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南海设施渔业发展

2020-01-18 03:42张尔升漆肖琪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海洋渔业网箱渔业

张尔升,漆肖琪

(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海口 570228)

一、 南海海洋设施渔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就南海而言,发展南海设施渔业是现实的选择。 设施渔业就是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机电设施、生物手段等最新科技成果,模仿自然,营造适合水生物生长的环境,将养殖置于人工状态,以实现水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进入21世纪以来,在海洋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南海设施渔业发展开始起步,地方政府紧紧围绕海洋强国(省)的战略目标,在发展南海设施渔业方面扎扎实实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海南在南沙美济礁、西沙永乐群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在中沙群岛的漫步暗沙发展底播养殖。与传统渔业养殖相比,这些设施渔业的技术水平却有提升,但为了使南海设施渔业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创新驱动。即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竞争优势,培育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长久动力,使南海设施渔业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为了突出创新驱动的力度,可将南海设施渔业作为南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

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历史上南海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海洋渔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人们便把海洋渔业发展的出路放在海洋设施渔业上。鲁伟、王秋玲[1]最早介绍了我国发展设施渔业的现状,王新鸣[2]对我国发展设施渔业提出如下建议:以科研作后盾,联合攻关,加大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统筹发展。也有学者探讨了海洋设施渔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韩晓飞、韩立民[3]就山东如何发展设施渔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刘常林[4]提出福建省发展海洋设施渔业的措施。有关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学者们侧重于远海。张尔升[5]探讨了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模式,孙龙[6]探讨了三沙市发展设施渔业的战略,应验[7]提出海南海洋渔业的发展可遵循以外海及远洋渔业为发展重点。王亚歌[8]提出建立战略联盟或网络化组织,改善渔业资源开发技术装备水平等南海渔业发展策略。随着海洋领域科技革命的到来和海洋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创新越来越重要,引起中外经济学家的关注。有人主张新企业要通过创新追赶领先企业[9],有人强调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10],有人认为创新驱动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1],有人认为创新驱动可推进供给侧改革,调高调优产业结构[12]。相对于其他海域,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意义重大,难度更大、情况更复杂,创新要求更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二、 发展南海设施渔业的重要作用

南海海洋渔业的发展涉及面广,涉及因素多,所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南海地区面临着域内多国的共同侵扰,加之域外个别大国出于遏制中国发展,谋取私利的考虑,介入南海问题。更有甚者妄图继续抢占中国的南海岛礁,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13];二是个别域内国家纵容渔民野蛮捕捞,不仅造成南海生态环境被破坏,而且造成海洋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致使我国渔民渔获量下降,影响了南海海洋渔业的发展和南海渔民的经济收入;三是产业基础薄弱,南海海洋渔业整体效率与效益偏低,发展受到限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南海海洋渔业的发展需要采取多样的发展模式,而南海设施渔业就为其中一种重要模式。因此,发展南海设施渔业的作用由此凸显:

(一)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我国主张管辖的南海海域,不仅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基地,也是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屏障,事关中国的崛起。众所周知,以前由于种种的原因,我国南海U形线内的一些岛礁没有人居住,也没有实行有效管控,域外个别大国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断插手南海事务,制造事端,而域内个别国家为了谋取不当利益,甘当霸权国家的“棋子”。域内个别国家甚至“狐假虎威”,妄图抢占我国南海岛礁,进一步侵害我国海洋权益,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核心利益[13]。为此,我国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海域,一寸不能丢,一寸不能少,尽全力维护南海权益。其中,在南海岛礁上发展海洋设施渔业便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这意味着我国可将海洋产业发展的空间延伸到岛礁,宣誓我国在南海固有领土的核心权益。因而在我国控制的岛礁上发展设施渔业,一方面彰显我国在南海岛礁的实际存在,以表示我国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决心。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维护海洋安全,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二)有效保护南海生态环境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海洋环境也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然而近年来,域内个别国家在所谓的争议海域,采取掠夺式经营,如用毒饵毒鱼、用炸药炸鱼等掠夺式方式捕捞,不仅造成海洋鱼群的减少,而且还带来海洋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14]因此,发展南海设施渔业,开辟海洋牧场,增加鱼群回流数量;发展礁盘养殖,修复遭受破坏的岛礁生态系统,从而保护南海的生态环境。

(三)促进海洋渔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在海洋渔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海洋渔业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提高科技水平是海洋渔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而海洋设施渔业采用工厂化养殖形式,运用多种技术工艺和各种最先进的科技手段的现代化渔业,其科技含量高、养殖技术先进,大大提升了现代渔业科技水平,使海洋渔业的科技水平上升了一个新档次。

(四)可以提高海洋养殖业综合效益

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传统的海洋养殖业因规模小,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而发展受阻。而海洋设施渔业因采用规模化模式和高科技成果,必然会提高海洋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海洋设施渔业可充分利用海洋可再生资源、又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 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事实上,与南海海域相连的个别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究其原因,是资源供给的不足。而南海设施渔业由于其高效、高产、稳产等优点,能够很好地缓解供给侧的问题,由此可以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就渔业而言,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过程中多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渔用仪器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同时,水产品的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产业会因为资源的有效供应而同步发展,形成更完整的区域产业链,规模效益大大增加。二是就其他产业而言,例如旅游业、餐饮业等,可以与设施渔业相结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休闲渔业,多方位提高区域的收入,大大发展经济。

