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2020-01-15 08:21贾冬霞彭君臣刘思泰侯良平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心肌梗死心肌

贾冬霞,彭君臣,刘思泰,侯良平,郑 航,李 兰,杜 燕

(四川绵阳四O四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四川 绵阳 621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临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常合并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在我国AMI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具有发病突然、病情严重、致死率高的特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正常情况下,其在体内能被分解代谢,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会影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导致其血中浓度堆积升高,会大幅增加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随着Hcy水平的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逐渐增高,Hcy水平的升高也是AMI及其近期预后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2]。相关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因此,深入研究Hcy与AMI的相关性可为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减轻患者及社会的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急诊入院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血清心肌酶谱、肌红蛋白、超敏肌钙蛋白水平、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MI的患者82例为AMI组,男40例,女42例,年龄49~82岁,平均(67.88±8.02)岁,发病时间在24 h内。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85例为对照组,男42例,女43例,年龄48~84岁,平均(66.33±8.45)岁,两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所有研究对象讲清本研究的临床意义,取得其同意,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纳入标准:① AMI的诊断标准按照第3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3]:①心肌肌钙蛋白改变超过参考上限的99个百分位值是基础;②下列各项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心肌缺血症状;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新发ST-T改变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存活心肌的丧失和(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形成。

1.3排除标准:①近期有手术、外伤史;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严重心力衰竭、休克;④严重感染及脓毒血症。

1.4研究方法:①血压的测量:选取的研究对象休息15 min后,采取坐位,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由专人测量右侧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个体血压值。②腰围的测量:体检者空腹、免冠、脱鞋,仅穿单衣进行测量。腰围:取腋中线肋弓下缘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水平面周径为腰围值。 ③生化指标的测定:AMI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检测其血清中心肌酶谱、肌红蛋白、超敏肌钙蛋白水平,并立即行心电图检查。所有入选对象均空腹10 h以上采集静脉血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测Hcy水平。部分血清用来测定血糖(FPG) 、TC、TG、LDL-C、HDL-C、尿素氮(BUN)、肌酐(Cre)、UA、胰岛素(FINS)。血清胰岛素(电化学发光法),其余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mmol/L)×FINS(μU/ml)/22.5。④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定:受测者仰卧位,纵向探查颈总动脉,在左室舒张末期固定颈动脉窦以下1 mm处的图像,每侧测试3个心动周期,颈总动脉后壁表现为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2条平行亮线,取其间垂直距离计算左右两侧颈动脉测量的6次检测平均值即为颈动脉IMT。

2 结果

2.1两组Hcy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AMI组中血浆Hcy、CIMT、FPG、TC、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AMI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与CIMT、FPG、SBP、DBP、WC呈正相关;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研究表明[5],早期发现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重点。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Hcy是氨基酸代谢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6]及脑卒中[7]发病中的作用。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加蛋白质的合成。正常情况下,它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很低,不超过15 μmol/L,若超过这一数值,就为高同型半胱氨酸,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多种疾病。Hcy导致血管功能障碍,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产生的氧化物和自由基可降低血管扩张剂,如一氧化氮以及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积累与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Hcy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增强血小板功能,促进血栓形成。同型半胱氨酸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反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认为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

表2 两组Hcy水平与各指标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近些年相关研究显示,人体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清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王佳琪等研究[8]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双元等研究[9]发现冠心病组血清 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CY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 水平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HCY水平越高病情越重。付莹研究[10]还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并与Genisini评分呈正相关,进一步反映血清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cy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生物学指标。相关研究[11]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笔者的研究显示,AMI组中血浆Hcy、CIMT、FPG、T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Hcy水平与CIMT、SBP、DBP、FPG、WC呈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在对照组,Hcy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说明Hcy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因此,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血压、空腹血糖、肥胖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降低AMI的发生。目前,Hcy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高Hcy水平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同时诱发某些凝血酶产生,而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12]。刘彦伯等研究[13]显示,在老年AMI患者中,Hcy水平与病变程度相关。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4]。

此项研究由于选取的标本量较少,统计结果可能受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AMI患者入院时距离发病的时间不一致,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目前对于AMI患者血清Hcy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Hcy导致AMI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因此,深入研究AMI患者血清Hcy水平可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心肌梗死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