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树主要病虫害及其他灾害的防治

2020-01-10 10:30孙慧英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介壳金龟子榛子

李 亮 孙慧英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815)

榛子与核桃、杏仁、腰果并称为世界四大坚果,被人们食用的历史最久,营养物质含量也最高,有“坚果之王”的美称。除鲜食外,榛子还多用于制作巧克力、糖果、糕点的辅料以及深加工为榛子油、榛子粉、榛子露等产品。2017年,中国带壳榛子和脱壳榛子的净进口量为5157t。目前,国内生产还无法完全满足国内需求,榛子产业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空间。

榛子树特别是平欧杂种榛子树病虫害较少,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管理简便,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运用科学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以及其他灾害的防治,可提高用药效率,增加榛子产量和提升品质,进而增加生产效益。本文就山西地区榛园主要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做一简单介绍。

1 主要病害

1.1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嫩稍、幼芽和果苞。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和叶背先出现不太明显的黄斑,一段时间后,黄斑处长出白粉,以后许多病斑连成片。病斑背面褪绿,叶片发黄、扭曲、变形、干枯,造成早期落叶。嫩芽发病严重时则不能展叶。枝稍受害时,生出白粉,皮层龟裂,木质化延迟,易受冻害。果苞受害时,生出白粉,变黄扭曲。

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芽和新稍病斑部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榛树引发初次侵染,生成白粉后能多次传播。在榛树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土壤粘重、低洼潮湿的条件下,该病传播速度更快。

防治方法:通过剪除病枝和病株,减少病源。过密的株丛应及时疏枝间伐,加强通风透光,增强树体抵抗能力。白粉病发病早期,可喷15%的粉锈宁800-1000倍液,或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交替使用,每隔15d喷1次,喷2-3次即可取到较好效果。

1.2 褐苞病

褐苞病主要危害果苞和叶片,发病初期,果苞和叶片边缘出现淡褐色斑点,然后逐渐向四周扩散,直至整个果苞、果柄和叶片,导致榛果变黑脱落,叶片变枯,早期落叶。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传播扩展速度快,一旦发生,难于控制。

防治方法:6 月末至7 月初向榛树喷施48%唑醚-戊唑醇3000倍液1-2次。

1.3 煤污病

煤污病又叫煤烟病,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的形式在病部和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传播,使叶片变黑、扭曲、变形,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的加重该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早春,榛树休眠期喷3°-5°Be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由于该病是蚜虫等刺吸后复生暗色真菌生长于植物表面的次生病害,因此,防治该病要与防治蚜虫、介壳虫相结合,可喷施10%吡虫啉2000 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

2 主要虫害

2.1 金龟子类

危害榛树的主要有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5月份为成虫危害高峰,通常夜间活动,咬食榛树的叶子,造成叶片残缺不全或完全吃光,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利用金龟子趋光性和身体较重的特点,利用撞击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此外,可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手工振落,捉而杀之。最后是药物防治,傍晚在树体和树盘喷洒菊酯类杀虫剂2000-2500倍液,或毒死蜱1000-1500倍液,15d 左右喷1 次,连续喷3 次,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也可以地面撒50%的辛硫磷以1:100倍细土均匀撒入土内,可杀灭成虫。

2.2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又名浮尘子,入秋后田间作物杂草干枯后迁移到果树上,雌成虫在树干枝条上用锯状产卵器划破表皮成月牙状卵槽,产卵槽中,以卵在枝条皮下越冬。大青叶蝉危害严重时可使枝干失水、死枝,甚至导致幼树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成虫发生期间可使用杀虫灯。10月前及时清除榛园间作的作物,杂草和周边杂草,阻断大青叶蝉的迁移。9月下旬产卵前,用毒死蜱800-1000 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1000-1500 倍液喷施,每次间隔7d,2-3 次为宜。成虫在树干产卵后,可用木棍擀树干表明,以压死虫卵。

2.3 介壳虫类

介壳虫类以梨圆介壳虫危害最为严重。它常以成虫、若虫附着在树干、嫩枝、叶片及果实表的吸取养分。

防治方法:越冬期,若发生量少,可人工刷擦被危害的枝干上的越冬虫。若发生普遍且分期,应在越冬虫尚未危害前先刮出老树皮使缝隙中的虫体暴露,然后喷3°-5°Be石硫合剂。此外,生长期的榛园,避免使用残效期长的广谱性杀虫剂,以利于介壳虫天敌的发生。最后加强植物检疫,对调运的苗木、接穗要严格检查,防治虫害随苗木传播。

3 其他灾害

平欧杂种榛子的优点是抗寒性较欧榛强,休眠期可耐-30℃低温。山西地区平欧榛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抽条。

抽条表现为枝干因冻旱抽干失水,表皮皱缩,木质部呈白色、干枯,芽不能正常萌发,树冠残缺,树形紊乱,严重时整株死亡。抽条原因主要是冬春季节,土壤水分冻结,根系无法吸收水分,而此时,地上部分因空气干燥多风而蒸腾作用强烈,造成植株失水。抽条是冻旱,并非低温冻害。此外,抗抽条能力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抗抽条能力强的品种,其枝条上的皮孔小而稀疏,皮孔总面积小,角质层木栓层发达。平欧杂交榛如“达维”“平顶黄”等抗抽条能力较强。另外与树体枝条越冬前的状态有关,新稍前期生长良好,后期及时停止生长,自然落叶,树体营养回流,枝条充实的,抽条现象轻,反之,抽条现象严重。

防止抽条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前期正常生长,后期控制秋季水分,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停止生长,充实枝条。适时浇好封冻水,预防春旱,增强树体抗冻能力。对于秋季新栽小苗,要及时覆土,待春季萌芽,气温稳定后,再破土扶正树苗。第二或第三年的小树,可在枝条上缠地膜条或者涂刷聚乙烯醇,以减少冬季水分的蒸发。

猜你喜欢
介壳金龟子榛子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真人榛事
松树金龟子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秋葵患了“皮肤病”
忙忙碌碌的金龟子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大自然的除草机——金龟子
松鼠采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