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转化精氨酸生产胍基丁胺

2020-01-13 06:56张言慧吉武科高爱存孙博通袁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精氨酸菌体甘油

张言慧,吉武科,高爱存,孙博通,袁建国*

1(山东国力生物技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101)2(山东国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250014)

胍基丁胺(agmatine)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胺,具有很大的生理功能和医药价值。1994年LI等认为CDS物质便是胍基丁胺[1],从此对该物质的研究逐渐增多。胍基丁胺由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催化底物精氨酸脱羧产生[2]。血液中胍基丁胺的质量浓度为0.2~0.4 ng/mL,胍基丁胺在体内几乎分布于所有的器官[3],在亚细胞水平上,胍基丁胺存在于距内质网和线粒体很近的大密度核心囊泡中[4]。胍基丁胺能抑制细胞内多胺的合成,促进多胺的降解,从而降低细胞内多胺的水平[5];在中枢神经系统,胍基丁胺可作为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减缓耐药性的发生和改善急性吗啡停药综合征[6];此外,胍基丁胺还能促进记忆的巩固[7];胍基丁胺能抑制多种细胞的增殖(包括肝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8-9]。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国内外需求巨大,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胍基丁胺的制备主要来自化学方法,化学法合成胍基丁胺步骤繁琐、效率低、污染重。利用生物法合成胍基丁胺因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关注。AKASAKA等[10]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生产胍基丁胺,产量只有8.3 mmol/L,ZHANG等[11]利用固定化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催化精氨酸合成胍基丁胺,其产量可以达到20 g/L;SUN等[12]利用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ADC,然后利用该酶催化精氨酸反应,使得胍基丁胺的产量提高到69.22 g/L。本文应用构建的1株基因工程菌发酵表达ADC,通过在摇瓶上对最基本的发酵诱导培养温度、转化pH、辅酶加量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ADC酶活水平得到提高。15L发酵罐放大实验验证,胍基丁胺产量明显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含有pET-28a(+)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K12(EscherichiacoliK12,E.coliK12),为本实验室构建保藏,革兰氏阴性菌。

1.1.2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粉5,NaCl 10。pH自然,121 ℃高温灭菌20min。

初始发酵培养基(g/L):甘油10(单消),蛋白胨12,酵母粉8,Na2HPO4·12H2O 15,K2HPO4·3H2O 10,KH2PO43,柠檬酸2,NH4Cl 1,MgSO40.5,NaCl 0.5,柠檬酸铁铵0.3,pH 7.0,121 ℃灭菌20 min。

优化后发酵培养基(g/L):甘油7(单消),蛋白胨15,酵母粉5,Na2HPO4·12H2O 18,K2HPO4·3H2O 13,KH2PO45,NaCl 1,MgSO41。pH 7.0,121 ℃灭菌20 min。

1.2 实验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2.1.1 菌体浓度[13]

取一定量的发酵液用纯化水稀释一定的倍数,用UV-1200分光光度计在600 nm下测定其吸光值OD600。取一定体积发酵液离心去上清并烘干至恒重得菌体干重(dry cell weight,DCW)。

1.2.1.2 胍基丁胺

胍基丁胺含量使用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0.03 mol/L NaH2PO4,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分析时间为20 min。

1.2.1.3 酶活[14]

酶活检测反应体系组成为:4 mL 0.2 mol/L的KH2PO4缓冲液,200 μLL-Arg母液(125 g/L),200 μL磷酸吡哆醛(phosphopyridoxal,PLP)母液(4.13 g/L),200 μL MgSO4母液(25 g/L)。混合后置37 ℃水浴锅中预热15 min,再加入200 μL粗酶悬液反应5 min,离心取上清,检测胍基丁胺浓度计算酶活。

1.2.2 重组菌构建

采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Escherichiacoli的基因组,以其为模板,PCR扩增精氨酸脱羧酶基因。所用脱精氨酸羧基之基因乃adiA非speA[15],载体pet-28a(+)。所用引物如下:

