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1-25 13:34陈静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应用教学

陈静芳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作文教学之际,循环日记习作模式尤为关键,可迅速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本文以循环日记为切入点,积极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供相关语文教育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循环日记;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47-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极为关键的内容。教师在写作教学之际,往往都会采用写日记方法锻炼学生写作水准。在这个过程中,循环日记是被广泛应用的教学形式。相比普通日记,循环日记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并无差异,只不过循环日记采取小组形式,共同持有一个日记本,通过“轮流”写法完成习作任务。这就意味着,循环日记需要面向多名学生,要比普通日记更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际,又能促使其养成团体意识、人际交往意识等。

一、重视分组,在交流中感受写作乐趣

在小学语文循环日记教学之际,应格外注重学生分组工作,以便能为学生交流、沟通营造轻松氛围,促进其进一步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在分组织时,教师应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每组五人左右,合理划分成若干小组。同一组内的成员,共同拥有同一个笔记本。在分组过程中,可以采取“自由组合”方法。然而,为了确保组间竞争公平,在自由组合之际,应注重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组内成员男女比例持匀;第二,组内成员语文写作能力应有一定差距。换言之,既要包含写作能力稍强的学生,也要包含写作能力偏差的学生,以避免组间实力不平衡。当学生自由分组的时候,教师应在一旁进行细致观察,凡是未达到以上两点的小组,都应及时调节组内成员,以此创建公平的循环日记写作小组,令每一个小组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日后公平竞争奠定基础。在小组创建后,选择一名表现力稍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小组长带领组内成员完成每一次的写作任务。通过合理划分小组、选择组长、设计组内标志等,可为日后顺利落实循环日记写作任务积蓄满满的能量。

二、重视竞争,在比拼中唤醒写作潜力

循环日记小组创建后,组内成员需围绕同一话题展开有序写作。在这种状况下,组内成员的习作内容需在大家面前传阅,并接受組内成员点评,以便促进每一个成员能及时汲取他人优势,弥补自身之短处。在这种无形压力下,每一名轮到自己写作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进行内容创作,努力写出最高水准的习作内容。当学生在组内相互借鉴、共同竞争之际,写作欲望便会油然而增。例如,在以“我家的年味”为话题进行循环日记写作时,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家中过年习俗、过年情景详细记录。在小组循环写作之时,势必会呈现差异化的写作效果,有效激发学生争强好胜心理,促使其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努力呈现与众不同的“春节经历”。在组内竞争之际,教师可适当举行小组循环日记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相辅相成,激发彼此竞争意识。由于小组与小组间展开比赛,这就要求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要细致写作,在谋篇布局、好词佳句的应用等方面牟足了劲儿,以便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取优异名次。在潜移默化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欲望与写作灵感大大提升,进而带动其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情感,在体验中提炼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语感。循环日记写作过程,讲究解放思想。一般来讲,循环日记不注重命题范围,为学生预留了充分的创作空间。学生在写作之际,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尽情抒发内心情感。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审视生活中的人与事,进而全面表达真情实感,令生活成为写作灵感的源头。为此,教师需指引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炼素材,为循环日记主题创作奠定坚实基础。如“我最爱的老师”“我的课间生活”“我的博物馆一日游”等众多生活经历,均可以成为循环日记主题。此外,教师也应与小组成员共同深入体验现实生活,传授学生在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的方式、技巧,进而促使小组循环日记活动能顺利落实。在提炼写作主题基础上,教师需指引学生细致描绘美好回忆、真挚情感等,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逐步在循环日记写作中寻求精神寄托。

四、重视评价,在交流中调整写作思路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心理尚不成熟,极其渴望展现自我,以及得到身边人的认可。这就需要相关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评价,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合理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循环日记写作表现、写作成果等,以此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发展观念,从此努力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循环日记是小组合作成果,并非学生内心自我表述的专利,需将其公布于众,接受组内成员、家长、语文教师等多主体的评价。当小组成员交流、家长品鉴、教师点评后,可令学生及时发现他人优势,进而不断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早已具备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便可以引导其以“由易极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展开日记鉴赏,先点评自我满意的好词佳句,逐步上升到文章篇幅布置、文章情感升华等方面的鉴赏,进而不断提高学生作品鉴赏水准。学生家长需积极督促孩子进行写作实践,给予其适当鼓励与指导意见,并及时品鉴孩子的作品,令其感受到来自家长的重视与关怀。此外,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通过多元点评令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实现良性发展。最后,教师应在评价基础上,针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以此促使学生收获写作成果与满足感。

结束语:总之,由于小学生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稍弱,很难长时间保持写作训练,因此想持续展开循环日记教学模式,并非是一件容易之事,需相关教师保持耐心、恒心,不断创新循环日记教学策略。为此,广大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分组任务、竞争环节、情感体验、多元评价等,以此凸显学生写作主体性,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瑞芹.小学高年级日记评改策略新探[J].才智,2019(09):157.

[2]黄慧.小学语文循环日记教学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18(21):47.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澳头第一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