三、 南海设施渔业的基本路径与创新驱动策略

21世纪既是“海洋经济时代”,又是“后危机时代”,海洋渔业只有通过创新驱动才能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的路子,其基本路径有二:

第一,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南海设施渔业的技术水平,壮大南海设施渔业的规模。将材料学、力学、水文学、气象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相关成果转化为新的渔业生产能力,以礁盘暗沙为依托,发展潟湖养殖或深水网箱养殖,壮大南海渔业的规模。

第二,大力推动南海设施渔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军民融合。南海设施渔业与材料、工程、加工、物流、运输、服务等产业关联系数大,可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海南海洋产业的发展,完善海南的产业体系,实现南海设施渔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同时设施渔业的先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也可利用,实现军民融合。

促进南海设施渔业的发展,必须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创新驱动战略,即在创新驱动方面必须有总体运筹和时空安排。

(一)技术创新策略

设施渔业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结果,南海设施渔业发展,首先依靠技术创新,其策略有三:

第一,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原理,重点突破南海设施渔业急需解决的网箱材料、设备、繁殖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第二,根据南海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施渔业设备,例如免疫环节的自动注射装备,捕鱼环节的鱼类起捕与规格分选装备,苗种自动计数器,鱼产品的加工与包装设备,自动供饵系统,水质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排水系统等研制先进的适用于南海海域的海洋渔业设备与设施。对标国外最先进的设施渔业,值得一提的是在以色列的罗非鱼精养鱼塘,池塘仅安装一个智能化管理控制器控制各池塘自动投饵、增氧、水质监测等,实现养殖信息化、机械化。由此可见,运用先进设备极大地保证了产业效益[15]。

第三、利用已有的仪器与设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南海设施渔业技术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16]。

(二)模式创新策略

设施渔业发展以来,出现了许多模式,然而南海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进行模式创新,本文认为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必须采取如下策略。

1.升降(浮沉)网箱模式

在南海有岛礁屏障、避风效果好,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海底坡度小,水质清澈、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水深12—15米的无污染海区的礁盘上或潟湖可发展升降(浮沉)网箱养殖,即将网箱放在水体中,进行高度集约化的养殖。由于网箱有容量大、效率高、综合成本低、耐腐性、抗老化、使用年限长、强度高、柔性好、抗风浪能力强、污染小,环境优、鱼货存货率高、效率好、回报高、鱼产品品质优等特点,南海设施渔业应首选网箱养殖模式,既能加快海洋渔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南海渔业的转型升级,但南海海域台风频繁,应在不同的海域采用不同的网箱,在浅海水域,采用固定式网箱,使用钢筋水泥桩打入海底,围上网衣形成封闭式的养殖水体,从事海产品规模化养殖。在深海水域,采用升降(浮沉)深水网箱养殖,利用自身的上浮和下潜功能,躲避台风、风暴潮、海水污染的破坏。但深水网箱在抗风浪、抗流性、安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发展深水网箱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优化网箱设施,构建步入深水的生态工程化网箱设施系统,进一步研究与优化现有HDPE重力式深水网箱设施的箱体沉降、箱体抗流和锚泊构筑性能使深水网箱具有走出湾区、走入深海的能力。二是构建深海养殖基站,研发具有深海抗风浪、抵御特殊性能的新型抗风浪网箱,构建以海洋基站为核心的规模化网箱设施系统。

2.陆海轮回养殖模式

首先是养殖场地的陆海轮回,以南海岛礁为依托,在岛礁上,建立陆基工厂化养殖车间,在海域,建立网箱养殖场;其次是养殖物的陆海轮回,养殖品种在外界温度不适宜的条件下,在陆基车间进行养殖,等到海水温度达到养殖物正常生长要求时,将养殖物转移到海上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在所养殖的生物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实现保护礁盘生态平衡,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动循环模式,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此实现南海设施渔业的健康发展。

3.工厂化养殖模式

在南海有条件的岛礁上,建立工厂化养殖企业,进行车间养殖,采用先进的设备控制养殖水体和投饵量,实现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率的养殖。此外还可以将废弃旧船进行改造,变船舱为养殖水仓,变甲板为辅助车间,将其固定在礁盘上,直接变为养殖工厂。

4.升级版海洋牧场模式

南海海域(尤其是西沙)礁湖面积大,水深适中,边缘较浅,风浪较小,南海设施渔业可采用底播培养模式,通过底播培育,放流鱼苗、扇贝等底栖种类,增加南海渔群,从而建立南海牧场。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引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互联网的功能,实现对海洋牧场的管控,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采集技术获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海洋牧场建设智能化,从而提高海洋牧场的生产效率。