正向引物F:5′-CGGGATCCCGTACTTTCATAATTAACAAC-3′;反向引物R:5′-CGAGCTCGAATGCGA-AAGTGCGTGTATTG-3′。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如下:

(1)PCR扩增体系:DNA聚合酶 25 μL;正向引物 2.0 μL;反向引物 2.0 μL;模板DNA 2.0 μL;dd H2O 19 μL。

(2)PCR扩增条件:预变性:95℃,3min;变性:95℃,15s;退火:55℃,15s;延伸:72℃,15 s;循环30次;延伸:72℃,10min;4℃保存。

载体与脱羧基基因所连接处,用BamHI与SacI限制性内切酶处理6 h,用T4DNA连接酶将二者于16℃条件下过夜连接。然后将重组质粒导入感受态E.coliK12细胞中,随之将其涂布于含有50 μ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平板培养基上过夜培养。挑取单菌落,由通用生物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以验证其正确性,从而获得正确构建的工程菌株。

1.2.3 摇瓶试验

1.2.3.1 发酵培养与诱导

甘油管保藏菌接种于平板进行活化,37 ℃倒置培养24 h,置4 ℃冰箱保存备用。从平板挑取一环菌苔入摇瓶种子培养基中(50 mL/250 mL锥形瓶),37 ℃、180 r/min恒温气浴摇床中培养16 h得到种子培养液,以3%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50 mL/500 mL锥形瓶),同时添加体积分数为50%的甘油,在37 ℃、180 r/min恒温气浴摇床中培养6 h,再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开始诱导,并补加甘油,30 ℃培养16 h后结束发酵。

1.2.3.2 酶转化

转化体系组成为100 g/LL-Arg,8 g/L辅酶PLP,5 g/L MgSO4。转化温度37℃,转化pH 5.0,转化时间:5 h。

1.2.3.3 培养基优化

利用SAS JMP软件对重组菌发酵培养基各成分(A-甘油、B-蛋白胨、C-酵母粉、D-Na2HPO4、E-K2HPO4、F-KH2PO4、G-NaCl、H-NH4Cl、I柠檬酸、J-柠檬酸铁铵、K-MgSO4)进行定制实验设计,实验选取11因素2水平进行。

1.2.4 放大实验

1.2.4.1 发酵

采用上海保兴BIOTECH 15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发酵[16],当罐内底料中碳源与氮源耗尽后,开始流加甘油与氨水,流加速率vC、vN见图1。

图1 甘油与氨水流加曲线Fig.1 The flow curve of glycerol and ammonia

1.2.4.2 酶转化

发酵结束后用50 nm陶瓷膜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和洗涤,收集菌体浓缩液,并加入L-Arg、PLP及MgSO4,然后加水定容至原发酵液体积,制得转化液,稀H2SO4调节pH至5.0开始反应,反应期间补加L-Arg以提高产物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ADC发酵诱导温度的选择[17]

为了确定重组E.coliK12发酵的最佳诱导培养温度,本文在摇瓶培养条件下考察了4种不同温度对菌体细胞生长和酶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2,所用发酵培养基为1.1.2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IPTG诱导之前的培养方法见1.2.3.1。

图2 不同的诱导培养温度对生物量和酶活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to the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y

由图2可知,不同的诱导培养温度,对菌体生长和ADC的活性大小有一定影响,30 ℃为最适诱导培养温度,此温度有利于酶蛋白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提高了酶活;25 ℃时酶活与OD600值均低,这是因为低温下参与重组蛋白表达的各种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减缓了ADC的表达速率,低温不利于菌体生长,使得产生酶蛋白的数量不足而影响酶活。37 ℃对OD600值影响虽然较小,但对重组蛋白表达速率影响较大,因而酶活较低。

2.2 不同pH条件下ADC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转化时pH控制在5个范围(如图3所示)。由于胍基丁胺是精氨酸在ADC催化下脱掉羧基生成的,随着反应的进行,转化体系的pH会随之升高,需要不断调节pH以维持酶的高转化活性。反应结束后检测胍基丁胺与精氨酸浓度计算出酶活与转化率。由图3可以看出pH控制在5.0时胍基丁胺浓度最高,相应的转化率也最高。

