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活着

2020-01-10 21:22文/陈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思医者肺炎

文/陈 宏

2020 年初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没人能预料到庚子鼠年竟然是这样以一场大疫开局。新冠肺炎这个猝不及防的造访者,无情的撕碎了人们正在憧憬美好生活的梦想,病毒的肆虐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逝去。这曾经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处处张灯结彩、户户贴上了春联,久别的游子回到了盼望已久的家乡,全家人尽享着丰盛的年夜饭,分享着春晚带来的欢愉,好久不见的新朋老友互相拜年,叙说着一年的思念……

但新冠肺炎的凶猛来袭,打破了本应喜庆、祥和的春节。“妈妈,不要扔下我,我喜欢你”。一个2 岁的孩子,哭喊着找妈妈。他的妈妈夏思思,武汉江北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抗疫的一线,夏思思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为了抢救她,院长半夜哭着出去借ECMO。2 月23 日,感染她的患者高高兴兴地出院了,而她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年仅29 岁,而她的儿子才刚刚2 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是多么的牵挂幼小的孩子啊。彭银华,一个帅气的小伙,武汉江夏区医院的医生,疫情来袭,29 岁的他选择推迟婚期,奔赴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倒在了他热爱的医护岗位。而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还有未发出的婚礼请柬,他的未婚妻还在等待着成为他美丽的新娘。武昌医院刘智明院长殉职后,他的妻子哭喊着追赶殡仪车,微信对话曝光令人心碎。截至3 月8日,有45 名医护人员以身殉职。45 不是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每个数字代表一个曾经的生命,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

在疫情来临时,4 万医护人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面对焦虑的患者,他们说:别怕,我来保护你。就是这些“最美逆行者”,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作秀般的娇饰,有的只是一批穿着白色战袍不带钢枪的战士,学着前辈的样子去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场与病魔殊杀。他们都是平凡世界的普通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但在危机的关键时刻,他们却选择了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冲锋在对抗病毒的最前沿。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现在的夏思思会和丈夫一起携着心爱的儿子嘻戏在黄鹤楼上,彭银华会牵着爱妻之手徜徉在武大的樱花树下,刘智明院长还是会和同事们一起共同在病床前为病人研究病例,一起探讨医院的发展,李文亮依然还是会那样热情奔放、敢于直言。可是没有如果,在樱花盛开的时候,樱花树下再也没有了他们的身影……

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那些爱恋、欢笑、哭泣和不舍,统统没有了。2 岁的儿子永远也等不到他的妈妈了,新娘再也等不到他的新郎了。

当逆行面对死神时,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他们不知道生命脆弱到,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就短到一线吗?作为一个医者,10 多年寒窗苦读,学业有成,生命的航船才刚刚启程,有多少美好的生活在等着他们。没有谁愿意当英雄,谁都想当一名可以按时回家的普通人,相夫教子,亲情可依。医者本平凡,背后有家庭,肩上有道义,但是只要听到患者在召唤,便会不顾一切向前冲。在他们的心里,“医”是天职,是信念,是医者仁心,是他们即使临危受命也要坚守的使命。“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以命相搏,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挡住了疯狂的病毒。如果不是他们,那么现在的这一组数字,80904名确诊,3123 名死亡,后面可能就会加一个0,两个0……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使然,看到了崇高和伟大,也想到了丑恶和残忍。想到了刚刚过去的杨文案以及那些被伤害的医者,唯愿那些丧失人性的伤医者,能幡然醒悟,去珍爱我们的白衣天使,珍爱这些明知去赴死却依然逆行前往的医护勇士。“医生,此去欲何?”“战病疫,救苍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就是他们的宏愿。没有谁,就该冲锋陷阵,就该英勇无畏,就该抛家舍子,就该无私奉献。但是他们,没有半点犹豫,带着职责毅然冲进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场疫情牺牲了很多优秀的医学专家和医生,他们是国家的栋梁,多少个十年才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家和优秀的医生;多少次临床,才训练出一名专业的护士。失去他们,是国家的巨大损失,也是许多家庭永远都无法抚慰的伤痛。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2020 能重启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这就是人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人生,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唯愿我们痛定思痛,尊重生命,以告慰他们的英灵,不让他们的牺牲成为无谓的付出。好好活着,让生命发出微光,这是人生的最大意义。

多想活着,化作冬室里沉睡的樱桃,逢春重绽放,长成新生树,来世还做医生。

猜你喜欢
思思医者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陆思思作品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田思思作品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