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体育思想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

2020-01-18 21:22许瑞勋孙宇祥
关键词:洛克体质青少年

许瑞勋 孙宇祥

近年来,青少年的肌肉力量、体能耐力、身体速度、身体机能等各项指标一直下降,青少年超重者明显增多,一些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有待改善,学生因站立时间稍长就晕倒的现象在军训中经常出现。[1]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要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下降让人忧虑,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任务迫在眉睫。英国的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不管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先进、科学、合理的。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对我国的青少年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此,本文借鉴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

约翰·洛克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为欧洲启蒙运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并结合实践提出了许多改善青少年体质的建议。洛克的很多教育方法尽管谈的是绅士教育问题,但他提出的教育方法却能为当今社会培养有知识、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参考。

体育——三育之首的观点。洛克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认为教育的基础是体育,“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一种言简意赅的描述”[2]6。洛克十分注重健康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注重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结合。洛克自幼体质不佳,为此他非常重视身体锻炼,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增强体质,这也加深了他对体育研究的兴趣。他主张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要加强健康教育,主张青少年在适合的年龄尽早地学习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发育,促进心理发展。

强调“能工作”“能吃苦耐劳”的健康标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智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健康不可缺少的三部分。“能工作”“能吃苦耐劳”是洛克提出的健康标准。“能工作”说的是健康的身体和出色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才能够通过工作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吃苦耐劳”说的是健康的心智,如果没有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很可能导致生活或工作的失败。

主张健康与幸福、工作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洛克把人的幸福、工作的业绩与身体健康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要想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我们要想有坚韧的性格,想要出人头地,也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2]5洛克从个人生存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健康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二、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层面、个人层面的原因。

(一)国家层面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国家教育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在1993年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的目标,在2012年才首次实现。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不足,导致对于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减少,从而限制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社会层面

城镇化挤压青少年活动空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用地不断向农村蔓延,农村不断向城市靠拢。高楼大厦取代了农田和村庄,青少年可以活动的地方愈来愈少,缺乏体育锻炼的场所,体质自然下降。

快餐文化入侵导致青少年营养失衡。受到快餐文化的冲击,青少年增加了肉食与高热量食品的消费,减少了素食的摄入。体重超标的青少年徘徊在霓虹灯刺目的快餐店,复制着广告中的动作,大口地吃下食物。这就是对青少年快餐消费的形象写照。调查资料显示:国内的青少年超重、肥胖身体状况接近中等水平。[3]

网络的泛滥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网络时代,青少年大量的时间被网络占用。调查资料显示,耗费中小学学生时间最多的是“做作业”“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4]每天上互联网、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一个小时的中学生近20.2%;在周末,上网玩游戏时间超出120分钟的中学生有14.8%。[5]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之中,青少年无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现代化交通工具降低了学生的运动能力。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交通条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上下学骑电动车、乘汽车,上下楼乘电梯。这些行为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运动能力。

(三)学校层面

体育教育师资匮乏,专业化水平低。首都体育学院刘海元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体育教师欠缺约29万人,其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大约24万人。我国中西部的很多农村地区,80%以上的学校体育课由其他科老师兼任,学校师资仅仅能够保障主要科目,体育课没有保障。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没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小学体育课基本还是“集合整队跑跑步”或者“一个哨子一堂操”的简单形式。[6]体育教师职业不受重视,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职业培训和科研活动,导致教师教学技能老化,也很大程度上使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阻碍。

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不足。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地、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中国中小学体育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和配备的器材60%以上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选择“差距很大”和“有一定差距”的分别占一半)。我国中西部地区更为严重。能够按照“十五”期间教育规划规定的最低标准配备体育器材的学校仅占25.7%,“缺乏场地器材”导致农村学校体育无法正常开展。[7]

体育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国中小学体育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全国未执行国家“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学时,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要求每周2学时体育课程”要求的学校超过1/3,而且学校安排的课程中最容易被占用的课程是体育课。[5]学生在学校一天最少1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中有明确规定。然而调查结果表明:“能做到一天1小时的体育运动的占18%,能做到一天0.5小时的体育运动的占42%,而做不到一天平均0.5小时的体育运动的占40%。高中学生的状况最差,占12.5%。每升高一个年级,学生的运动时间就会相应减少。情况最好的小学生也只能达到22.6%。”[5]很多学校对国家的体育相关政策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依然按照学校自己的思维模式行动。

