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柔性管理理念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20-01-18 12:24王燕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劳动人事科
环球市场 2020年23期
关键词:冶金人力资源管理

王燕 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劳动人事科

柔性化管理更注重人性化发展,以人本管理理念为核心,打破原有组织架构模式,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更重视员工的实际诉求。基于此,探究树立柔性管理理念,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一、柔性化管理特点

(一)人力驱动

将柔性化管理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当中,能够有效打破传统企业内部管理的僵硬、固化、封闭性,建立以人为本、更具人性化、更为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各层级、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良性沟通、互动。在柔性化管理背景下,企业内部的各岗位员工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促进员工的沟通交流,加强各部门、各岗位间的协作,推动员工全面发展。相比于柔性化管理,刚性化管理在驱动企业内部沟通交流方面效率较低,无法充分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自主驱动。与此同时,将柔性化管理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部职工的工作压力,加强各部门的协作。

(二)组织架构灵活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内部多个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提升各工序的作业质量。尤其对于冶金行业而言,大型的冶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工序,亟须各部门能够有效的交流、沟通、协作,充分落实具体的岗位职责,明确分配各工作环节的权限、职能。将柔性化管理应用于冶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当中,能够充分结合冶金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内部环境,配置、协调各岗位人员,弥补刚性化管理的不足,提高组织管理的立体化,使得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能够在柔性管理背景下,更为灵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保障完成自身岗位工作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与各工作岗位、各部门进行分享、沟通、交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大型企业纷纷构建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平台,柔性化管理更适用于信息管理平台;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能够促进组织架构的不断完善,合理、科学地分摊各项目的生产活动,为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激励层次丰富

在刚性化管理背景下,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较为僵硬、奖励方案单一,企业内部更倾向于对内部职工进行惩罚,严格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日常活动。过于严苛的管理模式很可能激发职工的逆反心理,引发职工对抗管理层、对抗企业组织,增加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将柔性化管理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当中,能够将企业的管理侧重点放在内部职工的实际诉求方面,丰富企业的奖励模式,使企业各职工能够在系统、全面、立体化的层级组织结构中,充分展现自我价值,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能力,推动企业的良性竞争,优化企业的人员结构,暴露部分能力较差、工作积极性较低、滥竽充数的职工,也使得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突出、有能力、有才华的优秀员工逐步脱颖而出。在柔性化管理背景下,冶金企业通过多层次的激励措施推动员工自主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岗位需求建立工作计划,推动基层职员建立完善短期目标、长远职业规划,进而充分激发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职员的潜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1]。

二、柔性化管理应用措施

(一)契合企业发展需求

冶金企业应充分分析行业的外部竞争因素与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特点着手,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柔性化管理体系;更多地从企业内部职员的角度看待问题,建立具体的问题清单。在刚性化管理背景下,对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使用柔性化管理模式处理传统的整合问题,促进企业内部遗留问题的解决;在企业内部各部门落实、推广柔性化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冶金企业在引用、完善、优化柔性化管理制度的进程中,应着重构建基础制度体系;通过基本的工作要求,对企业职工的实际行为、活动进行适当约束;通过弹性化的管理手段,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弹性管理限度;对触及管理限度的职工及时进行警示。比如,若职工出现迟到,在刚性化管理条件下,会惩罚迟到员工,依照员工迟到时长进行工资奖金扣除;若职工出现一次迟到现象,就取消该职工全勤奖的评审资格,这很可能导致职工在出现一次迟到后,接二连三的故意迟到。在柔性化管理背景下,企业应充分考虑内部各部门各职工的上班距离、通勤时长、家庭状况,给予员工适当的宽限机会;例如,职工每月有三次免于处罚的迟到机会,迟到底线在半小时并设置全勤奖的档位,分为一档、二档、三档;通过层次化的奖励惩罚机制,推进柔性化管理的落实、完善;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员工人性化的工作体验,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2]。

(二)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柔性化管理背景下,冶金企业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管理资源;仅仅依靠人事工作人员无法有效落实柔性化管理制度。冶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调动的资源有限、员工数量有限,由于冶金企业普遍具有较长的运营时间,大多数的人事工作人员都有较为繁重的本职工作。冶金企业具有众多生产运营部门、众多企业职工;若单纯依靠人力,很容易导致管理体系出现漏洞。为更系统、全面、细致地推动柔性化管理,提升管理模式的公平性、公正性、透明性,冶金企业应充分收集各部门、各岗位职工的信息,并通过相应的编程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全方位地展现出各部门、各岗位职工的工作动向,便于相关部门开展柔性化管理,对各岗位职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安排。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块,对企业内部职 工进行网格式跟踪,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该种模式使管理方式更为公平,使企业各部门职工更信服企业,增强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企业各部门、各岗位职工更加配合冶金企业的各项任务安排、工作安排,加强各部门各岗位的沟通、交流、分享。通过信息化的柔性管理平台,还可以给予各部门职工一定的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战略管理理念

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活动时,需要牢记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前瞻性,始终坚持将冶金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发展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核心落脚点、出发点,将冶金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短期性、表层化、行政性、单一性的特点逐渐优化;加强战略研究、战略布局,科学、合理地调整管理结构,规划总体目标,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各工作环节,制定主要工作手段,建立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逐步将冶金企业的低端事务管理转变创新为高端战略管理。

冶金企业管理层应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藏而非负担;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始终将职工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做好人力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构建尊重职员、信任职员、依赖职员、爱护职员的企业文化,用蒸蒸日上的企业发展形势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凝聚人心,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保障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3]。

(二)完善管理结构

冶金企业管理层应将传统的管理组织架构进行创新、优化,将传统的二元管理结构变为一体化管理结构,构建企业管理中心;将管理中心与职员培训部门相结合,给予相应的权力、资源;由员工综合管理中心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原有的管理机制,比如,工作计划、岗位配置、奖惩措施、福利分发、考勤制度、工资分配的内在要素管理转变为研究、分析岗位职责、队伍人员结构,协调、控制职员的行为、心理、思想等内在要素,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系统性、专业性。

企业应逐步革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肩负的事务性、基础性等烦琐、复杂的工作人物,使其能够调动更多的时间、精力、资源进行深层次管理。与此同时,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应持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意识,增强专业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柔性化管理的特点在于人力驱动、组织灵活、激励层次丰富;通过构建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完美契合的柔性化管理制度,构建信息化柔性管理平台,树立战略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结构、职能设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能够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猜你喜欢
冶金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外氢冶金发展综述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