图3 不同酸碱性条件对转化效果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acid-base condition to the conversion

2.3 重组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实验设计及响应值见表1,根据结果筛选出影响ADC活性的显著性因素,得到酶活的预测表达式。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酶活实测值与预测值是相符的。

表1 实验设计与结果Table 1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 and response values

回归参数及效应检验见表2,在P值为0.1的条件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因素K、I、C、E是显著性影响因子,在实验范围内对ADC的活性影响最大[18]。通过影响因素筛选,得到以ADC活性Y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

该模型的R2=0.997,一般认为,R2至少应该为0.80[19],说明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很好。在表1高低水平之间,将Y最大化,得到最优培养基(g/L):甘油7,蛋白胨15,酵母粉5,Na2HPO4·12H2O 18,K2HPO4·3H2O 13,KH2PO45,NaCl 1,MgSO41。

2.4 最优发酵培养基验证

将上述优化培养基与表1中的4号、11号培养基和初始培养基进行对比实验[20],结果显示最优培养基酶活达到3 552.99 IU,是优化前的2.23倍(图4)。

表2 回归参数及效应检验Table 2 Regression parameter and effect test

图4 不同培养基的酶活水平Fig.4 The enzyme activity of different medium

2.5 PLP浓度对转化产物的影响

选取了6个梯度对辅酶PLP的用量进行优化(见图5)。经过试验将PLP的用量由原来的8 g/L减少至1 g/L,仍可以达到相同的转化效果。当PLP的质量浓度降至1g/L以下时胍基丁胺的浓度明显降低,即辅酶质量浓度为1 g/L时ADC与PLP的结合位点已经饱和,无需再增加辅酶用量。

图5 PLP浓度对转化液中胍基丁胺产量的影响Fig.5 The effect of PLP on the amount of agmatine in conversion liguid

2.6 重组菌发酵与胍基丁胺转化放大实验

发酵过程中随着碳源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CO2及有机酸,这时发酵液的pH值会降低,从而带动了氮源的补入及消耗,维持了菌体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所需的碳氮比。由图6可知,发酵过程中随着菌体的生长,溶氧逐渐降低,当溶氧降低至20%以下时,体系pH急速下降,重组蛋白表达停止,这是由于菌体产生的大量乙酸产生抑制作用造成[21]。当溶氧稳定在20%的水平时,抑制作用解除,菌体恢复正常。当菌体干重达到5.68 g/L时,将37 ℃培养温度降为30 ℃诱导温度,并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

由图6可知,发酵时间5~8 h,μ(比生长速率)开始回升,vX(生长速率)达到整个发酵周期的最大值,表明此时处于对数生长期。至24 h发酵结束时,DCW为33.44 g/L,菌体的vX维持在1 g/(L·h)左右,表明该重组菌具有高密度培养的潜力。

图6 发酵过程菌体生长曲线Fig.6 The curve of bacterial growth during fermentation

经检测最终转化液中胍基丁胺的浓度为279.21 g/L,精氨酸转化率98%(胍基丁胺HPLC检测图谱见图7)。为下一步浓缩结晶工艺奠定了基础。

图7 胍基丁胺HPLC检测图谱Fig.7 The detection chromatogram of agmatine

3 结论

本研究以重组E.coli发酵表达ADC,经过实验,确定了该酶在30 ℃诱导培养优于在其他温度条件下诱导培养表达效果,该酶的最适pH在弱酸性范围内。通过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优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ADC活性是优化前的2.23倍。PLP价格较贵,经优化后用量减少数倍,可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发酵与转化放大实验结果表明,最终胍基丁胺质量浓度为279.21 g/L,转化率达到了98%,相较资料报道达到了较高水平。该研究结果对于酶法制备胍基丁胺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精氨酸菌体甘油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低聚甘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谷氨酸全营养流加发酵新工艺
精氨酸改善宫内发育迟缓、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