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形象思维培育的策略

2020-01-18 05:11高萍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培育阅读教学

高萍

【摘要】语言和思维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和思维培育的密切相关性。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方面,特別是形象思维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文本诵读,以情入文,配合以教师有效的引导和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能够逐步提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形象思维;培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语文学习80%的时间。不论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对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意义重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然而课程改革至今,阅读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表演课、汇报课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形象思维的发展,这种提高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形象深刻感悟的基础上,而且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保证学生的思考不会误入歧途。

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把阅读能力分为四级:复述性阅读,即获得课文内容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义的能力;解释性阅读,即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解释其思想内容的能力;评价性阅读,即对课文做出自己的辨别和评价的能力;创造性阅读,即离开课文,提出或解答超出课文原意之外的新问题的能力。根据朱绍禹划分的四级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诵读文本,了解形象

学生对文本中形象的认识是从诵读开始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培育首先也应从诵读开始,要求学生做到文从字顺,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知文章中所蕴含的形象,如一篇记叙文中有哪几个人物,讲了哪几件事。这对中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阅读教学一切基于文本,立于文本,如果学生连熟读课文都不能做到,后面的文本分析、合作讨论都是空中楼阁。周振甫曾作《论诵读》认为诵读的作用有四:一是帮助对于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二是会采用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三是懂得句式和虚字的运用;四是提高鉴赏能力。[1]

2.以情入文,感悟形象

形象思维永远伴随着情感性,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更是如此。语文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来再现生活的,这种能够再现生活的形象是由创作主体对生活有了感受,有了诉说的欲望之后创作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具体直观的物质外壳,更重要的是其蕴含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并不是冷淡的、纯客观的对待形象,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诗11个意象,作者虽无一字表达自己的悲喜,但诗中所营造的那种苍凉萧瑟、孤寂落寞之情却扑面而来。学生在初步了解文本形象之后,要仔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大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形象图像,要激起某种相应的情感与之相匹配,使大脑中的形象成为丰满、生动、有情的形象,自己也从中得到某种情感的经验式感受。这时,再回过头来反观文本,对文本中的形象的理解自会更加深刻。

3.有效引导,鉴赏形象

在充分感悟文本所蕴含的形象的生动性和情感性之后,学生还需要对这一形象具有评价、鉴赏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形象给予主观评价,在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对形象的好坏、优劣、是非、生动性、典型性进行判断。这种思维能力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它是理解能力的深化,另一方面有的文本只有运用评价的方式去阅读才能真正理解,但这种评价却不是任意的、毫无方向性的,它必须以文本为基础,联系具体环境,以社会公认的准则、道德为标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一方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另一方面对学生错误的评价应及时予以规范。如在对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形象进行分析时,有学生提出父亲翻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是一个没有公德心的人,这时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翻月台?父亲翻月台十分的不易,但他为什么还要翻?逐步把学生引导到对父爱的思考上。

4.激发联想和想象,创造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的最高阶段,在形象思维中同样如此,它不仅能够丰富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而且通过填充文本空白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学形象,因此在形象思维的训练中,必须抓好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联想和想象是进行创造性形象思维的一个突破口,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读者发挥间接能动性的主要手段,是形成审美认识的重要方法。所以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必须重视联想和想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方式对联想和想象进行训练:

(1)围绕某一主题由一事物展开对相关、相似或相反事物的联想

(2)进行比喻或象征、类比的训练

(3)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仿写或续写

(4)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体验,丰富想象的内容,提高想象的现实性形象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是不可分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到不知所云,在写作时感到无从下笔,归根结底是由于形象思维发展的不完善,不能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形象,直接导致了语文素养的低下。由于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的优越性和迫切性,所以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四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定远编,《阅读教学论集》,新蕾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培育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