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2020-01-15 08:21阮奕劲石雄州黄秀花孙职莲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咽鼓管鼓室鼻咽癌

阮奕劲,石雄州,黄秀花,吴 涛,孙职莲,刘 芊,蔡 卓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广东 中山 528415)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其恶性度较高,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且预后不佳。因为鼻咽癌对放疗比较敏感,因此以放射治疗为主,但咽鼓管因为与鼻咽部比较接近,所以常常受到损伤,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ETD),患者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对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1]。近年来我院对鼻咽癌放疗后ETD患者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现耳闷感,伴或不伴听力下降、听物朦胧感、耳鸣等临床症状,且均为单耳出现临床症状。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7~76岁,平均(52.16±11.06)岁。左耳24例,右耳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陈旧性耳鸣、耳聋、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鼓膜切开术治疗。患者鼓膜表面麻醉后,在耳内镜下,选择鼓膜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作弧形切口,吸净鼓室积液。观察组:患者给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咽鼓管球囊扩张器由带球囊式导管、固定器、引导头、压力泵构成。患者行全身麻醉、取略垫高头部的平卧位,以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放置于双侧鼻腔对下、鼻甲和相应鼻道进行麻醉,并收缩黏膜,共计3次。使用鼻内镜对患者的咽鼓管结构进行观察,在30°鼻内镜引导下将咽鼓管扩张球囊置入咽鼓管咽口,向球囊内注水加压,压力维持在10 Pa共计2 min,松开卡阈,退出球囊咽鼓管扩张器,取出球囊各引导器械,结束手术。

1.2.2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咽鼓管功能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6个月后临床疗效。

咽鼓管功能采用声导抗测试仪(丹麦尔听美Otometrics制造)所得到的导抗图像的移动峰压点差的方式以及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进行评估,如果P1-P2>10daPa,则为咽鼓管功能正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鼓室压差。ETDQ-7是目前唯一通过临床初始效度验证的针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特异性评估工具,2012年由McCoul等研发,该量表共包含7个条目,根据症状轻重程度分为7个等级,从1~7分进行评估,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临床症状采用VAS评分方法进行评估。在一张纸上划一条均分为10等份的直线,从0~10进行标记,让患者根据自己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与治疗前ETDQ-7评分相比,治疗后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ETDQ-7评分减少≥80%,但<95%。有效:与术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减轻,ETDQ-7评分减少≥40%,但<8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ETDQ-7评分减少<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鼓室压差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最大鼓室压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最大鼓室压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鼓室压差值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DQ-7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ETDQ-7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ETDQ-7量表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DQ-7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VAS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作为鼻咽和鼓室连接的管道,咽鼓管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能够对中耳和鼻咽部之间的压力进行平衡,还能够保护鼻咽部的声音和回流,从而使人的耳部功能正常运行[2]。一旦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中耳和外耳的大气压差出现异常,则患者会出现耳鸣、耳闷等临床症状,进而诱发中耳炎性渗出,出现分泌性中耳炎,而且由于患者咽鼓管功能没有得到改善,中耳压力不能恢复正常,所以中耳炎不易痊愈[3]。ETD是鼻咽癌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对于ETD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中耳炎为主,而对于ETD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4]。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将纤细的导管导入咽鼓管,使用球囊对咽鼓管的外侧壁进行微扩张的技术[5]。这种技术能够使咽鼓管周围的黏膜下层组织发生很小的撕裂伤,从而达到扩张管腔的作用[6-7]。病理研究发现撕裂的组织能够被新鲜的瘢痕组织修复,黏膜下层变薄,而不会再次发生狭窄,从而解决了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问题。

从本次研究中看,两组患者术前最大鼓室压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最大鼓室压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够更好地增加鼓室的压差值,这是因为手术扩张了咽鼓管的管腔,改善了咽鼓管的功能。两组患者术前ETDQ-7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ETDQ-7量表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ETDQ-7是目前唯一通过临床初始效度验证的针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特异性评估工具,ETDQ-7评分的降低说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术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行鼓膜切开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鼓管球囊扩张术能够明显缓解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优于鼓膜切开术。这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治疗特点密切相关,该术式扩张的是咽鼓管外壁,扩张的过程中对黏膜的下层组织产生非常微小的撕裂,因为损伤非常微小,所以不会产生出血、瘢痕等严重的并发症,另一方面彻底解决了鼻咽癌放疗后,因为放疗导致咽鼓管狭窄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8-9]。鼓膜切开术虽然通过开放鼓膜的方式达到改善中耳压力的作用,但是导致相关症状的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单纯的鼓膜切开术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以及保障患者的远期疗效[10]。因此,阳光球囊扩张术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够明显缓解鼻咽癌放疗后ETD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中耳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鼓室鼻咽癌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