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复苏对比氧复苏对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及患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2020-01-15 09:08张馨丹王晓鹏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低氧空气新生儿

张馨丹,王晓鹏

(1.天津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儿科,天津 300100;2.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天津 300100)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通常与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及酸中毒等因素有关,如未及时给予有效的复苏方法,可引发新生儿脑瘫、死亡等后遗症。氧气复苏是临床救治新生儿窒息的常用方法,但关于正压通气的最佳给氧浓度尚存争议[1]。且我国关于比较空气与氧复苏疗效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窒息新生儿(孕周≥37周)分别采用空气复苏及低、高浓度氧复苏治疗,分析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后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找出更安全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107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制定的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气组(n=35)、高氧组(n=36)和低氧组(n=36),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生产,孕周37~40周;②2 500 g≤出生体重<4 000 g者;③本研究中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早产儿,孕周不足37周者及出生体重<2 500 g者;②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先天性畸形疾病者;③存在严重心、肝系统疾病者。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根据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3]的复苏原则,分4个步骤进行窒息复苏。即:①进行快速评估、初步复苏及评估;②给予面罩或气管插管正压人工呼吸;③胸外按压;④给予药物或扩容输液。其中空气组复苏开始时采用21%的空气,如用空气复苏至出生后90 s时新生儿仍有紫绀或心跳<100次/min,则将氧浓度提高到100%; 低氧组复苏开始时即采用40% 的纯氧进行复苏,如用90 s时新生儿仍有紫绀或心跳<100次/min,则将氧浓度提高到100%;高氧组复苏开始时即采用100% 的纯氧进行复苏。

1.3观察指标 : 观察三组患儿的初次啼哭时间、自主呼吸建立时间、出生后 5 min 的心率(HR)、达血氧饱和度(SpO2)>90%的时间,以及出生后 1 min、5 min及 10 min 的Apgar评分,出生后2 h内的挠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1周内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及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HIE)的发生率(HIE的诊断参考Samat定义),复苏失败率(90 s时新生儿仍有紫绀或心跳<100次/min为复苏失败,需要改行其他治疗手段)。Apgar评分[4]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主要包括HR、肌张力、呼吸、神经反射及肤色5项,每项按 0~2 计分,总分10 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窒息程度越严重。

2 结果

2.1三组临床症状比较:空气组、低氧组初次啼哭时间、自主呼吸建立时间均明显低于高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症状比较

2.2三组各时间点的Apgar评分:三组出生后各时间点的Apgar 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三组出生后2 h内挠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三组出生后2 h点的PaO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气组、低氧组出生后2 h内的PaO2均明显低于高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3 三组各时间点的Apgar评分比较分)

表4 三组出生后2 h内挠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2.4三组复苏失败率、HIE、氧中毒发生率及1周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比较:三组复苏失败率、HIE、氧中毒发生率及1周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三组复苏失败率、HIE、氧中毒发生率及1周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比较[例(%)]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危重疾病。《新生儿复苏指南》[4]提出,在对新生儿进行氧气复苏时,应首选空气,如应用空气后,SpO2>90%的时间与HR未见改善,则需提高氧气浓度至100%。既往研究也曾指出:大量的补充氧气,可促进体内细胞功能恢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SpO2>90%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SpO2>90%的时间明显低于高氧组,提示:高氧组更容易使氧分压短时间内上升,与后面的2 h内血气分析氧分压高有相同意义。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与高氧组比,空气组和低氧组初次啼哭时间、自主呼吸建立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国内对新生儿窒息的研究也曾指出,空气复苏组患儿的复苏效果优于100%纯氧[6]。 提示空气复苏采用低浓度氧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窒息症状。原因可能为:在空气及较低的氧浓度下,新生儿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神经元受到损害,而纯氧则可能抑制自主呼吸。Apgar评分是临床检查新生儿窒息及窒息程度的工具,且可作为复苏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高氧组相比,空气组和低氧组各时间点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国内研究曾指出:中氧组5 min、10 min的Apgar 评分高于高氧组[7],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研究样本的纳入标准不同有关。血气分析对于氧气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空气组、低氧组出生后2 h内的PaO2均明显低于高氧组,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原因可能为大量的氧气可增加气体交换,扩大肺通气量,进而起到增加PaO2的作用,会增加氧中毒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没有明显差异,考虑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国内外等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空气复苏比较,100%氧复苏会增加HIE发生风险,并增加HIE的损伤程度,可引起远期不良预后[8]。Tyree等运用空气和纯氧给窒息新 生幼猪进行复苏,发现纯氧复苏导致脑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活性氧和细胞死亡增加,认为空气复苏可以通过抑制生长反应基因1来消除氧自由基对脑干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减少后遗症,加速脑部神经细胞的重塑[9]。本研究结果则显示:三组HI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低氧组虽各有1例复苏失败,但三组患儿的复苏失败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提示:至少使用空气或低浓度氧复苏并不会出现我们担心的脑损伤,而至于空气复苏对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可以明确:开始使用空气复苏并不会增加脑病的发生率。国内外研究也显示:开始使用空气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低窒息新生儿的死亡率[10-11],而本研究中高氧组有1例因复苏失败而导致的死亡,死亡时间超过1周,虽为家属放弃治疗,但在住院期间其预后严重不良。而另外两组则未见死亡患者,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考虑与样本量少有关。

综上所述,低氧与空气复苏取得了相似的疗效,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推荐采用空气复苏或低氧复苏,如在进行空气复苏90 s时新生儿仍有紫绀或心跳<100次/min为复苏失败,则需改行其他治疗手段。但本研究尚存不足,如研究样本较小,需行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低氧空气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