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紫云英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2020-01-14 18:37季卫英单英杰汪洁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菜用紫云英绿肥

季卫英,单英杰,汪洁

(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 浙江 杭州 310020)

紫云英综合利用指紫云英肥用、菜用、花用、蜜用和饲用等多种功能的总称。近年来,浙江省在紫云英综合利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初步集成了一批紫云英高效综合利用模式,2019年紫云英种植面积达4.5万hm2,是浙江省播种面积较大的冬季绿肥作物,已成为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有机肥源之一,在新垦耕地地力培肥和熟化耕地地力提升上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全国紫云英大多限于绿肥功能,种植效益不高[2]。综合利用紫云英的绿肥功能、菜用功能、景观功能和饲草功能等,可有效促进种养结合、用养结合,大幅度提高紫云英的种植效益,实现紫云英价值倍增,引领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1 现状

1.1 示范推广现状

1.1.1 适宜推广品种

宁波大桥种、浙紫5号、闽紫、皖紫和余江大叶等均为浙江省适宜种植的紫云英品种。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用种22.5~30 kg·hm-2,花期在次年3—5月,盛花期翻压肥田。奉化、鄞州、仙居和富阳等宁波大桥种紫云英留种基地,可收获紫云英种子525 kg·hm-2左右,高的可达750 kg·hm-2以上,确保种子价格平稳及部分用种需求。

1.1.2 主要种植模式

浙江主要有以下3种种植模式:紫云英(紫云英和油菜混播)-稻水旱轮作;果茶药园套种紫云英等园地套种;紫云英景观绿肥等。2018—2019年,紫云英-稻轮作示范面积约为14 667 hm2,园地套种紫云英约2 667 hm2,紫云英绿肥景观化种植示范园50个以上。

1.1.3 示范推广面积

浙江省温光资源充足,雨量充沛,冬闲田与果园空隙地面积较大,具备紫云英种植的气候和空间条件。近年来,浙江省以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为载体,有序开展紫云英绿肥种植示范推广。2018—2019年,全省44个冬绿肥种植示范县种植紫云英面积17 333 hm2,辐射带动全省紫云英绿肥生产。

1.2 综合利用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主要在紫云英绿肥功能、菜用功能、景观功能、蜜用功能和饲草功能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如嫩梢可作蔬菜、花是重要蜜源、植株可作饲草,连片的紫云英花海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植株最后翻压肥田等,挖掘了紫云英五大功能。

1.2.1 绿肥功能

紫云英为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一种固氮吸碳能力很强的绿肥[2],浙江省以稻田紫云英和果茶园套种紫云英为主,鲜草每100 kg含氮(N)0.3~0.35 kg,含磷(P2O5)0.06~0.10 kg,含钾(K2O)0.23~0.30 kg。稻田紫云英产鲜草22.5 t·hm-2以上,肥力相当于75 kg·hm-2纯氮,还田后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兰溪市游埠镇邵家村培肥效果监测表明,通过2006—2017 年连续12 a种植紫云英绿肥,土壤有机质达到了32.7 g·kg-1,比2006年提高了8.3 g·kg-1,年均提高0.7 g·kg-1,紫云英核心示范方粮食增产6.9%。紫云英绿肥还有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减量增效、土壤酸化治理等项目的重要作用。据试验研究,紫云英鲜草还田,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延缓土壤酸化进程,降低土壤连作障碍;减少10%~20%氮肥用量,能够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的养分需要。

1.2.2 菜用功能

紫云英嫩梢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民间一般采用清炒、水煮等烹饪方式,味道酷似豌豆苗、金花菜[3],色泽碧绿、香味俱全、爽口宜人。中药学认为紫云英有利五脏、明耳目、祛热风、活血平胃等功效[4]。但是紫云英作为蔬菜食用,目前还未形成广泛共识[5]。据邱孝煊等[6]研究,紫云英是一种富硒蔬菜,食用安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以作为特色蔬菜食用;兰忠明等[7]对紫云英嫩茎叶的营养价值成分测定,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硒、钙、铁、粗脂肪、蛋白质、以及VC、核黄素含量大大高于普通叶菜类蔬菜。富阳、临安、奉化等地已有少部分菜农尝试拓展紫云英菜用市场,据调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1.2.3 景观功能

