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系统建构
——评《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研究》

2020-01-18 21:22冯飞龙
关键词:古希腊正义学者

冯飞龙

近年来,正义问题和正义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对马克思正义思想或理论展开了研究,他们希望从马克思那里获得指导和启发,同时希望运用马克思正义思想、理论解决中国社会正义问题。在此背景下,西安财经大学张全胜博士撰写出版了《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研究》一书。该书是由张全胜博士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研究”(13BZX008)的结项成果。在笔者看来,与国内其他研究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著作相比,该成果的创新价值在于三点:其一,解决了马克思与正义之间存在矛盾的学术问题;其二,从纵向维度建构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其三,从横向视角建构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马克思“一体五面”的正义论。

一、提出“马克思与正义的和解”

在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一些学者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没有正义理论或思想,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反对正义”。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艾伦·伍德与罗伯特·塔克。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塔克-伍德命题”:马克思反对正义,马克思没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非正义的。率先提出马克思反对正义的西方学者为罗伯特·塔克,他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反对正义。塔克的论据主要来自《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关于 “公平分配”的批判。随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艾伦·伍德在1972年发表的代表作《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指出:马克思在其《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的描绘,虽然给我们以非正义的强烈意识,而且这种描绘本身看起来也蕴含着非正义。然而,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根本没有提供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论证,甚至没有明确指出它是非正义的或不平等的,或它侵犯了任何人的权利。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虽有种种明显的缺点,但就正义而言,不能算错。对马克思来说,“无论资本主义可能是什么,它似乎都不是不正义的”[1]4。

与塔克、伍德的观点相反,一些英美学者主张马克思赞同正义。比如齐雅德·胡萨米、罗杰·汉考克、G.A.科恩等学者认为,马克思与正义之间没有矛盾,马克思赞同正义。胡萨米等学者认为马克思赞同正义,马克思运用“正义”批判资本主义,并主张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社会,他们提出的基本依据有:其一,正义原则有双重决定因素,它不一定内在于特定生产方式。其二,表面“自由”“平等”的交换的实质是非正义。其三,剥削意味着“掠夺”和“抢劫”,就是非正义。

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争论,英美一些学者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英国学者诺曼·杰拉斯在《关于马克思和正义的争论》一文中,较好地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反对正义”流派与“马克思赞同正义”流派之间的宏大争论。[1]143-198加拿大学者凯·尼尔森从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视角描述了英美学者关于马克思与正义之间的关系的争论。国内学者对此也有较好的阐述,比如,周凡在《历史漩涡中的正义能指——关于“塔克尔-伍德命题”的若干断想》一文中阐述了上述英美学者关于马克思与正义之间关系的争论,给国内学者阐释了何谓“塔克-伍德命题”。[2]

然而,国内学者对上述这场宏大的争论偏重于描述,鲜有学者解决这场争论。张全胜博士敢于向这一难题挑战,大胆提出“马克思与正义是和解的”[3]11。在他看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之所以认为马克思与正义之间存在矛盾,主要是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对资产阶级正义以及庸俗社会主义正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又多次赞颂正义。大多数学者无法摆脱马克思既批判正义又赞同正义这种矛盾。张全胜认为,这种矛盾观念的产生主要来自我们用何种视角看待马克思正义,如果从分配正义或法权正义角度来看,马克思或许反对正义。但是,从社会正义视角来看,马克思与正义是“和解”的。他说:“马克思批判分配正义、法权正义,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反对一切正义,他之所以批判前两种正义,是为了揭示其‘社会正义’。”[3]8

二、对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纵向建构

张全胜博士指出,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发展具有一个这样的历程:古希腊正义—资产阶级正义—社会主义正义—马克思社会正义。由此不难得知,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是在吸收、扬弃古代正义(古希腊正义)、现代正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正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成长的。

该书有一个有趣的隐喻:把古希腊正义比喻成马克思社会正义的胚胎和萌芽,马克思社会正义发端于古希腊正义。“古希腊正义内涵的演变(从法权正义、分配正义到社会正义)为马克思正义的发展树立了社会正义的方向标;古希腊正义思想中蕴藏着社会正义的主要内容和宗旨;古希腊先哲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优先发展共同体的自由,伊壁鸠鲁等人则推崇个体自由的发展,给马克思最终解决共同体和个体的自由统一发展带来有益的方法和素材。”[3]16难能可贵的是,该书提出马克思对古希腊正义运用辩证方法加以处理:一方面,马克思积极吸收、借鉴古希腊正义的有益元素;另一方面,马克思对古希腊正义的不足之处加以评析、批判和超越。比如,马克思看到了古希腊正义、自由的不足。其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过于推崇共同体正义,造成他们轻视个体正义,无视个体权利、自由、平等和尊严。其二,古希腊共同体的人,是地方性的人,他们具有区域性和狭隘性。该书认为,马克思对古希腊正义、自由(特别是伊壁鸠鲁的个体正义)从三个维度完成了超越:以现实超越抽象,以人类解放超越小圈子解放,以共同体解放超越个体解放。

