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效果分析

2020-01-15 08:22钟群琼隗世波刘青云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迟发性纳洛酮一氧化碳

钟群琼,隗世波,陈 勇,於 胜,付 俊,刘青云

(武汉市汉阳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50)

一氧化碳中毒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一种急性中毒疾病,主要是较短时间内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所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脑组织急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时多数已处于昏迷状态,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故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1]。相关研究[2]证实,纳洛酮具有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以及降低迟发型脑病发生率的药理效应作用,而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保护损伤严重的脑组织。因此本研究拟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一氧化碳中毒急诊抢救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急诊救治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40.1±12.4)岁;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0.5±12.7)岁。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并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②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昏迷症状;③ 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近期有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病史的患者;②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生理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③ 其他因素导致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④ 放弃治疗或自动出院的患者。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持续高流量氧气吸入、呼吸机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水肿及营养脑神经细胞等基础措施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纳洛酮注射液治疗,2.0 mg纳洛酮注射液溶于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0 ml醒脑静脉滴注射液溶于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

1.4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下列判断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予以评估:显效:治疗后患者意识清晰,无脑神经系统及其他后遗症,未见异常临床体征,患者日常生活未受到明显影响;有效:治疗后患者意识清晰,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可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但尚无法生活自理;无效:治疗后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好转,严重者甚至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变化。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清醒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及GCS评分比较:观察组清醒时间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清醒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及GCS评分比较

3 讨论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长时间吸入一氧化碳,可导致机体内碳氧血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使得患者脑组织出现严重缺氧病理状态,诱发脑组织水肿,使得β-内啡肽合成和释放明显增多,最终明显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如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可出现意识功能严重障碍、迟发性脑病等并发症,预后情况较差[3-4]。

纳洛酮应用较为广泛的阿片类受体强拮抗剂,可在较短时间内明显逆转β-内啡肽抑制机体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的作用,且具有显著性的促苏醒药理效应作用[5]。此外,纳洛酮还可改善呼吸抑制状态、确保血压水平处于稳定状态,从而避免重要脏器生理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损害[6]。纳洛酮还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的脑白质脱髓鞘病理改变,从而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几率[7]。醒脑静注射液则是由麝香、冰片、山栀、郁金等中药成分制成的药物,可通过血脑保护屏障系统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8]。相关研究证实[9-10],醒脑静可特异性拮抗吗啡受体,从而明显降低血清β-内啡肽表达水平,显著性增强细胞携氧的能力,明显改善脑细胞缺氧病理状态,最终起到醒脑安神、解痉等药理效应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时间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加快,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GCS评分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意识尽快恢复,从而提升急诊救治的效果。

综上所述,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清醒和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脑病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迟发性纳洛酮一氧化碳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