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检查在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中的应用评价

2020-01-15 08:21宋冠杰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发性脑电图皮层

宋冠杰,王 路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800)

在临床工作中,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脑梗死后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和生命质量。其中,梗死后癫痫是常见的并发症,分为早发性癫痫和晚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指脑梗死后2周内出现癫痫,晚发性癫痫指脑梗死2周后出现癫痫,此前均没有癫痫病史[1]。因此,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利于充分掌握癫痫的情况,并给予及时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动态脑电图检查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能够反映脑代谢异常情况,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其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优点,便于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动态脑电图结果异常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58~82岁,平均(70.1±5.8)岁,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入院。所有患者均有脑梗死发生,并有影像学(头颅CT、MRI)证实,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在2001 年提出的急性脑梗死相关标准。排除标准:入院前既往有癫痫、精神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系统感染、颅脑外伤史。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药物,并给予对症治疗药物。患者入院48 h内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图情况,包括正常,慢波、尖波、棘波、尖慢复合波、棘慢复合波等。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对癫痫发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脑电图与梗死后癫痫发作情况:在本次研究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共有71例有癫痫样异常放电,其中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38例,占53.52%,未发生癫痫发作33例,占4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脑电图与梗死后癫痫发作情况[例(%)]

2.2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表现及构成情况:本研究中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46例,其中有癫痫样异常放电38例,爆发性癫痫样放电14例,占30.43%,局限性癫痫样放电16例,占34.78%,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8例,占17.39%。见表2。

2.3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本研究中,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梗死部位为皮层48例,其中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30例,占62.50%;皮层下梗死54例,其中癫痫发作16例,占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表现及构成情况

表3 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氧缺血所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70%[2]。急性脑梗死患者常继发脑神经元突发、急性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3]。但在脑梗死急性期,尤其24 h内,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监测到颅内形态学的改变,而大脑细胞的生理功能已经受损。此时,脑电图检查可以敏感地发现脑功能的改变,特别是梗死区的改变,对判断患者是否继发癫痫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结果异常率明显增高,有报道脑梗死后脑电图的异常检出率达到94%[4]。本文报道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电图异常者71例,比例达到69.6%,脑电图监测到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等异常脑电波形与梗死后继发癫痫密切相关。

目前认为,脑梗死后癫痫以2周为早发与晚发性癫痫的分界点[5],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存在以下几种发病机制:①星形胶质细胞异常增生,能够对谷氨酸等神经元产生影响,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癫痫发作阈值降低继而引起癫痫发作。②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和分泌失控,这些细胞因子主要为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可引起免疫细胞在受累组织内浸润;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诱发局部炎性反应,引起癫痫发作。③离子通道失衡,即急性脑梗死后血脑屏障受损,导致钠钾离子泵功能紊乱,引起钠离子内流,钾离子由胞内移向胞外,引起膜电位去极化及阵发性放电,诱发癫痫发作。

此外,本次研究中发现,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梗死部位位于皮层48例,其中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30例,占62.50%;皮层下梗死54例,其中癫痫发作16例,占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证实,皮层区梗死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与国外De Reuke等报道皮层病灶发生癫痫风险较高相一致[6]。国内程海军报道额颞叶病灶易发生癫痫[7]。目前研究认为,因为皮质神经元对缺氧缺血敏感,锥体细胞的癫痫发作阈值较深部白质纤维低,更易诱发癫痫,此外大脑白质中存在腺苷,作为内源性抗惊厥剂,能够限制异常放电的扩散[8]。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监测到异常脑电波形发放与继发癫痫密切相关,皮层梗死是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应在临床中引起高度重视,预防癫痫发作。

猜你喜欢
发性脑电图皮层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