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1-10 02:19吴彩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问题

吴彩霞

摘要:朗读是每个小学生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中明确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106-01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而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朗读,犹如一张白纸,对朗读技巧毫不所知,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从小就熱爱语文,热爱朗读,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打好基础是关键。

1.及时指出问题所在,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上,许多时候,当老师请全班朗读时,学生就会唱读,一字一句,而且声音拖得很长。出现这种情况,老师要马上制止,并且模仿学生齐读的强调读几句,再按照老师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同样的句子,让学生亲耳听听,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意识到自己读课文的问题所在,然后,经过反复指导和对比朗读同样的句子,使学生改变唱读的状况,及早地进入正确的朗读。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指导,需要每节课每天的潜移默化,更需要长达几年的练习。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长,低年级孩子一定会逐步改变齐读课文时唱读的情况的。另外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特别是那些富有渲染性的句子,他们会刻意模仿刻意揣摩,甚至连动作都会去做,我们可借助学生这种模仿力强的优点,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录音范读、读得好的学生的范读等,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朗读“模式”,提高其朗读能力,克服朗读中“一字一顿”、“拖腔拖调”的现象。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句子,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或字应该压重去读,是为了引起注意或强调,就是重音,重要的词该拖得长一点,辅助性的字是一带而过的。再适当讲解一下句子的正确停顿,这不需要讲语法知识,只是结合具体的句子告诉学生,该停顿的地方稍停顿一下,就会做到抑扬顿挫,读出来就有了语感和美感了。

2.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朗读热情

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都比较差,若在朗读过程中只采用一种形式,再生动的语言也会令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就不能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势在必行。除了齐读、小组读、个人展示朗读,更要赛读。在赛读的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会个个争着抢着去朗读,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他们个个会劲头十足地、热情地朗读的,充分调动了他们朗读课文的积极性。

另外采用情景朗读,也是一种好方法。例如教学《春晓》一诗时,多数学生早就背会了这首诗。但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出来呢?首先多媒体创设一种春回大地的情景:春天的一个早晨,诗人被窗边啁啾的鸟儿唤醒,推开窗子一看,昨夜下了雨吹了风,落了一地的花儿。于是,课文范读播放出来,学生认真听后,再置身这样的情景里,孩子们学着诗人的样子,朗读起诗来,诗的味道自然而然就读出来了。

扮演角色朗读也是一种好方法。在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却极富童趣。此时,教师不妨放弃繁琐的讲解,让学生揣摩文中角色的心理,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极佳的朗读效果。如读《狼和小羊》一文时,学生戴上了头饰,分别扮演狼和小羊,学生在表演中揣摩人物的神态语气。时而愤怒,时而怜悯,极富感情色彩。这样,在读中演,演中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学会了朗读的自我控制。如此让学生喜闻乐见而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有何乐而不为呢?

3.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进行感情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之后,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读这一段,有的学生说:“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我觉得很美,很舒服。”有的说:“小蜻蜓像一架小飞机落在绿色的荷叶上,就像落在绿色的机场上,觉得很有意思。”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已经悟出了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我们还能说学生对课文不理解吗?没有自己的感悟吗?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朗读,学生一定能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4.朗读训练要对文本进行分类指导

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可读性强。学生通过练读这些文章可以较好地掌握不同体裁类型、不同情感基调文章的一般朗读规律。教师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文章,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接受得更快。如:写景状物、优美散文等文质兼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情感,可配乐将学生引入文本情境或教师范读,激励学生创造性朗读。含义深刻的文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美丽的小路》等学生理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对于这类文章可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类文章《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指导学生抓住主人公性格身份,再现生活情境。寓言童话类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等童话类文章可运用夸张演绎的方法来进行创造性朗读。

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学着朗读文本,对他们得采用灵活的方法,持久的耐心,经过长期的有效的训练,相信他们的朗读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重视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对每个学生的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问题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