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0-01-15 08:21仇尔宁容耔耘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长激素脑外伤胃管

仇尔宁,苏 杭,容耔耘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528300]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严重的脑外伤患者大都会出现神志不清甚至长期昏迷等情况,而且脑外伤的病程长,疾病恢复较慢。有研究表明,颅脑外伤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使得机体代谢能力增强,营养消耗大,但是与此同时机体合成能力会下降,所以脑外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患者[1]。营养不良会引发身体机能减退,免疫能力降低,而且容易产生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加强营养支持对保护患者的身体机能及免疫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是治疗脑外伤昏迷患者的重要方法。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突出,很难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近年来,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作为营养支持的方法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临床医务工作者们尝试通过代谢调理来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提示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效果很好[2]。故本次研究将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作为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探究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年龄18~68岁,平均(37.6±2.5)岁;对照组年龄22~71岁。平均(36.5±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②患者入院时或手术后均出现由于脑外伤导致的昏迷情况;③患者除脑外伤外无其他伤害。排除标准:有既往糖尿病病史,重要脏器病史、胃肠道病史、系统性及精神性疾病病史患者。

1.2方法

1.2.1能量消耗计算方法:用HarrisBenedict公式推算静息代谢消耗(BEE),根据患者BEE计算每日热量供应,即BEE×应激系数×75%,并将应激系数按患者病情轻重定为1.1、1.3和1.5。

1.2.2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12 h内放置鼻胃管或螺旋型鼻肠管(复尔凯 荷兰纽迪希亚制药公司),使用能全力(荷兰纽迪希亚制药公司,1 ml=0.75 kcal)作为鼻饲液。术后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前3 d热量由25%、50%、75%递增。

1.2.3观察组:观察组入院后12 h内放置鼻胃管或螺旋型鼻肠管(复尔凯 荷兰纽迪希亚制药公司),使用能全力(荷兰纽迪希亚制药公司,1 ml=0.75 kcal)作为鼻饲液。术后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前3d热量由25%、50%、75%递增。术后第2天起皮下注射生长激素(人重组生长激素,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8IU/次,1次/d,共1周。

1.2.4对照组与观察组鼻饲时均取头高位并常规使用胃肠动力药盐酸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522)10 mg肌内注射,2次/d,以促进胃肠蠕动及排空。在喂食前需要用温水冲洗避免饲管堵塞,在稳定进食后将胃管拔出,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保持胃管的通畅、防止胃管脱出。保证输入管道的通畅性,防止污染。其余治疗采取颅脑外伤后昏迷的常规治疗方案,包括脱水、护脑、营养神经等治疗,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观察组的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水平在正常值内且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

3 讨论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头部伤害,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意识不清、记忆紊乱的情况以及发生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对机体功能损害极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全事故难以避免,脑外伤的发生仍较常见[4],因此,对脑外伤患者的救治也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脑外伤后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应激状态,分解代谢急剧增加而合成代谢下降,每天所消耗的能量是正常状态下的2倍左右,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5]。因此,有效的营养支持在对脑外伤患者的救治中意义重大。

生长激素(GH)是人体内促进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激素,人体的细胞代谢是直接通过GH受体行使的,生长激素还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脂肪的代谢、减少肌蛋白的消耗等功能,相关研究表明,GH对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病情有着积极的作用[5-6]。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是临床上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肠内营养在解决脑外伤手术后所出现的高代谢中的作用是显著的,其能较以往的肠外营养发挥出更为突出的代谢、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以往临床上所采用的胃肠外营养往往只能满足患者的一部分营养需求,而且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而肠内营养不仅可以保证患者在获取充足营养的同时,还能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保持肠道屏障功能完整以及黏膜的免疫功能,维护黏膜的生物屏障,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6]。此外,肠内营养中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7]。

本次研究结合生长激素和肠内营养的优点,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探究,结果提示,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患者HB、PA、ALB及BUN等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患者,但是观察组患者的TG水平就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代谢较好,营养情况较为理想。尤其是两组患者的ALB水平差异明显,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作为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患者的ALB水平为(40.66±6.79 )g/L ,而常规营养支持的患者ALB水平仅为(36.59±5.73)g/L。从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的患者的各项指标也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不难看出,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营养支持的患者,营养状况也是远远好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国内葛啸天等在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研究[8]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

综上所述,对脑外伤昏迷患者采用生长激素联合肠内营养作为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患者康复帮助极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猜你喜欢
生长激素脑外伤胃管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