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2020-01-15 08:22张利权李剑玉徐莉萍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微波小儿肺炎

张利权,李剑玉,徐莉萍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医院儿内科,广东 东莞 523945)

临床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小儿肺炎,此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人群中,且冬春季高发,也为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肺炎属呼吸系统疾病范畴,病原体感染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患儿发病后常表现为肺部啰音、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临床治疗主要在于稳定内环境、平喘、化痰、止咳、抗病毒、抗感染,并按照患儿状况确定是否需氧疗等。但因使用抗生素不当,细菌耐药性高,所以常规治疗疗效不突出。为提升治疗疗效,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微波治疗对小儿肺炎,可提升治疗疗效[2]。为此,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18年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组重点讨论微波治疗仪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讨论我院2018年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10岁,平均为(5.6±1.2)岁,病程时间5~20 d,平均为(13.5±1.2)d;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11岁,平均为(5.8±1.3)岁,病程时间4~20 d,平均为(13.6±1.1)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患儿均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得到确诊;②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等;③病历资料齐全;④患儿与其家属均自愿接受此次诊治。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疾病者,如心脏病;②早产患儿;③呼吸衰竭者;④肝肾功能异常者;⑤其他位置存在炎性反应疾病者;⑥中途脱落研究者。

1.2方法:对照组接受抗菌治疗,入院后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微波治疗,仪器为深圳ELITE公司提供的微波治疗仪61A4型,局部照射肺腧穴,输出脉冲式微波,根据不同年龄确定功率,控制探头功率<10 W。卧位或坐位,在距离肺腧穴8 cm左右的位置进行垂直照射,15 min/次,1次/d。1个疗程为7 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指标判定:根据患儿治疗前后体征、症状评估疗效,显效:治疗后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无病变,体温正常,无气喘、咳嗽等症状,肺部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有效:体温降低>30%,气喘、咳嗽得到缓解;无效:体征、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记录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气促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并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液3 ml,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如头晕、听力减退、肾损伤、肝损伤等,并比较。

2 结果

2.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共38例患者治疗有效(2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共25例患者治疗有效(11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研究组治疗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气促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共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含1例头晕、1例听力减退,对照组共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含2例肝肾损伤,5例听力减退,6例头晕。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血清TNF-α、IL-6比较:比较血清TNF-α、IL-6,治疗前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TNF-α、IL-6比较

3 讨论

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多给予综合疗法,其目的在于改善其通气,控制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抗感染方面临床多给予抗生素治疗,但目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状况。所以,细菌耐药性较大[3-4],此也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带来了难度。

本研究中共讨论80例小儿肺炎患者,结果显示,研究组总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清TNF-α和IL-6指标、不良反应等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儿接受的微波治疗方式,疗效更为突出。且有关此点,邓衍圣等学者,也曾在研究中证实了微波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5]。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62.50%,这一结果与之相符[5]。小儿肺炎疾病采用微波治疗,利用微波治疗仪输出的超短波,发挥消炎功效,微热剂量或小剂量超短波,可增高局部血管活性物质,舒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加大局部代谢,增多吞噬细胞数目,增高吞噬指数和吞噬能力。且有研究指出,低功率微波辐射状况下,会降低机体炎性介质,如IL-6、TNF-α等,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反应作用。此外,微波还对其他致病微生物蛋白质合成,RNA、DNA合成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治疗小儿肺炎上作用突出。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可考虑采用微波治疗仪,操作简单,无创伤性,患儿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稳定血清TNF-α、IL-6水平,进而提升疗效。

猜你喜欢
微波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