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2020-01-15 09:13马三英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活菌沙拉性反应

马三英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宜城 4324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率较高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位于患者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此疾病频繁发作、病程迁延难愈,如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及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多的不利影响[1]。美沙拉嗪作为临床治疗UC患者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抑制机体内前列腺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进而减轻肠黏膜炎性反应严重程度[2]。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则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通过改变患者肠道pH值,进而有效抑制致病细菌的增殖,尤其适用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的患者[3]。因此,本研究拟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41.7±9.5)岁,平均病程(4.2±1.1)年,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13例,中度17例,重度15例;观察组45例中男18例,女27例,平均(42.2±9.8)岁,平均病程(4.4±1.2)年,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14例,中度18例,重度1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肠镜检查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项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疾病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②合并有精神疾病病史或意识障碍的患者;③合并有肠梗阻、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的患者。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停用可能影响UC病情的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0148,0.25 g/片)口服治疗,1 g/次,4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70105,0.21 g/粒)口服治疗,0.42 g/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

1.4疗效判断标准:根据相关文献标准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5]: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腹泻、便血及腹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肠镜检查示肠道黏膜组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腹泻、便血及腹痛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肠镜检查示肠道黏膜组织仍存在轻微炎性反应或息肉组织;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腹泻、便血、腹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及肠镜检查示均未出现明显改善,且存在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炎活动指数(damageactivity index,DAI)评分、内镜评分变化,同时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I及内镜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DAI及内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及内镜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降低较对照组治疗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I及内镜评分变化比较分)

2.3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1.11%(5/4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1.11%(14/4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UC发病机制目前仍未研究清楚,可能与肠道炎性反应感染、基因遗传、肠黏膜免疫反应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一定相关性。临床治疗以缓解肠道病变部位炎性反应程度、促进肠黏膜溃疡病灶尽快愈合为主要原则,其中磺胺类药物、甾体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均为治疗UC的常用药物,但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且易出现耐药或激素依赖现象[6]。

美沙拉嗪是一种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显著性降低结肠黏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表达水平,还可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脂肪氧化酶的生物学活性功能,减少有害氧自由基分子的生成,同时阻碍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最终起到抗炎性反应的药理作用,但相关研究发现,仅单一使用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50%~75%[7,8]。因此本研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美沙拉嗪治疗UC,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DAI及内镜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UC的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和促进黏膜溃疡病灶尽快愈合,并降低疾病复发率。分析原因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药理作用,还可明显缓解肠道黏膜病灶部位的炎性反应严重程度。较多研究证实,肠道黏膜炎性反应时,侵袭性细菌与保护性细菌之间出现平衡紊乱现象,而菌群出现显著性改变可对肠道炎性反应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9]。因此临床治疗UC的过程中需尽量改善患者肠道内环境,并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现象,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中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场球菌等可顺利通过胃酸屏障系统达到肠道,并释放出活性细菌,从而有效补充肠道环境中的有益菌群,还可明显抑制、清除肠道环境中的各种致病细菌[10-11]。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疗效显著,疾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活菌沙拉性反应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能力
水果沙拉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
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