紫云英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约45 d左右,有观赏与休闲观光属性,在梯田、交通沿线等规模种植,形成集中连片的紫色花带,发挥紫云英花海的景观功能,可以带动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杭州市富阳区在富春江畔、国道边种植紫云英,开花时节游客纷至沓来,或赏花或拍摄婚纱照,成为当地农业观光的新亮点。衢州市将紫云英种植纳入大花园建设;云和、景宁等县纳入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突出紫云英的景观功能,云和县通过梯田紫云英花海与当地旅游景点相融合,不仅增加景点人气,而且紫云英蜂蜜、紫云英菜也成为游客新宠,旅游收入同比增加35%。

1.2.4 蜜用功能

紫云英花期长达45 d以上,花量大花粉多且无污染,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花期每群蜂可采蜜20~30 kg,最高达50 kg。紫云英花蜜鲜洁清甜,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消肿利尿等功效,对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痔疮等还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是虚火旺盛人士之保健佳品。江山、平湖、遂昌、缙云等地已有基于紫云英种植的高品质蜂产品,紫云英蜂蜜深受消费者青睐。

1.2.5 饲草功能

紫云英可用作饲草料,青饲或调制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家畜喜食,可作为优质青绿饲料和蛋白质补充饲料。其植株上部2/3作饲料,其余植株及根系用作绿肥,实现肥饲兼用。喂猪可采用新鲜喂食,以0.5 kg精饲料配合3~3.5 kg鲜紫云英为好;也可青贮喂食,一般以50%掺用比例为好。紫云英的青贮料适合喂猪﹑兔﹑鹅等,禁喂牛、羊、马等反刍动物。2018年,景宁县大地乡余公岱村20多户农户养猪70多头,家家户户种植紫云英,一半用于青贮饲料,一半用于肥田,达到肥饲兼用,种养结合。

2 成功案例

紫云英如仅作为绿肥,经济效益不高, 但根据其生育进程加以综合利用, 不仅可以提高紫云英种植效益, 还能带动当地养殖业、养蜂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一些地方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 因地制宜总结出多套紫云英高效综合利用模式, 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运行模式。

2.1 轮作或套种模式

该模式是指稻田轮作紫云英或果茶园套种紫云英,能充分发挥紫云英绿肥的地力培肥与生态功能,果园控肥减药,农作物提质增产,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如龙泉市杨志杰家庭农场,连续5年采用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其生产的“夏山头”牌大米获得“2018浙江好稻米”金奖;永嘉紫云英-稻+鱼共育种养模式,在水稻生长期间不施用化肥可收获常规产量,实现了水稻绿色生态种植;庆元、缙云紫云英果茶园套种模式,套种能很好地抑制杂草生长,保水保墒,园地土壤有机质得到提升,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达到园地控肥减药与防草一体,维护园地生态平衡,该种植模式对庆元甜橘柚产业、缙云黄茶绿色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2.2 农旅融合模式

农旅融合模式是指在梯田、交通沿线等规模种植紫云英,利用集中连片的紫色花带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达到既种肥又置景。2019年,共创建连片百亩以上肥用+花用耕地培肥景观化示范园(带)82个,示范面积达1 200 hm2。龙泉、开化、定海等地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结合美丽田园建设规模种植紫云英、油菜等冬季绿肥,利用紫云英花海举办各种形式乡村文化艺术节。开化县连续7届举办油菜花节,龙泉黄南村连续8年举办油菜花乡村文化漫游节,赏心悦目的油菜花与紫云英花海,累计吸引游客10万,成功地探索了紫云英+旅游、农旅+文化的发展模式,开辟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

