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修身

2020-01-22 06:08吴桐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克己公德大道

吴桐

民不以德则无和,君不以德则无国。无论何时何地,“德”都是中华儿女奉行不悖的立身原则。所谓“弱德”“群德”,都是公德映射在社会上的一体两面,更是殊途同归的人生大道。

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传统文化中,修身是“弱德”的诠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德”要求我们把持本心,在困厄灾难前修身自省。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需要个体的贡献参与,若连自身德行都把持不住,谈何公德?如陶渊明、欧阳修,面对官场上的失利,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潜心修德中写出了《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篇章。修身之用,大抵如是矣。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社会对人的要求是适应,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害怕外界的污浊把自己弄脏。

所谓“群德”,是公德之集大成者,也是人们默许的道德标准,修身弱德为其根本。先前,大学生小陈举报父亲驾车玩手机一事,就是在弱德与群德间平衡的最好例子。人须守法,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时玩手机为法律所不容,此乃群德。为了父亲安全,小陈饱受非议举报父亲,此乃弱德。弱德与群德是开放性的有机结合,而非一味认死理。晋朝竹林七贤以洁身修德,避世不出而闻名于世。于自身,七者固然做到了弱德修身,可其消极之道却对整个士大夫阶层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之不思进取,甚至耽于一己之乐,这是绝不合群德乃至公德的。

江河浩浩蕩荡奔腾了五千年,祖先克己修身的训诫也在我们的血脉中传承了五千年。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鼓励青少年,要先有德,后成才。从贸易到外交,从抗疫到共兴,中国始终坚持“诚”字当前,“德”字在心。弱德与群德,对于新时代青少年而言远不止书本上的哲理。人生的路还长,我们需要在漫漫大道上,在弱德、群德中寻找真我,砥砺前行。

得势谨记克己,失意莫忘修身。

【黑龙江哈尔滨市德强高中高三(2)班,指导老师:纪顺】

猜你喜欢
克己公德大道
幸福大道宽又阔
大道同行
美乃大道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人人培育“克己”根苗撑起法治蓝天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