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2020-01-15 08:21张月芳叶飞雪曾红艳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殖器洛韦疱疹

张月芳,叶飞雪,曾红艳

(1.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惠州 516002;2.惠城区桥西街道办事处麦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2)

生殖器疱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特点比较鲜明,集中表现为治愈难、反复性强、传播性广等[1]。对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而言,伐昔洛韦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从现阶段临床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对伐昔洛韦的应用来看,常见的以300 mg剂量和500 mg抑制疗法为主,而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500 mg抑制疗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2]。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的应用及效果,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纳入样本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76例进行研究,通过数字单双号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男23例,占60.52%;女15例,占39.48%;年龄23~71岁,平均(45.61±2.34)岁;病程1~9年,平均(4.12±0.26)年。试验组:男22例,占57.89%;女16例,占42.11%;年龄21~74岁,平均(44.29±2.45)岁;病程1~8年,平均(4.08±0.31)年。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3];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或表现,如簇集状水疱、脓疱等;年复发次数在6次及以上;近1个月内未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治疗;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本次研究使用到的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依从性不高,不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基本资料不全者。

1.2方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采用盐酸伐昔洛韦(海南卓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36,规格:500 mg/片)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500 mg,口服用药。其中,对照组采用间歇疗法,而试验组采用持续抑制疗法。对照组:于疱疹复发后出现皮肤黏膜受损时给药,给药剂量为500 mg,用药2次/d,持续给药5 d,复发即给药。试验组:给药500 mg/次,给药次数为1次/d,持续给药6个月。在治疗的过程中,每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如果在随访期间发现复发情况,改用给药500 mg,给药2次/d,持续服用5 d。每次随访结束后,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等进行全面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治疗的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评定。

1.3评估指标

1.3.1复发情况:调查两组治疗前的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复发情况,同时治疗后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期间及随访1年后的复发情况,计算各个时间段平均复发次数,并进行比较。

1.3.2不良反应: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胃部不适等,计算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两组不同阶段复发情况的比较:在不同阶段复发情况的比较中,治疗前平均复发次数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随访期间、随访后1年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相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但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同阶段复发情况的比较次)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性传播疾病中,生殖器疱疹比较常见,其直接诱发原因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具有反复发作、治愈难的特点,会对患者的生殖器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生殖器疱疹的传统途径比较多,性传播是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另外母婴传播也比较普遍[4]。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上升,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导致身心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目前,临床对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并无根治性措施,因而复发问题难以避免。在此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次数,降低复发率是主要的治疗目标。抗病毒治疗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中,其中间歇性抗病毒和持续性抗病毒二者的应用有着较多的研究。传统的用于治疗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抗病毒药物为阿昔洛韦,但受到耐压性、治疗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日渐显现出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何寻找更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成为了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临床逐渐将伐昔洛韦应用在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中,用于代替传统阿昔洛韦治疗,并发现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但半衰期更长,使用起来更加便捷[5]。伐昔洛韦的研制建立在阿昔洛韦的基础上,生物利用度要明显高于阿昔洛韦。相关研究显示,伐昔洛韦的利用度是阿昔洛韦的3~5倍[6]。从临床大量的研究实践可以看出,伐昔洛韦对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能够更好地降低病毒传播。在2009年之前,临床使用伐昔洛韦多采用300 mg剂量,而有关研究认为该剂量的伐昔洛韦治疗对于疱疹病毒无法彻底抑制,复发概率比较高,有研究增加剂量到500 mg后发现,复发率要明显低于300 mg[7]。因此,本研究选择500 mg伐昔洛韦剂量方案进行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治疗期间、随访期间、随访后1年的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持续抑制疗法在降低复发率方面的效果优于间歇疗法。通常认为,生殖器疱疹疾病中的疱疹病毒Ⅱ型具有潜伏性感染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该病毒感染发作的特点,抑制该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以此减少复发次数,而本研究结果[8]也证明了持续抑制疗法对疱疹病毒Ⅱ型基因组复制的抑制作用。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对比分析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呕吐、头晕头痛、胃部不适等进行处理后全部消失。说明了在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中,使用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安全性高,预后性好。但是由于临床并未找到根治方法,因此,伐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最佳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仍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频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中,采用伐昔洛韦持续抑制疗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殖器洛韦疱疹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男性生殖器闭合性损伤39例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Pritelivir可降低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脱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