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2020-01-15 08:22黄文莉刘秀珍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性信念

黄文莉,刘秀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龙川 517300)

盆底肌功能性障碍是产妇常见的病症,与产妇妊娠、分娩密切相关[1]。妊娠分娩产生的巨大撕扯力会造成盆底肌肉的损伤,盆底肌肉与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等女性重要器官紧密相连,盆底肌的损伤会造成产妇盆底肌肌力下降,脏器脱垂、腹压异常、尿失禁、性交痛等后果的产生,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2]。当盆底肌发生功能性障碍,及时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本文针对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着重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均伴随盆底肌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顺产分娩,产妇以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配合我院进行治疗研究,均无治疗禁忌证,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妊娠合并症、慢性感染性疾病及严重精神疾病的产妇[3]。对照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9±1.2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3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2~34岁,平均(28±0.9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29例。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宣传。同时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指导和康复训练,定时检测产妇盆底康复情况。观察组产妇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其中主要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宣传:给予产妇讲解产生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的病理原因,盆底肌功能性障碍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发生尿失禁、性交痛、腹压异常的原因。医护人员需告知产妇如何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不同产妇有其不同的特性,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给予产妇讲解治疗方案,使产妇充分认识自身的病情,正确看待病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②心理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要重视与产妇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积极主动的关心产妇心理,面对有疑问的产妇需要耐心讲解,不少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持有恐惧心理。针对心理上有压力,伴随恐惧、焦虑的产妇,医护人员应及时为其疏解、沟通。医护人员多向产妇灌输成功的盆底治疗康复案例,安抚产妇紧张的心理。一些产妇由于尿失禁以及腹压异常等感到抑郁以及暴躁,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联合帮助产妇摆脱心理上的压力,帮助产妇正确的认识病情,促进恢复。③日常功能训练:护士帮助产妇保持舒适的体位,进行缩肛锻炼,增强盆底肌的肌力,具体方法:分娩后第2天,排空膀胱,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3 s后放松。每天锻炼1~2次,每次锻炼时间保持在15~20 min。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产妇对早期康复治疗、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产妇的康复信念(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与康复信念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孕妇依从性越高,配合度越高,分数越低产妇依从性越低,配合度越差)。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产妇康复信念比较:观察组产妇康复训练依从性以及产妇的康复信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产妇康复信念比较分)

2.2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盆底肌功能性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盆底肌肉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功能障碍的产生[4]。产妇生产过后,个人的生理状态本身就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患者的心理、生理都需要特殊的关注与照顾[5]。盆底肌功能性障碍,轻微者对产妇的生活治疗会产生不特别明显的影响,重度以及中度盆底肌功能性障碍患者,会产生性交痛、腹压异常等严重的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时患者的心理也承受着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及时给予伴有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的患者治疗,必不可少[6]。

本文针对盆底肌功能异常的产妇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采用一对一的模式帮助产妇进行缩肛锻炼,为产妇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因为盆底功能障碍而产生不良心理的产妇,创建个性化沟通机制,医护人员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产妇解决困扰,排除疑虑,增加产妇对自身病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7]。

从上文以及上表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模式的产妇,不仅提高了产妇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产妇个人的康复信念整体优于对照组产妇。只有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加,对医护人员治疗方法认可,才能使治疗结果达到理想的效果。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患尿失禁、腹压异常、性交痛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只有2.00%,然而对照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0.00%,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明显,也可得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盆底肌功能异常的产妇的作用效果确切。产妇对于盆底肌功能性障碍治疗的康复信念大大增加,通过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树立了对自身病情的正确认识,增加了对医护人员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十分理想,大大提高了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加了产妇的康复信念,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盆底康复的治疗模式,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性信念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信念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