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与传承的思考

2020-01-18 14:46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压花花鼓淮北

汪 源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安徽淮北拥有丰富的戏剧文化资源,有淮北花鼓戏、泗州戏、淮北梆子戏、坠子戏、淮北琴书等众多国家级非遗戏曲剧种,其以淮北市为中心分布于鲁、皖、豫、苏四省结合部。这些小剧种具有鲜活的地方特色,在繁荣淮北文化,形成地方凝聚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淮北这些戏曲都有着各自的特色绝活,其中以淮北花鼓戏的“花鼓大走场”、泗州戏的“压花场”最具代表性。

一 淮北非遗戏曲舞蹈艺术特色

“淮北花鼓大走场”,是淮北具有典型特色的小型歌舞表现形式,也是淮北花鼓戏独特的特色绝活。[1]366花鼓大走场男角身背花鼓(称“挎鼓”),动作热情奔放,如:“连环掏鼓、金丝盘葫芦”等,体现出淮北男子粗犷的性格特征。女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特制“三寸金莲”(称“扎妆),旧时由男艺人反串表演,舞时手顶绣球垂下的长绸,表演从农事生活中提炼而出的舞蹈动作及戏曲身段舞姿,如“背包缠线、摇耧、踩菜畦、拾棉花”等,动作变化丰富,尤其是脚下舞步变化别具一格。淮北花鼓大走场舞蹈表演技巧较高,舞姿丰富纯朴,舞蹈队形丰富多变,有固定套路。据老艺人口述动作有“十大走,三十六中走,七十二小走,一百零八扑,九十二哆嗦”之多,不仅反映当地人民的性格和生活,而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

“压花场”,是淮北泗州戏中的双人或三人歌舞。[1]327表演时,载歌载舞,形式活泼。在表演中逐步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及音乐、唱腔、身段和服装,起初女角全由男艺人扮演,并由一个男角表演发展为一男一女“单压花场”或一男二女“双压花场”合演。压花场舞蹈具有独特风格,其基本步法:燕子拔泥、浪子踢球等,还有富有生活气息的舞蹈动作如:白鹅亮翅、双掸花等。动作节奏感强,舞步脆而活泼,特别是女角表演的“四门崴窝”,如风摆杨柳,在疾走中转身,裙子旋开形如伞,状若芙蓉出水,极为动人。

二 淮北非遗戏曲舞蹈传承现状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文化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地方戏曲逐渐失去市场。“淮北花鼓大走场”“压花场”作为淮北花鼓戏和淮北泗州戏的特色绝活,但由于种种原因传承受阻,濒危失传。国家级传承人周钦全的淮北花鼓戏班,于2005年被迫解散。近年来,淮北市文化旅游局对淮北戏曲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但“淮北花鼓大走场”“压花场”仍无人问津。第一代传承人大多离世,第二代传承人平均年龄都已达65岁,深度抢救淮北非遗地方戏曲舞蹈刻不容缓。如何传承保护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拾文化自信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全面挤压下,当地民族逐渐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审美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1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它长期活跃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传播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应重拾“文化自信”,重新认知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文化形态,明确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的文化精神价值以及特异性,通过学习比较不同舞种文化的差异性,突出自身的文化特异性。

(二)舞蹈教育促传承

目前深入开展淮北非遗戏曲舞蹈传承的教育工作,是淮北非遗戏曲舞蹈传承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青年一代的传承教育,改变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无知、无感情状态。通过舞蹈教育活动使青年一代认知淮北非遗戏曲舞蹈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根基,构建传承淮北非遗戏曲舞蹈优质基因的教学体系,最终实现传承淮北非遗戏曲舞蹈优秀文化的目的。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淮北戏曲舞蹈传承工作。与市文化部门、非遗地方戏曲院团共同合作,挖掘整合独有的非遗淮北地区舞蹈教学资源。与国家级非遗淮北花鼓戏传承人、省级非遗淮北泗州戏传承人合力,已基本整理了淮北花鼓大走场和泗州戏压花场舞蹈部分基本形态,创编了《下绣楼》《十大走》《金丝盘葫芦》《连环掏鼓》《双人压花场》等传统舞段组合。努力以浓郁的非遗地域传统舞蹈文化和创新理念的结合构建音乐舞蹈学科特色化发展,形成个性化、特色化教学体系,形成优秀教学成果,合力培养新一代淮北非遗地方戏曲舞蹈传承人。

三 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通过舞蹈课堂的规范化教学,达到对淮北非遗戏曲舞蹈身体运动规律、把握舞蹈情感、传导舞蹈文化三者高度协调一致的传承目的。资华筠先生曾指出,“舞蹈不仅以其特征性的形态而存在,而且存在于文化特异性的地域、民族、国度中。”[3]可见,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绝非简单的肢体语言特征可以涵盖,它是一种文化的“复合体”,具有立体化与多层次特征。因此,唯有通过教学传承才能够把握文化整体的传承,既保留其固有原生特征,又掌握其文化特异性。

但是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要求“训练”的规范化,势必导致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的功能转换脱离“民间艺术”自然传衍的状态。如何在淮北非遗戏曲舞蹈课堂教学中既符合科学传承、专业教学的要求,又保存原生形态的固有特征,形成较为合理的平衡,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研究。因此,我们认为构建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应开拓视野,全面思考非遗戏曲舞蹈本质特性及教学实施,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来解决问题。