5.半封闭型室内循环水池养殖模式

建造拱形棚顶养殖车间,在室内的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中进行养殖,系统中仅需要微滤机、增氧和沉淀等简单的水处理设施。据统计,这种养殖方式的饵料系数可达1.5,其具有养殖密度较大,并且系统造价相对较低的优点。众所周知,南海海洋区域的产业基础条件略有欠缺,设备的运输、造价、成本等同样是应考虑的问题,通过半封闭循环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成本与效益。但其同样存在局限性,即养殖鱼类的局限,目前我国适宜此方式的养殖鱼类有石斑鱼、鲟鱼和鲆鲽鱼[15]。

(三)组织创新策略

设施渔业作为现代新型渔业生产活动,要求组织化程度较高,传统的组织形式无能为力,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根据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要求,组织创新形式有如下几种:

1.陆海股份公司组织

南海设施渔业发展主要依托现有岛礁,由于岛礁远离大陆孤悬海外,设施渔业面临很大的风险,需要巨额的投资和成熟的技术,民营独资企业往往很难完成,因此可以采取股份的形式,吸收不同主体的资金、技术、设备,将种苗繁育,饲料加工、鱼类养殖、病害防治,运输服务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组建股份公司,实现陆海联动,从而壮大海洋设施渔业的规模,促使海洋设施渔业转型升级。

2.渔业兵团组织

发展南海设施渔业不仅关系到南海海洋渔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因此,不仅要算经济账,更重要的是要算政治账,政府可直接创建渔业兵团,一方面发展设施渔业,另一方面屯渔戍卫,从而有效地实现军民融合、经济建设与国际建设融合、渔场建设与战场建设相融合、平战相融合。

3.多元化战略联盟组织

南海设施渔业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价值链各环节都要进行合作,建立契约式的多元化战略联盟组织,充分发挥各参与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具体构想为:在组建阶段,与材料、网箱生产企业联盟,研发并生产抗风浪,抗硫性,抗冲击,抗紫外线、耐腐蚀的深水网箱。在生产阶段,与育苗繁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制药企业,防疫机构联盟。选择优质种苗,购买高质量饲料,加强病害防治,保证设施渔业高产高效。在销售阶段,与加工运输企业,销售企业,服务企业联盟,加快鱼货产品流通速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产业创新策略

南海设施渔业能够保证鱼类的高产、稳产,产量稳定后,基本物质资源的供给也随之稳定,所以保证设施渔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传统设施渔业,结合现代休闲产业,发展新型休闲渔业更加能够促进设施渔业增效和增收。休闲渔业是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的新型渔业产业形态,并且首先依托海洋渔业资源来发展,其属于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渔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休闲渔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设施渔业的有效发展,同时能够保证设施渔业与区域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之间形成产业联动,使产业链更加完整,区域互动性更强,区域性特色更为明显,设施渔业所创造的资源因而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并最终在南海区域建立起产业结构完整、区域特点鲜明、体制机制完备、业态功能丰富的完整热带渔业产业体系。

(五)政策创新策略

南海设施渔业既是一种海洋渔业的经济活动,又是一种保卫国家海洋主权的政治活动,市场机制是失灵或部分失灵的。政府政策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南海设施渔业又涉及许多部门,必须进行宏观政策调控。在新的形势,发挥政策作用的前提是政策创新,其策略如下:

1.加大政策协调力度,保证设施渔业健康发展

南海设施渔业发展既涉及中央,也涉及地方,既涉及军用,也涉及民用,具体说来涉及海洋渔业、外事、海事、海警、气象、科研等许多部门,需要多方协调: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设施渔业发展的海域选择和涉及的各方关系,从而确保设施渔业综合效益;在地方层面,整合各自力量,形成相对集中的资源管理和统筹协调机制,制定科学的设施渔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设施渔业的各种资源,处理发展设施渔业中的各种矛盾,解决发展设施渔业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南海设施渔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示范基地,引导设施渔业发展

南海设施渔业发展日益处于探索阶段,比较缺乏经验。政府应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好的单位作为示范基地,引导设施渔业的发展,比如西沙永乐群岛石屿海域养殖基地,南海美济礁养殖基地。

3.制定正确的融资政策,为设施渔业提供资金支持

南海设施渔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收入,依靠单一投资主体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本文认为,可以建立与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投入—资本市场—银行间接融资三位一体的多元融资方式,扩宽融资渠道,为南海设施渔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4.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后盾,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是政策创新的当务之急。当前要制定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使用的新政策,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建立一支现代化的设施渔业人才队伍。

结 语

南海设施渔业发展在促进海洋渔业增长,维护南海海洋权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资金、技术、组织、人才、风险等问题,为保证创新驱动在南海设施渔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做好如下工作:(1)加大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南海设施渔业领域;(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完善海洋设施渔业技术创新体系;(3)深化改革并且提倡制度创新,不断探讨适合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对南海设施渔业发展的改革扶持力度;(4)加快南海设施渔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南海设施渔业人才队伍;(5)建立设施渔业的风险基金,化解南海设施渔业发展中的各类风险。

猜你喜欢
海洋渔业网箱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一道样本的数字特征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交汇问题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渠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