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0-01-25 15:43吴亚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验组对照组职业

吴亚荣

[摘           要]  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理念的强烈冲击下,应打破“以传递运动技能为核心”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立足于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前期主要以精选设计新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评价方式四个点组成一个面,进行体育多样化教学的探讨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试图探索符合中职学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新型教学模式,即构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验证其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推进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实践及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综合职业能力;中职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001-03

一、前言

在多元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且体育教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独特性,要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在提升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能力方面的特殊的作用,从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1]。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虽然一线教师基本都认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还是关注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考虑得较少。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无法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要求,也不能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所面临的困境,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下构建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实验干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在实际体育课堂中是否能带来良性效果,向正向发展以及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以体验型—合作方式进行渗透,提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富有弹性、有张力的课堂,设计精细化的教学内容,匹配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融合有针对性、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多样化教学始终贯穿于体育课堂。此模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及集体的凝聚力。在小组体验型—合作学习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同时提升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达到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最终确定以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以期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我校选取“18级”建筑类专业的四个班级,其中1804班、1816班为实验班,1805班、1817班为对照班,从中各随机抽取30名被试,形成对照组(30人)和实验组(30人)。

(二)实验时间

本研究实验班具体实施时间是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实验教学计划为20周(考虑到天气、运动会、社会实践等因素的干扰,有两周为机动)。

(三)实验研究方法

通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能力提升、学期总结反思等方面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以验证“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及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所有收集的实验数据(实验前、实验后)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五)实验控制

为达到实验的同一性,虽实验班的教学设计与对照班的不同,但是学期计划的主内容教学尽可能保持一致。为更直观查验实验效果,在主教学内容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均选择之前未接触过的有氧搏击操、八式太极拳。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合理性,实验过程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三、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下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下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流程设计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程序,即是一个稳定的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应方法的结合体。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体验型—合作学习为主,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形成良性课堂教学。它更多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针对项目进行目标设定,体验探究、磨合、协作,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充分发挥群体积极性,达到1+1大于2的效果,提高个体学习的同时完成指定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在“爱”的大家庭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适时引导,给予正反馈。课的每个环节都会进行阶段性评价反馈,且在课的最后都会留几分钟进行师生分享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可以利用评价卡、交流分享、“收集印章”等方式进行。该模式以学生为主决策者,从而实现具体指标的达成:新的运动技能的掌握、交流沟通能力、体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反馈能力等。根据实践教学总结,提炼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图。(见下图)

(二)傳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区别

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更侧重于技能掌握,“一刀切”“填鸭式”限制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加之人们曲解“安全第一”,把体育课的一些内容看作危险的,导致有些体育教师保守上课。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见表1),让学生在好学、乐学的基础上,将“目标”“困难”在体验中强化合作学习,积极主动沟通交流,不断突破创新,将各方面能力的养成充分实施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测试比较分析

从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可知(见表2),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50m、立定跳远、1000m、肺活量四个指标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基本相同,具有可研究性,可以进行实验干预。

(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测试增值差异分析

从表3数据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学生体能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均有改善。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50m、立定跳远、1000m呈显著性差异,说明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的效果更为显著。在肺活量方面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得知,说明短短一个学期的体育多样化的教学对学生心肺功能的发展尚未凸显。

(三)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效果的分析

从表4的数据可知,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交往沟通、自信心、团队协作、集体意识、自我管理、信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透过这个层面,可以推断出相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采用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更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合作性、多样性,对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积极、稳定的促进作用,是有理可循的。根据自身上课的真实感受:在授课主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班的学生整体练习密度、参与度、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多样化教学,让学生尽快适应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学会运用体验型—合作式学习,每次课的课课练(体能)时间会短些。而对照组每次课都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课课练,但是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整个课堂呈现的效果不明朗。而且实验组的课堂氛围相对更和谐温暖,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明显感受到被大家接纳、鼓励、关爱,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

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设定了“畅聊吧”,通过访谈,师生共聊,列举一个问题(见表5)。在访谈中,倾听同学们敞开心扉畅聊时,从实验班的学生谈论中感觉到他们收获满满,基本都提到团队协作的重要、分工决策、交往沟通、体验互助、关爱等方面。而对照班没有实验组那般灵动发散,更多停留在技能上的获得,合作方面也仅是在简单的分组练习中感受到,没有涉猎更多,我反思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要投入更多的心力,为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肩负责任。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中职体育多样化教学,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及访谈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对实验组进行体育教学干预,实验数据表明:体育多样化教学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发展。

2.虽然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但实验表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教学干预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练中。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等方面指标的发展均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它符合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求,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建议

1.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需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内容,在实践运用中,必须抓准每一个环节。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推进不是一步强制到位的,而是在慢慢渗透中形成一种规范。教师不应思维定式去做“主导者”,必须改变方式,真正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合作、反思,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其实每个活动项目的解决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实践中学生给出的解决方案不尽相同。

2.目前实验组的学习还主要是依托于教师呈现的任务单、超星网络平台等传递的相关任务信息,可能导致涉及面不够广泛,未来可以有多种途径的方式进行任务呈现。

3.为了能够积极有效推进中职体育多样化教学和实施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对教学内容要精熟,还要精心准备教学材料呈现给学生,比如任务单、评价卡、集章本等。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能力,扎根实践,指导实践,不断创新调适,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17-120.

[2]周红杰.论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施[J].成都体育学报,2005,19(2):71-73.

[3]刘莹.新时期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创新教育,2015(11).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实验组对照组职业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我爱的职业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