(一)以我为主,凸显自身独特性

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首先必须坚持以“以我为主”的构建理念为基础,全面综合分析,凸显教学体系自身特性。淮北非遗戏曲舞蹈在本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特性,如女角动作中不仅体现戏曲旦角的身段表演特征,而且融入了表现生活劳作的动作特色。这与其生成发展的地理环境、劳动方式、民风民俗等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特性因素在生产生活中世代相传,也是淮北非遗戏曲舞蹈形态特征构成的主要因素。它与中国古典舞、西方芭蕾舞以及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态特征截然不同,审美标准和训练体系自然也有不同。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应明确自身特性,以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文化为基础,依托本土民俗文化特征,设定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本体建设目标,以多层次比较研究中国舞蹈文化为基础,逐步完善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努力建立自身学科地位。

(二)提炼“优质基因”,凸显文化价值

舞蹈训练体系构建需要通过具体的训练教材来反映其文化体系蕴含的审美特质。教学体系的成熟完善,体现在其训练效能与审美价值紧密结合程度上。因黄淮流域文化体系审美特质而孕育出的淮北非遗戏曲舞蹈动作语汇,可以提炼整理出具有自身“优质基因”,特有文化意义与价值的教学体系。如:花鼓大走场男角挎鼓表演“连环掏鼓、金丝盘葫芦”等动作,称之为“盘鼓”,女角运用头上绸球垂下的绸带舞动出“单双丝球、背包缠线、摇耧、踩菜畦、拾棉花”等源于戏曲和劳作的舞姿动作,这些都是秦汉“巾袖舞”“盘鼓舞”文化的延续和变革。[4]可见“优质基因”的保护与延续是淮北非遗戏曲传统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将淮北花鼓大走场和泗州戏压花场的优质基因动作语汇进行“因子分解,特征提取”,提炼文化现象中纯粹的遗传性特征,并保留其内在规律,凸显其传统的核心要素和文化价值。如此才能通过训练教学更好地传递淮北地域历史发展积淀的情感、理念和态度,也能持久适应环境的变化,响应时代的要求。

(三)跨文化、多层次比较,突出文化特异性

“特异性”,意味着特定素材有着不可替代性。在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多层次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舞种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强调突出自身的文化特异性。引导学生了解与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相互联系作用的舞蹈文化环境,由表及里地深入认识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的文化内涵,最终实现对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文化的整体传承。以下就以淮北花鼓大走场和安徽花鼓灯作为多层次的比较样本:

1.舞具的不同,形成形态差异。淮北花鼓大走场和安徽花鼓灯虽同属于安徽地区,动作部位及动作流程都是腰肋扭动,但二者在运动力感及运动走向上有明显差异。花鼓大走场中扎妆头扎绣球,垂下的两条长绸垂至脚踝处,舞绸时动作飘逸秀丽。舞绸动作来源于农耕生活及戏曲动作的提炼,有“云绸、白鸽亮翅、背包缠线”等动作。身挎花鼓,击鼓舞蹈,粗犷热情、秀丽灵活。运用击鼓配合完成舞蹈动作,有“连环掏鼓,金丝盘葫芦,蹉步击鼓”等以及源于戏曲的技巧。花鼓灯中兰花头扎绣球,右手执扇,左手捏巾,兰花舞扇完成“端针匾,手搭凉棚,斜塔,怀中抱月”等舞蹈动作。花鼓灯鼓架子表演时无道具。花鼓分大、小鼓架,各具特点。扎妆舞绸与兰花舞扇相比,上肢动作发力较轻,凸显扎妆动作的秀丽飘逸,脚下走场步伐的丰富变化。挎鼓身背花鼓击鼓而舞,鼓架子已演变为无道具舞蹈,动作更显利落敏捷。相比之下挎鼓动作发力较大,舞时控制道具难度增大,更显粗犷奔放。

2.传播区域文化及其他艺术的影响,形成形态差异。花鼓大走场与花鼓灯都源出于安徽淮河流域的“花鼓”。二者都有舞、歌、乐、戏四种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5]从地理区域上看,淮河正是我国东部划分南北的分界线,花鼓艺术处于“北歌南灯”的临界点。花鼓艺术北上流传至苏、鲁、皖、豫四省结合部,黄河古道流经区域,以淮北市为中心,南至宿州,北至砀山的淮北地区。此区域地方戏曲剧种丰富,唱戏听戏之风盛行,促使花鼓逐渐向戏曲发展。花鼓艺术的歌、舞、乐、戏与当地戏曲、民俗文化交融,并受鲁、豫、苏三省流传的其他戏曲、曲艺艺术影响,逐渐成为淮北花鼓戏中最具特色的表演内容。流传淮河以南的花鼓灯向舞蹈发展,花鼓艺术的歌、乐、戏相对弱化。[5]“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花鼓艺术在淮北发展与传播中,受当地戏曲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等差异的影响,形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综观所述,在与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相关联的多层次“生态系统”中,以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为核心,以文化比较为视角,审视梳理当下的教学与实践,以此探寻完善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的新思路,旨在对淮北非遗戏曲舞蹈的“形态、功能、源流、传播区域”等结构进行多维度科学认知,分析教学案例样本,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科学化施教原理,构建科学合理的淮北非遗戏曲舞蹈教学体系,传承淮北非遗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压花花鼓淮北
卫生纸压花有讲究
卫生纸上压花让纸更紧实
中外压花艺术的起源、发展与推广传承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压花艺术用品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