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引入高职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2020-01-19 03:51李方玉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教学内容目标

李方玉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四川泸州 646000)

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不难发现,内容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比较呆板,主要以棋类和竞技类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以棋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堂,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内心情感的需要;以竞技体育知识传递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堂,往往在单项反馈中忽略学生的情感需求。由此,引入其他娱乐休闲为主的体育项目是具有必要性的。

采茶舞是采茶人在生产劳作中总结出来驱散疲劳、放松身心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社会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缩影。在我国不同流域广为流传,如杭州市茶乡采茶舞,赣州采茶戏、江西各地的采茶舞等。虽然略有差异,但是都与采茶劳动具有密切相关,动作优美,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审美功能和健身功能。作者通过网络视频搜索,有关“采茶舞”的相关视频上千个。目前采茶舞被越来越多的健身指导员和体育爱好者改编成有现代健身价值的广场舞和健身操,重新改编过的采茶舞节奏感强,动作简单,富有较强的亲和力,深受大家欢迎。在体育课堂中穿插采茶舞,采茶操,动作难度与运动强度适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对劳动的尊重,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引入高职体育课堂作为一种尝试,并调查相关的可行性就非常有必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采茶舞”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四川省21所高职院校共3000名学生以及76个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查阅关于茶和体育的相关资料,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论文检索网站使用关键词“采茶舞”、“体育课堂”检索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内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问卷设计,并请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对问卷的结构及内容进行有效度与可信度评价,然后对学生发放问卷共3000份,收回3000份,收回率100%,并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有效率100%。

1.2.3 实地考察法与访谈法

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式,到各个高职院校利用学生课外时间,与3000名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交流与访谈,得到相关结果。

1.2.4 综合分析法

将收集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概括,并对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采茶舞”引入高职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采茶舞”开展的现状

“采茶舞”是一项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的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0年,广西体育局和教育厅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得以运用,就联合开展了“高校发展民族舞蹈”的活动,随后各个地区都开展了传统文化引入体育教学的活动。但是在四川高校中开设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作者在四川省高职课堂中开设情况进行调查。见表1。

表1 采茶舞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情况统计

由表1得知,接受调查的21所高职院校都没有在体育课堂中引入“采茶舞”,究其原因,男教师认为“采茶舞”是舞蹈类的,自己仅仅喜欢看,不擅长跳,因此不建议引入体育课堂。女教师认为“采茶舞”比较好看,但是学起来有难度,要跳出韵味就更难,而且也没有举行相关的培训。如果有相关的培训后,学会了愿意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能较好的丰富教学内容,学习氛围热烈,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2.2 “采茶舞”与高职体育的相关性分析

2.2.1 采茶舞和体育课堂的培养过程相关性分析

采茶舞与体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制定计划—培育过程—实现目标—评价总结。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培育过程中具有一定差距,具体见表2。

表2 采茶舞与体育课堂培育过程对照表

由表2得知:采茶舞的教学过程与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大差别。主要是采茶舞和体育课堂呈现的作品形式不一样,评价体系也不一样,采茶舞的评价注重观赏性,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体育的评价体系更在乎内涵素质的体现。

2.2.2 “采茶舞”锻炼目标与体育课程锻炼目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信息,分析并总结出“采茶舞”的锻炼目标与体育课程锻炼目标,具体见表3。

表3 采茶舞锻炼目标与体育课堂锻炼目标对照表

由表3得知:采茶舞的锻炼目标与体育课堂锻炼目标具有很多相同点。它们都以锻炼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都希望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也具有差异性。所具备的的身体素质能力不一样,表现的艺术性不一样。因此两者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

2.3 “采茶舞”引入高职体育的必要性分析

2.3.1 符合学生和用人单位意愿和需求

高职院校所有项目的开展前提是学生喜欢和用人单位需求。所有项目都是为专业服务。学生喜欢和用人单位需求是一切项目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学生的喜欢程度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程度做了调查,见表4和表5。

表4 学生对采茶舞引入体育课堂的支持度调查表

表5 用人单位对采茶舞引入体育课堂的支持度调查表

由表4得知:在接受调查的3000名学生中,女生2178名,男生822名,绝大多数女生比较赞成采茶舞引入体育课堂,而男生绝大部分不喜欢采茶舞引入体育课程。因此作者进行经过进一步访谈并总结如下:女生普遍喜欢美丽的优雅的项目,男生普遍喜欢阳刚一点的活动项目。因此一听说采茶舞,男生条件反射的不接受,然而女生都非常喜欢。

由表5得知:在接受调查的76个单位中,绝大部分单位都比较赞成体育课堂引入采茶舞。通过聊天得知,单位的招聘意愿希望学生具有优雅的气质,多专多能,采茶舞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气质和开朗性格,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学生能掌握。

2.3.2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会缩短学生认识世界的距离,另一方面会“束缚”学生活动范围。现在的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一切生活必须品,就能游览全世界。日常生活中,学生一边接受海量的外界信息,一边又无法触及一点户外空间;即使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奔跑也只能在操场跑道上一圈一圈打转。因此引入采茶舞到体育课堂中,让学生在模拟的空间里接受外界的新鲜信息,使学生的心境得到巨大的升华。

2.3.3 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

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常规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我们注入较好的时尚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到课堂中,因此采茶舞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可以较好的补充常规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不足之处,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采茶舞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发展,说明学生、教师、领导等都还没有认识的采茶舞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以及开展的必要性。

3.1.2 采茶舞和高职体育课堂的培育过程和锻炼目标都具有相关性,但是两者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3.1.3 采茶舞作为一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女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开设此项目的意愿较强。而男生对开设此项目持非常不支持的态度。

3.2 建议

3.2.1 采茶舞作为民族传统项目,能较好培育人文素养,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促进传统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3.2.2 采茶舞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模式,也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建议广大师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或者培训学习,积极练习采茶舞,并把采茶舞作为特色项目发扬下去。

3.2.3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采茶舞的民族项目,不仅可以使体育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也可以使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教学中得到保护。符合学生意愿也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3.2.4 本采茶舞引入体育课堂将能充实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强化教学功能。具体的引入办法为:提炼出采茶舞所内涵的思想信息、创设采茶环境、遵循知行结合原则的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反馈机制。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教学内容目标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