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2020-01-15 09:17刘悦晴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刘悦晴

(湖北省武汉航运医院内科,湖北 武汉 430012)

我国为高血压人口大国,作为我国常见的“三高”疾病之一,以患者血压水平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容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近10年时间,我国的高血压发病人群呈不断上升趋势发展,且80%以上为老年人群,对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2]。受不良饮食习惯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疾病朝低龄化趋势发展。据临床有效数据显示,成年人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高达3.5亿左右,给整个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临床目前尚无治愈的方式,一般通过药物治疗方式加以控制,使得血压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促使疾病得以良好预后[3]。笔者对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独氨氯地平及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分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从2016年4月~2019年2月筛选出300例患者,样本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筛选,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1∶1比例将患者实施平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其中对照组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60.1~88.9岁,平均(70.14±3.18)岁,病程(8.19±1.31)年;观察组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60.2~88.5岁,平均(70.25±3.21)岁,病程(8.21±1.30)年。两组的性别行χ2检验,平均年龄及病程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n=150)单独采用氨氯地平(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85,规格:5 mg)进行治疗,每晚饭后口服1次,5 mg/次,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可增加至10 mg/d,连续治疗3个月,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n=150)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80 mg)治疗,氨氯地平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同时每晚饭后口服缬沙坦1次,80 mg/次,连续治疗3个月,1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疗效包含: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痊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血压水平下降显著;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压水平有所下降;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血压呈现上升趋势。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③头痛、眩晕、心率加快、咳嗽及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98.67%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90.67%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头痛1例、眩晕2例、心率加快1例、咳嗽1例及踝部水肿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7%(头痛4例、眩晕5例、心率加快5例及踝部水肿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临床相关部门研究得知,我国的血压控制水平还较低,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下,临床目前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据相关研究证实,血压波动起伏越大,患者患脑卒中疾病的危险程度就越高。因此,需要控制患者的血压异常波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通过多方研究得知,无论采用缬沙坦还是联合使用氨氯地平治疗,都能起到降压的效果,使得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仅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效,针对2级、3级高血压患者,也能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老年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波动起伏大,联合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5]。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及晨起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联合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能起到较长时间的降压效果,对于夜间及清晨收缩压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降低其夜间及清晨的收缩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此类疾病仍然缺乏最佳治疗方案,经过专家的多年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联合用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自主选择,并阻断局部组织因为紧张而出现的异常收缩情况,阻断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血管收缩反应,抑制醛固醇释放,从而起到降压效果。同时,还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减少蛋白尿,减少肾病发生率,减少心功能衰竭发生[6]。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抗结剂,具有扩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的功效,从而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使得体内氧气含量得以提高,药物药效持久,在体内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作用,避免对肾脏造成伤害[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少,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有效,控制疾病进一步恶化,促使患者逐渐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血压水平得以明显降低,且并发症少,疾病得以良好预后。

猜你喜欢
缬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