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

2020-01-19 05:4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幼儿园

徐 文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基于广义视角,本文将“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定义为:教师为幼儿进行科学区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它包括数学认知类材料和科学认知类材料两种类型,即教师在创设班级科学区活动环境中有目的地为幼儿自主活动而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和供幼儿游戏的玩具等。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园科学区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关系到幼儿能否通过操作科学区材料获得最大化发展。然而,幼儿园的科学区却存在着大量遭受幼儿“冷落”的活动材料。材料是幼儿的隐性教师,是教师的施教好助手,是连接“教师教”与“幼儿学”的重要纽带,是科学区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有力保障。幼儿要想在科学区活动中获得最优化发展,教师只有有效地投放活动材料,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的探究方法,同时还能以最小的投放成本实现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引发幼儿自主与活动材料进行积极互动,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1]。对此,幼儿教师在投放科学区活动材料时可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投放趣味性的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是一种幼儿自主教育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操作和探究、自主获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还可以从中获得愉快而有趣的探究体验,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求进步”。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对活动材料感兴趣并产生与之互动的冲动与欲望,从而获得探究的满足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领域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因此,教师在科学区投放活动材料时,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幼儿才会与活动材料进行积极“对话”,材料的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促进幼儿的良好成长。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在投放科学区材料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材料难度适中,不宜太难或太易

根据皮亚杰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的最佳发展水平是介于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此,在科学区投放的材料难度也应是处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在成人指导下将要达到的水平之间的。换言之,材料难度应适中,不宜太难或太简单。若投放太难的材料,幼儿经过多次努力之后仍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会挫伤幼儿探究的积极性,使其难以感受到探究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久而久之便对活动材料失去兴趣;反之,若投放太简单的材料,幼儿只需经过肉眼一看或者探究一会儿便知道答案,这使得活动材料完全丧失挑战性,长此以往兴趣逐渐消失。那么,材料难度适中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首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活动材料。《指南》对3—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表现以及相关教育建议均做了比较明确的说明。教师应自觉学习《指南》精神,领会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便在科学区投放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其次,应根据同一年龄段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投放材料。共性与个性并存,同一年龄段有学习与发展能力强弱不一的幼儿,此时教师必须考虑到特殊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投放材料时既要满足大多数幼儿的兴趣,也应满足少数能力过强或能力过弱幼儿的需要,不能顾此失彼而应二者兼顾。

(二)材料配套完整,杜绝遗漏和破损

目前,在幼儿园的很多班级存在着科学区活动材料配套不完整的现象,即一份材料中因为某个材料小部件遗漏或不同程度的破损而导致该材料可操作性和可探究性的缺失。通过观察,幼儿往往对这些“残缺”的活动材料视而不见,对这些材料完全没有兴趣可言,更有甚者误将其当作垃圾随地乱扔……显然,这些破损的活动材料受到了幼儿的直接忽略和歧视。因此,教师在投放科学区材料时应定期检查其完整性,避免出现不完整材料给幼儿造成的教育价值缺失。

(三)材料定期更新,避免枯燥乏味

除了定期检查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更新也是幼儿教师的一个定期任务[3]。经笔者观察,一些科学区材料经幼儿多次摆弄、操作和探究之后,幼儿基本都已知道玩法,留给幼儿的只剩下了枯燥和乏味,幼儿对这些“陈旧”的活动材料完全失去了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相比之下,幼儿对教师“最新”投放的活动材料兴趣颇大,新颖的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幼儿教师应定期更换科学区活动材料,去旧上新,永葆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吸引力。

二、投放开放性的材料,引发幼儿多样的科学探究

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形式和活动伙伴的教学活动形式,科学区活动致力于在教师的间接指导下,幼儿在操作科学区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培养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良好的探究行为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了充分实现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投放的每份活动材料玩法应具有多样性,换言之,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应具有开放性,也称“开放性材料”,这类活动材料不仅只有一种用途,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发挥和自主创造[4]。可见,开放性材料的投放更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开放性材料丰富了探究方法

开放性材料包括没有预设目标的非结构材料和预设目标隐蔽的低结构材料,封闭性材料则分为附加特定任务作业高结构材料和规则游戏式高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虽然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幼儿习得了某种知识经验,但是玩法比较固定和单一,幼儿只能机械地操作材料,材料控制幼儿,幼儿控制材料的权利被剥夺;而开放性材料更多的是隐藏玩法甚至不限制幼儿的玩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来探究材料,玩法多样,幼儿自主操作材料的权利真正地得到了支持与维护。由此可见,高结构材料限制了自身的教育价值,而开放性材料则把自身的教育价值充分显现和发挥出来,而且丰富了幼儿的探究方法,一改高结构材料的单一探究方法,这就使得每次活动都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乐趣、享受不一样的探究过程,积累不同的知识经验,获得多种探究能力的发展,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玩中探究,在探究中学,在探究中获得发展”[5]。

(二)开放性材料转换了教育功能

此外,开放性材料的教育功能具有可转换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材料的教育价值,即同一种材料投放在A区域具有某种教育功能,但投放到了B区域却具有另一种教育功能。例如,教师之前在生活区投放了各种颜色的海绵纸,目的是让幼儿制作各种大小不一的药丸,当幼儿已熟悉此种玩法时,本来按道理是要更换掉它的,但是有一天教师发现某幼儿用制作好的药丸进行颜色分类,此时教师灵机一动,便将该材料转移到科学区,不仅可以按颜色分类,还可以按大小分类、按规律排序,甚至还可以学习数的概念等,这就从多个方面促进了幼儿数学认知和科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如,教师还可以将建构区中颜色、粗细和长短不一的拼接管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传递声音,帮助幼儿了解声音的形成,或者可以用来按颜色分类,比粗细、比长短等,既可以丰富材料的教育功能,又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多样化的探究乐趣。