2.3 紫云英+中蜂+旅游模式

紫云英+中蜂+旅游模式是指将紫云英种植与中蜂产业、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花蜜肥三用结合、农蜂旅三业融合的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浙江南部某县通过合理规划规模种植紫云英,实现耕地地力提升、田园景观美丽和有效补充蜜源三方共赢。全县6 667 hm2的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土壤容重下降,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提高。根据紫云英绿肥种植前后取土化验,土壤容重下降0.02 g·cm-3,有机质含量上升0.6 g·kg-1,全氮含量上升0.05 g·kg-1,有效磷含量上升2.0 mg·kg-1,有效钾含量上升7.5 mg·kg-1。2017年,借助紫云英的花海与蜜源成功举办紫云英观光节和自行采蜜体验节,成功将紫云英绿肥种植与中蜂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有效融合。当年中蜂养殖产业创收3 000万元,农业休闲旅游为农户创收3 500万元。

3 对策

从浙江这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真正实现紫云英多功能的综合利用,要重视做好政府引导和扶持、紫云英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的集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带动、加大典型宣传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因稻田紫云英种植需开沟排水、翻耕费工费时,而农村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种植效益低,农民种植紫云英绿肥积极性不高。目前紫云英的功能主要还是绿肥功能,其菜用、花用、蜜用等功能开发在浙江虽有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但仍属起步阶段。为了更好促进紫云英的高效栽培及综合利用,仍需要政府进一步推动。一是建议把紫云英种植补贴纳入粮食、水果、蔬菜、畜牧业等各种产业绿色发展生产意见中,纳入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酸化治理、化肥定额制等项目资金予以支持;二是建议对紫云英高效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模式进行补贴,从品种选育、菜用设施栽培、紫云英摘薹机、技术模式集成研究等方面进行补贴;三是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制定出台绿肥生产扶持政策,如平湖市2018年对紫云英种植示范面积百亩以上的规模大户经过验收后由当地财政给予3 000元·hm-2的补助。

3.2 加强品种选育、集成技术模式与农机装备研究

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形成于20世纪60—80年代,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而紫云英品种更新与技术模式未有重大突破,严重限制其对现代农业的贡献力。为此建议:一是加强品种的选育与登记,丰富种质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创新技术载体的作用,强化紫云英良种繁育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如肥用型紫云英应选择生长势强、生物产量高的品种;肥菜两用型要选用早生、快发、长势旺、再生能力强、纤维含量低、口感佳的品种;花用型景观紫云英选择花期偏长、花色鲜艳、株高适中、不同熟期的品种。二是加强科技协作,相关科研部门应设立专项课题予以重点研究,共同参与紫云英新品种、轮作套种新技术新模式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配套集成高效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如2019年关于紫云英内容的项目被列为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之一,以期在紫云英综合利用上有所突破。三是加快菜用紫云英摘薹机、饲料紫云英收割机等机械的研发。菜用紫云英人工摘薹、饲用收割费工费时,人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加快紫云英收获机械的研发,省工节本,增加收益。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带动

农业只有适度规模化,才能做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机械化[8]。扶持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种植紫云英,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种植作业成本较低、有规模效益的优势,分类指导拓展紫云英的多功能特性,稳步推进紫云英大面积种植与高效综合利用。

3.4 加大典型模式宣传与引导

紫云英高效综合利用模式在浙江省已有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典型案例为农民提供了可复制、易操作的样本。通过印发紫云英典型案例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挂图、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利用微信微博、农民信箱、电视等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紫云英的多种功能,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因地制宜, 逐步扩大紫云英的社会影响力。

4 小结

大力推进紫云英等冬绿肥种植,种的是绿肥、是蔬菜、是蜜源、更是风景。要将紫云英种植与粮食、蔬菜、果品与茶叶等产业相结合;与养殖业、养蜂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与耕地地力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相结合;与美化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统筹综合利用紫云英的肥用、菜用、花用、蜜用和饲用多种功能,实现“地更肥、花更美、蜜更甜、农民更富”的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菜用紫云英绿肥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外源褪黑素对菜用大豆残留百菌清和多菌灵降解的影响
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品质性状影响因素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培肥土壤
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青扁豆-菜用豌豆套作丰产栽培技术分析
『绿肥黄瘦』
知否知否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