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现状分析

2020-01-19 03:51毛秀兰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双高产教江西

毛秀兰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96)

1 研究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和改革方向,从发达国家尤其是制造业强国的成功经验来看,坚持校企双元办学主体,发挥政校行企多方优势,搭建产教融合大平台,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图1),必将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不断向前发展。

图1 图解“双高计划”

2019年12月19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名单,江西有6所学校入选,分别是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双高”建设为江西的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推动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成为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热门话题。

2 国内研究现状

课题组以“双高计划”为主题进行知网搜索,共有72篇文献,然后再在结果中检索“产教融合”以及“高职院校”,分别有12篇和26篇文献,并且大多数为2018年以后。

表1 “双高计划”为主题的检索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图表

2.1 关于“产教融合”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

产教融合起源于19世纪末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1906年,美国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提出“产学合作教育”理念,之后风靡各国。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产教融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融合。它不会让职业教育与其他产业融为一体,也不会产生新的产业,它只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是一种深度合作。这种合作从理论上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要素整合,二是契约合作。

2.2 关于高职院校与“双高”建设的研究

吴一鸣提出了“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优化路径。戴文静、周金城则系统梳理了全国各地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成效。朱爱胜从内涵、意义、路径等方面分析了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实践。总之,关于高职院校与“双高”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人文关怀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境以及学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并且因地制宜。

2.3 “产教融合”与“双高”建设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产教融合”“双高计划”建设为主题检索的72篇文献计量可视化图表分析,关于“产教融合”与“双高计划”建设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二是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推动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3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产教融合”的研究由来已久,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献较多。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有的学者认为必须坚持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也有的认为需发挥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优势,同时也有研究提出美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培养“天才”学生为主的思路值得关注。总而言之,必须针对不同的核心痛点,创新合作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由产教融合这一背景出发,对我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亦有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双高”建设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8年以后,“产教融合”与“双高”建设的研究文献急剧上涨,但是文献数量仍然不多,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双高产教江西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江西银行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我爱江西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