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当为鲜半夏

2020-01-16 07:01王保华池晓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杂病论张仲景

贺 华,刘 闯,王保华,池晓玲,4*

(1.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4.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被广泛使用,其中《伤寒论》共113方,有18首方使用了半夏,约占16%[1],《金匮要略》共载方205首(附录除外),有30首方使用了半夏,约占15%[2]。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生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半夏采挖、洗净后,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即为生半夏。成品的生半夏呈类球形,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入药时捣碎使用[3]。半夏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为“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4]。《神农本草经》言半夏性平,但现行《中药学》教材认为其性温[5]。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云:“半夏,生微寒、熟温,有毒。”[6]陶氏认为生半夏性微寒,炮制后熟半夏性温。现今临床广泛使用的半夏要是为炮制加工品,如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半夏曲等,尤以法半夏最为常用,故出现对半夏药性认识的差异,一般炮制后的半夏温燥之性显著,长于燥湿化痰、温化寒痰。

《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半夏,现今医家一般认为是生半夏,又因为生半夏有毒,所以在使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时,一般都以炮制后的半夏代替。但笔者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及相关古籍,认为仲景所用的半夏当为鲜半夏(含有大量水分的),而非生半夏(晒干后的)。

1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炮制方法

在《伤寒杂病论》中,很多药材是调剂时或之后才开始加工,半夏的洗涤亦是如此。“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1]这里半夏的炮制写到“洗,破如枣核”,因半夏淀粉含量高达75%[8],若半夏是干品,是不易加工成枣核状,若是鲜品,则易用刀等工具切割成枣核状。这里的“洗,破如枣核”和前文提到的“洗”同时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张仲景使用的是鲜半夏,而不是《中国药典》中提到的晒干的生半夏。同时,还可以看出张仲景善于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对半夏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表明这个时期很多药材的精加工还不是很完善。这一点在其他药物的炮制加工方法上也可以体现出来,如附子的加工,多采用“炮,破八片”,《伤寒杂病论》中附子用量一般为一枚,强人用大附子一枚,如果当时药房里都是“破八片”的附子,那如何区分附子的大小呢?说明其时药房里的附子是完整的附子,甚至还有可能是未炮制的生品或鲜品。

2 鲜半夏的储存及生物学特点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表皮有浓密的纤毛,切开后断面会有黏液溢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块茎除含大量淀粉外,尚有生物碱、甾醇类、氨基酸、挥发油、芳香族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半夏蛋白、鞣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10]。半夏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可导致失音、呕吐、水泻等副作用,喉头水肿可致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11]。这也是大多数天南星科植物具有的特点,如生食芋头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煮熟后则味道软糯可口。如果张仲景时代使用的是鲜半夏,那么半夏容易保存吗?如何保存才可以保证不断的用药需求呢?现今半夏的栽培一般采用种茎(小的块茎)和种子两种方式。其中种茎的储藏一般是在室内摊晾2~3天,随后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取出栽种[12]。从中可以看出,半夏块茎的保存非常简单,只需埋在细砂土中,保持湿润即可,当然,这也与半夏块茎的生物学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笔者曾购买一批鲜半夏,放置于室内3个月之久,虽有少量的脱水,但切开后断面仍然新鲜。完整的表皮可以防止半夏水分的蒸发,使半夏保持一定的新鲜度,维持半夏块茎的繁殖能力。鲜半夏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便于储存,解决了张仲景时代临床长期用药的需求。

3 《伤寒杂病论》中运用药物鲜品之例

4 半夏之剂量及临床使用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常用量为半升,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伤寒论》中药物计量折算问题考证,东汉一升厘定为200 mL,半升即100 mL[1]。笔者用量筒取100 mL鲜半夏,共3批,称量后平均重量约为51 g。这些鲜半夏用热水洗涤,去皮烘干后为生半夏,实际测量半升鲜半夏制成生半夏的重量为23 g,折干率为45%,此折干率与文献所报道的大致相符[16]。

现今普遍将《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的半夏理解为生半夏,量半升折为60 g[1],远远大于半升鲜半夏折算后的23 g生半夏,超出原著实际常用量一倍多。考虑到《伤寒杂病论》含半夏方剂的常用方式(一剂药煎一次,分成三次服用),这样看来,《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常规用量并非现今所认为的那么大量。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生半夏的建议用量范围为3~9 g。《中国药典》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严格限制了半夏的使用量。现今临床上,法半夏一般常用15~20 g,若按照现代中药的煎煮方式(一剂药煎煮二次,分二次服)进行折算,与23 g生半夏在重量上相差不是太多。

因为运输与商品交易的原因,目前市场上鲜半夏难寻,可以生半夏来代替。然而,很多医家认为生半夏有毒,所以临床使用生半夏的医生也很少,生半夏的有毒成分一般认为是草酸钙针晶,此物质不溶于水,故生半夏入丸散时有毒副作用,经过水煎煮则无刺激作用[17],而半夏的中毒事件,大多是服用了含有生半夏的丸散或生食生半夏导致。张玉修等[18]统计1985年来半夏中毒文献21篇,共49例,其中直接口服生半夏或生半夏粉中毒者42例,占85.7%。向家华[19]观察了114例使用生半夏的临床病例,认为生半夏煎煮后并无刺激咽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很多医家在临床上使用生半夏治疗多种顽症,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李金昌等[20]运用生半夏治疗肺癌、卵巢囊肿、颈椎眩晕等,赵强等[21]运用生半夏治疗脑瘤、无名肿块等疾病。其中生半夏的用量大多在15~30 g,未见不良反应。

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及相关古籍中半夏的炮制方法,同时结合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伤寒杂病论》中应用鲜药的事实,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所用之半夏为含有水分的鲜半夏,并非《中国药典》所述的生半夏。本论文还原了张仲景时代医药未分家,医家大量采用新鲜半夏的情况,同时考证半升鲜半夏约等于51 g,晒干后折生半夏23 g,折干率约45%。正视半夏的使用历史,还原经方使用半夏的本来面目,对于提高医师用药的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杂病论张仲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