该书把现代正义(资产阶级正义和社会主义正义)当成马克思社会正义的母体。在这个母体内,马克思社会正义吸收其积极因素,同时批判、抛弃其糟粕。该书认为,马克思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三个维度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正义的超越。该书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正义、资产阶级自由有一个从信奉到超越的完成过程。“《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本人从信奉自由主义到超越自由主义的分界点。”[3]7从《博士论文》以后,马克思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正义论、自由观的超越。另外,马克思对各种社会主义正义观进行了批判和扬弃。他在对蒲鲁东的“构成价值”、拉萨尔的狭隘分配正义观、杜林等人的永恒正义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吸收其合理因素。比如,马克思吸纳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合理成分,抛弃其不合理的理论基础,批判其非科学的正义理论根基;扬弃其对不平等社会根源的批判,肯定其对社会正义基础的建设;澄清其正义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承继其对正义社会的规划。

三、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横向建构

该书认为,马克思以人的自由、解放为宗旨,以人的劳动为枢纽,以共同体和个体的自由、解放有机统一为途径,构建包括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社会正义、生态正义以及文化正义的完整正义内容。换句话说,该书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和文化五个维度系统构建了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这就为国内学者日后深入探究马克思正义思想、理论奠定了学理基础。

经济正义。经济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私有制、构建公有制是马克思经济正义的基础或前提;共同计划、联合经营是马克思经济正义的保障;消灭剥削是马克思经济正义的目标;劳动和劳动时间是马克思经济正义的衡量标准或尺度;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是马克思经济正义的原则(按劳分配适用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按需分配适用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政治正义。马克思政治正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在未来社会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解放和平等;根除黑格尔政治哲学遗留的难题;构建新社会人民民主管理模式。未来社会中人的真正自由、平等需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这种自由和平等观首先吸收了古希腊的自由、平等观,而后又批判、扬弃现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最后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该书认为,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意图从根本上解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对立问题。然而,黑格尔并没有解决这个历史难题,同时还遗留下更多的矛盾和问题:个体与社会(类)、公民权与人权、(共同体和政治参与的)实践权利与(私有财产、唯我论的自由以及阶级制度的维护或保障的)经济权利、市民社会(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国家)之间的多重矛盾。马克思政治正义运用如下两种方案破解了黑格尔政治哲学遗留的难题。其一,生产资料被生产者共同占有和支配;其二,所有成员直接参与政治、经济生活和民主生活。马克思倡导的新社会民主管理模式以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的民主理论为指导,以劳动解放为目标,以巴黎公社具体举措为基础,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借鉴,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最终结果。

社会正义(狭义)。马克思社会正义(狭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正义的主题——社会民生发展;社会正义的保障——劳动者联合支配、控制社会生产能力、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等;社会正义的表征——异化、剥削的消失,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正义的载体——自由人的联合体。

生态正义。马克思生态正义包括狭义生态正义和广义生态正义。从狭义角度来说,马克思生态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动态的平衡;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中介;运用科技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问题,倡导“生产生态化”理念等。广义生态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倡导“新陈代谢断裂”理念或“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提出摆脱生态危机的有力举措——联合生产、计划经营、城乡融合;提出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措施——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指明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文化正义。马克思文化正义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正义的根源——劳动;文化正义的保障——教育和道德;文化正义的目的——自由个性;文化正义的特性——世界性;文化正义的归宿——平民的、大众的文化。

该书强调,马克思社会正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就是马克思正义的“一体五面”。“一体”是指马克思广义社会正义,“五面”分别指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狭义社会正义、生态正义和文化正义。首先,它们之所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广义人类世界,共同表达了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其次,五个方面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相互补充,共同支撑马克思广义社会正义系统整体。其中,“经济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方向和保障;社会正义(狭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表征和归宿;生态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外延和条件;文化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内化和灵魂”[3]238。

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同类著作,该书回答了马克思与正义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与正义的和解”,为系统构建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奠定了学理基础。该书从纵横两个维度系统建构了马克思社会正义的基本内容,其中,纵向建构理清了马克思社会正义发展的历程,横向建构阐发了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猜你喜欢
古希腊正义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学者介绍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