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前检查及护理干预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2020-01-15 08:22李汶霏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孕产妇母婴

李汶霏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300)

孕妇从妊娠到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在妊娠期内,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孕妇会形成独特的心理反应,随着预产期的临近,这种心理反应会不断加剧,若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1]。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升加大了医务工作者对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视度,通过围生期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档案建立、定期健康检查等措施的应用,可以加强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促进孕产妇顺利分娩,确保母婴健康。为了探讨产前检查及护理干预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行不同的干预方法,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5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以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5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均无妊娠并发症,且基本资料完整。对照组孕产妇的年龄22~35岁,平均(26.1±5.3)岁;孕周7~34周,平均(22.1±6.2)周;35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观察组孕产妇的年龄22~35岁,平均(26.0±5.2)岁;孕周7~35周,平均(22.2±6.3)周;35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两组孕产妇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检查和护理: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使孕产妇简单了解孕期保健知识,孕产妇根据要求参加产检。观察组实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和全面的护理干预:①系统管理孕产妇:在开展常规检查与各项辅助检查时,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增加产检次数;妊娠13周前,建立“母婴健康手册”,并录入系统;将产检次数与辅助检查项目详细告知孕产妇,开展首次产检,评估孕妇健康情况;“母婴健康手册”的封面处进行危险级别标注,落实分级管理工作[2]。②开放急救通道:随时解决孕妇妊娠期内的疑难问题;针对存在妊娠危险因素的孕妇,采取针对性的医疗措施。③孕期保健:第一,孕早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初期不能乱用药物;不能接触X线,防止胎儿出现畸形;嘱咐孕妇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食新鲜水果及高蛋白食物;讲解早孕中流产和妊娠剧吐的防治知识;监控孕期体质量,正常:18.5 kg/m2≤BMI<25 kg/m2(孕期增长11~16 kg),体质量过低:BMI<18.5 kg/m2(孕期增长12.5~18 kg),超重:25 kg/m2≤BMI<30 kg/m2(孕期增长7~11 kg),肥胖:BMI≥30 kg/m2(孕期增长5~9 kg);开展早期健康教育,消除不安、恐惧心理。第二,孕中期。询问检查情况,评估孕妇健康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肝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常见并发症做好预防;指导孕妇适当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确保充足睡眠;补充钙铁锌剂,进食芝麻、花生仁等富含油脂的饮食,多食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同时,合理补充维生素C;按时到院进行产前检查,详细了解孕妇与胎儿的健康状况,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督促孕妇于16~20周开展唐氏综合征筛查,22~28周开展超声排畸检查,24~28周开展75 g糖耐量筛查[3];注意休息,活动时避免穿高跟鞋,注意腰背酸痛情况,必要时,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治疗措施。第三,孕晚期。加强营养,确保睡眠充足;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进行过重的劳动;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护和家庭监护,可以听胎心、数胎动、测量子宫高度;加强产前心理护理,安慰鼓励孕妇,稳定孕妇情绪,帮助孕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若出现预产期超过10 d、37周前产生宫缩、血压升高、呕吐、下肢甚至全身水肿、阴道突然流血或流水、尿频、小腹坠胀等情况,应即刻到院就诊。④产后访视:出院1周后,专职医生进行随访,开展产褥期健康教育,讲解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了解身体恢复情况,若存在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剖宫产切口有硬结或红肿等现象,要及时到院诊治;嘱咐产妇适量运动,多食新鲜蔬菜,预防便秘;指导哺乳姿势,做好乳房护理,以免出现乳头皲裂。⑤产后检查:产后42 d,嘱咐产妇进行健康检查,评估其恢复情况,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避孕指导。

1.3观察指标:①健康认知水平:客观评价孕产妇对孕产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健康认知水平越高。②分娩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③产后并发症。

2 结果

2.1两组健康认知水平对比:观察组(80.05±7.25)分,对照组(63.12±9.98)分,观察组健康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5,P=0.000,P<0.05)。

2.2两组分娩情况与产后并发症对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情况与产后并发症对比[例(%)]

3 讨论

孕产妇健康管理是优生优育的有效保障,若在孕产期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可在更大限度上确保母婴身心健康。但是,诸多的错误意识与生活陋习往往使部分孕产妇难以得到正确引导,无法在特定时期及时到医院做产前检查与筛查,为优生优育带来不利影响[4]。因此,我院不断加大健康管理的宣传力度,做好孕产期的护理干预,系统化地为孕产妇提供产前检查。从妊娠13周建立“母婴健康手册”开始,到产后42 d进行健康检查结束,我院为孕产妇提供了全面的健康管理,指导孕产妇相关的保健知识,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保障孕产妇与胎儿的健康。

研究指出,实施孕产妇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开展系统化的产前检查,并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适当地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加强孕产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提高孕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水平,促进顺利分娩,减少产后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分娩死亡率[5]。本研究选择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和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产前检查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此结论充分论证了上述观点,证实了产前检查及护理干预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产前检查和护理干预可以加强孕产妇的健康认知水平,改善分娩方式,减少产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孕产妇母婴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