(四)家庭层面

智育至上观念根深蒂固。家长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潜意识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由于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对体育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补习班挤占,对其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娇生惯养,溺爱严重。“全国基本有 50% 的儿童由上一代老人进行教育,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限制了孩子的户外活动,严重缺乏运动,不当的教养方式,不仅仅剥夺了儿童体育活动的权利,更大的危害是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体质。”[8]家长担心孩子出现闪失,对孩子过分溺爱,在物质和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但忽视了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锻炼,影响了孩子正常的身体发育。

错误的体育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愈加渴望健康生活,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存在“无病便是健康”的误区,导致孩子的健康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五)个人层面

体育认识不当。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未能形成系统的体育知识,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学生对体育内涵的认识被扭曲了。升学的压力加上对体育认识不当的环境,学生很难有精力和兴趣参加体育活动。

睡眠不足。有关规定中,学生每日的睡眠要达到: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中国学生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有近一半学生无法达到小学生10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近70%的中学生在清晨6点左右起床。80%以上的中小学生在晚上9点以后睡眠。随着年级的升高,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晚上11点以后睡眠的初中、高中毕业班学生占大多数。[9]青少年体质健康等级倾向比数中,与睡眠时间达到7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学生作比较,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青少年学生和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青少年学生的比数分别是1.91倍和1.98倍,表明与睡眠时间不到7小时的青少年相比,睡眠时间多于7小时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更好。[6]睡眠不足,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约翰·洛克体育思想对改善青少年体质的启示

第一,注重健康教育。加强健康与自身幸福之间联系的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认识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小就进行健康与幸福合二为一的健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较早了解与认知这方面的内容,从而更早地进行体育锻炼。家庭是一名青少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家庭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二,教育、鼓励青少年多进行户外运动。“圈养”式教育,娇生惯养,无情地剥夺了孩子爱在户外玩耍的天性,过分的溺爱错过了儿童时期对其意志力、承受挫折能力等品质的培养,对其日后的成长极其不利。父母养成坚持进行户外运动的习惯,并常常带着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会对自己孩子的运动选择和习惯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多进行户外运动同样有利于青少年运动机能的提高,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实践表明,放开溺爱孩子的心,释放孩子爱玩的天性,在学习、生活和身体方面他们依然可以做得很好。

第三,饮食要合理科学。洛克主张清淡、简单的饮食方式。如今,冰爽的碳酸饮料成为运动后青少年的首选,但实际上,碳酸饮料并不能达到缓解口渴的功效,反而会给身体成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如引起糖尿病、身材肥胖等危害。在运动以后,可饮用适量白开水。日常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吃适量的高蛋白,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少吃零食,减少饮用含糖量高的饮品。在注重营养的同时避免营养过剩。

第四,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对于儿童来说,睡眠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尽情地睡,睡眠最能促进身体发育。”[2]17“从小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受益良多,将来不会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昏睡中。”[2]17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离不开充足的睡眠。青少年要想有旺盛的精力就必须有充足的睡眠做保障。学校老师应少布置家庭作业,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父母应从自身做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学校和家庭应共同为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出谋划策,双管齐下。

第五,落实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通过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抵抗挫折的能力,在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其意志品质的培养。每况愈下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家长、学生本身、社会都有责任。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应当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积极做好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促使每个孩子在家庭的照顾下、政府的关心下和学校的教育下成为一个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健康的人。

第六,重视运动技能学习。洛克认为孩子一旦到了年纪和力气足够的时候,应该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如骑马、游泳、舞蹈、摔跤等,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健康。青少年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对参与运动动机的强化、运动习惯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青少年学习运动技能的需求在学校体育课中无法达到,应加强青少年运动技能兴趣的培养,促使其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参加课外运动技能训练。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机能,增强体质,磨炼心理品质,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促进意义。

虽然约翰·洛克生活的时代已离我们很遥远,但他的健康教育思想对解决我国目前青少年体质日趋下降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改善青少年体质状况迫在眉睫,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方能解决这个难题。

猜你喜欢
洛克体质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破耳兔
青少年发明家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