务范围,把一次性服务玉米面积50亩以上列入申报项目作物,以提高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率。

3.4 落实防控保障措施

全面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技术等保障力度,确保监测防治措施落实落地。一是加强指挥协调。区街道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草地贪夜蛾防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防控工作。在草地贪夜蛾发生的关键时期,组织召开现场会、防治观摩会,派出督查组赴重点街镇检查指导,推进防控任务落实[4]。二是强化属地责任。区农业部门承担防控主体责任,统筹协调当地人力物力,强化植保队伍建设,组织动员各街道、镇和社会力量做好防控工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地方政府把防控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做好病虫调查监测和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5]。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在防控关键时期组织行业专家到防控重点街镇和技术薄弱村居开展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等防控研究,为更科学高效地扑杀草地贪夜蛾做好技术储备。

猜你喜欢
测报夜蛾草地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草地上的事
Laughing song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