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为所“欲”为,学会有所不为

2020-01-22 06:08李旭妍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有损傻事里科夫

李旭妍

人们总是会在头脑发热时干一些不寻常之事。于是,自己嘲为蠢事,他人戏称傻事。可是,这真的是一种傻吗?

假使人们都如同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一般不敢向前,都好像沉默的羔羊一样唯唯诺诺,那才是愚蠢。与此相反,这种头脑“发热”时的“有所为”才是一种勇于进取、敢于向前的精神。“欲”是内心的追求,梦想的愿景,为所“欲”为有何不可?当初乔布斯大学退学时,当马云从大学辞职时,不是也有很多人嘲笑他们在做傻事吗?可见,辨别一件事情傻与不傻,不能只看做决定的情境,更要看做出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头脑发热时的为所“欲”为,做对了自然不必再提;可就算做错了,也是一次试错,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进可攻,退可收,这种为所“欲”为又有何不可呢?当然,前提是其“欲”不能违背道德原则和做人的底线,“欲”必须是合理的、积极向上的追求。

再者说,干出“傻事”便一定是头脑发热吗?人类本就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如果掺杂了感性便是头脑发热,那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頭脑绝对理性呢?我们时常会面临生活的考验,毫无防备,追求完全理性,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头脑发热并不是一种不理智,而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本能反应。《好兵帅克历险记》里讲:“谁都可能出个错,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越容易出错。”所以听从内心,勇于尝试,为所“欲”为,是一种智慧。

当然,仅仅为所“欲”为是不够的,我们也需要在有所作为的试错中领悟“有所不为”。因为我们只有能做到理性“不为”,而后才能“有所为”。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沿岸考察调研时强调,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要因时而宜。如果说“有所为”更多强调当下,那么“有所不为”更多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在很多领域应当旗帜鲜明地“有所不为”: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我们坚决“不为”;有损国家利益、民族感情的事,我们坚决“不为”;有损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事,我们坚决“不为”。

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于为所“欲”为,学会有所不为;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要努力为所“欲”为,做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事情。同时,我们还要坚持“有所不为”。只有统筹好两者关系,方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要敢于为所“欲”为,学会有所不为。

【山东微山一中高三(1)班,指导老师:袁庆峰】

点评

这是一篇思辨性极强的作文,首先提出错误说法进行批驳,而后围绕“欲”字,阐释了“为所‘欲为”的观点,最后对“欲”字作了理性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作文宕开一笔,提出有所不为的看法。这样,就将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整合在一起,使作文富有思辨力量。

猜你喜欢
有损傻事里科夫
让好习惯伴我们一路成长
童年傻事·偷喝酒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小时候最无聊的12件傻事,你干过多少?
一件傻事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