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汉语言文字,感受汉字之趣

2020-01-25 13:34岑冬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

岑冬梅

摘  要:针对当前小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假大空”,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本文以综合性学习“邀游汉字王国”为例,提出提高写作水平的对策,指出教师要让孩子们亲历实践,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同时要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只要善于捕捉细微,深入思考,充分体验感受,然后诉之于纸笔,描写见闻和想象,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灵动的,有活力的,乐观向上的,当然也一定是出彩的,值得回味的。

关键词: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灵动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52-02

当前许多小学生的作文中也许是因为孩子们想象力缺乏,也许是生活单调,课业负担重,写作素材少了,也许是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少,也许是紧张、忙碌的生活中,使人感觉无趣,所以作品中常出现“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孩子们不成熟,生活经验缺乏,可写的的东西较少,有的孩子可能写作时自己编造,或抄袭一些假大空的例子来应付。

下面就如何通过开展语文实践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语文实践的重要性

语文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其核心内容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语言学家吕淑湘老师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亲身经历内容的80%。可以说,亲身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形式。

因此,学习祖国语言必须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下面以“邀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说平的提高。

1.把课堂交给学生

综合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索问题,积极参与互动和善于合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我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定研究的专题,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方案,围绕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人员的分工、活动方式、活动准备、成果展示方式等制定计划,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大家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研究,形成观点,然后用调查报告、手抄报、PPT、小品、相声、诗歌诵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2.把空间留给学生

学校是小课堂,大自然、社会生活是大课堂。综合性学习就应该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大显身手。

五年级上学期学习了“邀游汉字王国”,引导学生对“衣(衤)”做偏旁的字进行研究了解字源。并开展了一次以“有趣的汉字”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兴致很高。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产生探究的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并在这基础上搜集资料、进行探究,例如找身边的错别字等,亲近汉字,努力解决问题。

3.把时间还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認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防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在“邀游汉字王国”互动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搜集资料,调查身边的错别字、制作有趣的汉字手抄报,进行汉字研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然后通过书法作品、手抄报、讲故事、讲笑话、朗读诵读、访谈录等多种形式汇报结成果。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切身体会到:汉字是有趣的。例如开展“有趣的汉字”手抄报比赛,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汉字展开,查一查这个汉字的“历史”,必须有这个字的简体与繁体对照,有这个字的由来或衍变过程,再找一找与这个字有关的字谜、成语、故事等,然后配上与汉字有关的美丽的图画。然后把学生的手抄报在班里展出来。这次活动很成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汉字、了解汉字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大量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语文知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致很高,有个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围绕“步”字一连做了四份手抄报,清楚地认识到“步”字的写法,知道“跨出一足为半步(跬),再跨出一足又是半步,两个半步合起来(倍跬)就是一步,纠正了以前对于“走一步”的理解。

此外,我还尝试让学生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把学生分小组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查,并完成《错别字调查报告》。报告中注明调查时间、地点、方法、人员等,并附上几张照片,如KTV的“唇唇欲动”,鞋店的“和鞋生活”,小卖部的“喜市多”,“衫国演义”等留作“例证”。学生们不但收获了知识,也增进了友谊。我相信,与隔岸观火不同,亲历实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获不少,大家对社会生活又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了解。

4.把精彩让给学生

综合性学习注重实践,提倡书本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许多老师通常在学生进行成果汇报之后宣告综合性学习结束,但我觉得这时正是指导写作的最佳时机。所以,我布置作文任务:可以写有关识字的日记(配图,或配上字源)、我和汉字的故事、相片的故事、语文实践活动剪影、开展汉字主题诗创作、编故事(如:我与汉字的对话)、汉字故事读后感、访谈录、关于“李”姓的研究、从“人”字看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课堂上让孩子们读了一些汉字诗,孩子们也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很浓。他们觉得,汉字想着有趣、看着有趣、读着有趣,结合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选材,拿起手中的笔,通过不同的体裁去展现他们活动中的所见所悟写出他们对生活的爱,对汉字的认识,以及点点滴滴的进步,还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者观点……真是精彩分呈。写出来的文章溢满真情,尽显个性,特别让人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正因为亲历实践,学生有了深入的思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了真正的认识,所以感受也特别真切。

当然,综合性活动花时间长,所需的资料多,因此更要加强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指导作用,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活动过程中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要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才会使活动真正卓有成效。

总而言之,通过“邀游汉字王国”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觉得汉字特别的亲切。亲历实践之后,认识到汉字是有色彩的,有声音有味道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副美丽的画,我们要好好学实习。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满怀敬畏之情学好汉字,用好汉字。大家写起作文自然流露真情实感,文章无不写出了汉字之美,同学之情,生活之趣。

彭国梁先生说:任何东西,一旦过大,就不亲切了;一旦過空,就不实在了。我们常说“假大空”的存在,说穿了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把有血有肉的“细微”弄丢了。

为了避免学生作品“假大空”,教师要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探究,勤于实践,善于观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亲历体验,学生就会因为动情而词发不可收。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告诉孩子们:“眼睛要积极一些,主动一些。”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学生善于捕捉细微,深入思考,充分体验感受,然后诉之于纸笔,描写见闻和想象,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灵动的,有活力的,乐观向上的额,当然也一定是出彩的,值得回味的。

参考文献:

[1]廖文豪《汉字树.6》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5

[2]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著《我们的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8

[3]《遵循汉字科学 促进识字教学科学化》金文伟(《小学语文》2010年第10期)

[4]彭国梁《趣趣留心:写作真的很好玩》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5]教育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雅瑶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
融通:我所追求的语文生活
在语文实践中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