三、投放生活化的材料,鼓励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是一门抽象性和探究性并存的学科,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幼儿的科学学习必须借助具体形象的活动材料来辅助幼儿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经验[6]。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成长的,生活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佳教材,教师在科学区投放的活动材料应以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形式呈现,幼儿才能以易于理解的方式通过操作和探究材料来习得新的科学知识。《纲要》中的“科学”领域里提到的目标之一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还有一个指导要点是“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7]。这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相契合,将生活教育运用到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生活化教育,即将材料“生活化”;二是寓科学教育于生活,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一)将材料生活化

“科学”这门学科的深奥性和抽象性与幼儿的具体形象化思维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教师在投放科学区材料时应密切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只有基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之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才易于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增加幼儿的探究兴趣。将材料生活化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投放生活化材料,二是鼓励幼儿自主创设生活化情境。

首先,根据教学活动目标投放一些生活化材料。例如,在科学区为了让幼儿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教师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蝴蝶飞飞”这一形式投放材料,幼儿既有兴趣又习得了新的科学知识。又如,教师为了让幼儿熟悉双向排序,在科学区投放了“万达影院欢迎您”的材料,以幼儿熟悉的看电影的生活经历来帮助幼儿对数排序知识的理解。这种将材料生活化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且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基本的科学领域知识。

其次,鼓励幼儿在科学区探究活动中自主创设熟悉的生活化情境。比如,幼儿练习按群数数,活动材料是若干块积木,每包有5块积木,幼儿以“买卖糖果”(一块积木代表一颗糖果)的生活情境进行练习,幼儿A问:“你要买多少颗糖果?”幼儿B说:“10颗。”然后幼儿A便拿出两包积木给幼儿B。又如,幼儿把印有数字的卡片当成货币来到超市收银台进行结算,幼儿C拿着10块钱(拿着一张印有10的数字卡片)从幼儿D那儿买了一条鱼,一条鱼5块钱,幼儿D便找回了5块钱(拿回了一张印有5的数字卡片),这使幼儿在自主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地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二)鼓励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人类知识都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反映,是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一种规律性总结,科学知识更是如此,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科学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隐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只要幼儿细心观察,认真探究,就会发现科学知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8]。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比如在户外散步的时候,幼儿发现幼儿园墙壁上有光斑,教师便可以与幼儿共同讨论光斑是如何形成的;又如在做操的时候,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师便可以和幼儿一起探讨影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再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找找看哪些物体是长方形,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正方形等。

四、投放自然性的材料,节约科学探究的材料成本

调查表明,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来源较广,其中大多数是教师购买和自制的材料,还有个别材料是家长制作、幼儿制作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材料。可见,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材料所占比例太少。然而,很多教师发现自己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大精力去做的活动材料却没有引起幼儿太多的兴趣,而且有些教师自制的活动材料不够牢固,幼儿没玩几次就坏了,教师觉得很不值当,因为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还没有获得幼儿的认可和喜爱。反而是有些看上去很简单且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材料却被幼儿玩出了多种玩法,又不容易破损,幼儿还爱不释手。其实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材料就是所谓的自然性材料,即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加工制作而直接投放到科学区的活动材料,它主要包括废旧物品再利用材料和自然界纯天然材料。自然性材料在科学区的投放不仅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大大地降低了探究成本,也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初步的环保意识[9]。

(一)废旧物品再利用材料的利用

废旧物品再利用材料是指教师通过多方资源将可回收的废旧物品进行再利用并供幼儿操作和探索的活动材料。这种“变废为宝”的方式,不仅能节约社会资源,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最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如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勤俭节约的品质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纲要》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10]幼儿园应鼓励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一些废旧物品再利用材料,让幼儿体验探究废旧物品带来的科学知识和乐趣。比如,某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瓶盖,幼儿可以对其进行颜色分类、按规律排序、按数取物、按群数数等多种玩法,玩了一个学期都没怎么受损,最主要的是幼儿百玩不厌。又如一次性杯子,幼儿可以用它制作成听筒以了解声音的传递,还可以一一对应、点数、按数取物等。

(二)自然界纯天然材料的利用

自然界纯天然材料是指幼儿园将从大自然采集而来的各式各样的自然物作为幼儿操作和探究的活动材料,如树叶、石头等。这类材料在科学区的投放,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收集方便、触手可及,也能降低材料成本,又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观察、探究能力以及亲近、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情感,还能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比如,教师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便去自然界采集了各式各样的石头;又如,为了让幼儿了解树叶的脉络,教师便去室外捡回了一些落叶投放在科学区以便幼儿观察;再如,为了使沿海地区的幼儿理解量概念和图形的形状,教师可在科学区投放一些从海边捡来的贝壳。

综上所述,无论是趣味性材料、开放性材料、生活化材料,还是自然性材料,它们在幼儿园科学区的投放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水平,而且关键在于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习得多样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品质,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猜你喜欢
生活化科学幼儿园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爱“上”幼儿园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