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2020-02-05 13:19邬国英姜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层级专科条目

冯 璐 邬国英 陈 婷 姜海燕

专科护士在某护理领域的临床与科研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属于专家型护士。国外研究[1]提出,在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巩固治疗效果、提升生存质量方面专科护士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护士的专业工作技能、业务知识、服务态度是专业核心能力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的基本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作为一种衡量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受到年龄、学历、培训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2-3]。近年来,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多数集中于社区、肿瘤科、急诊科与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关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少见。本研究以136名手术室专科护士为对象,运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估其核心能力,分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提升科室专科护士能力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3月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工作的专科护士136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学历大专及以上;从事本科室专科工作时间≥3年;参加过统一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且培训结束≥1年;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条件:处于休假期护士;进修护士;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者。136名护士中男21名,女115名。年龄24~45岁,平均31.53±6.39岁。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该量表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手术室工作时间、职称、职务、婚姻状况、层级、进修、外出学习情况。(2)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参照刘明改编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CIRN)[4]。该量表由7个维度共58个条目组成,分别是临床护理(9个条目)、评判性思维(10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专业发展(6个条目)、教育咨询(7个条目)、领导能力(10个条目)、法律伦理实践(8个条目),各条目以Likert 5级(0~4分)评分法计分,均为正向得分条目,0分为无能力,4分为有足够的能力。总得分<116分为低水平,总分在116~173分为中等水平,总分在174~232分为高水平,得分与护士的核心能力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879,各维度Cronbach’s α为0.857~0.921。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借助微信平台发放问卷并回收;设置问卷提交标准,调查问卷填写不符合要求则不允许提交,最终问卷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6例调查对象的核心能力评价总分为159.76±36.54分,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表1 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分)

2.2 影响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单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婚姻情况、工作时间、层级、职务、职称、最高学历、外出学习方面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修方面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影响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有关的因素进行自变量赋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间、职务、职称、年龄、层级是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3 讨 论

3.1 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况

护士核心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5]。2003年国际护士协会制定了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同年我国卫生部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核心护士的概念,要求护士具备符合伦理准则、安全护理服务的技能、知识及个人素质[6-7]。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一理论正逐渐应用于护理教育实践。为了健全我国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护理队伍,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展开了专科护士培训。任伟等[8]在研究中提到,护士核心能力对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护理质量方面的积极意义已被证实。在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标准也相应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更大挑战,但目前我国关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还少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9.76±6.54分,各维度评分均值在2~3分,表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这与穆莉等[9]调查结果一致。黄海英等[10]曾提到,受医疗事故处理、护士管理等方面医疗法规愈加完善的影响,各等级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行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手术室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职能部门,专科护士法律意识的强化越来越得到重视,要求其在法律规范的引导下,以更高的标准规范临床护理行为,促进在患者安全防护、手术物品管理、手术护理记录书写等环节的合法、合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评判性思维,标准化得分为2.64±0.68分。有学者[11]在研究中表明,探求真知方面护士的主动性与诚实度薄弱,多数以被动接受为主。分析原因,尽管我国多数院校对教学方法做出了改进,但课堂灌输式教学仍占主导,此外,我国护士学历普遍不高,毕业后继续教育缺乏,护士科研能力不佳、创新能力不足。在手术室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护士若不具备全面、独立、系统的思维能力,在面临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时可能会做出错误判断,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可定期让专科护士主持开展病例讨论、专题研讨会、个案分享等培养其评判性思维,有计划的为专科护士创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知识、锻炼逻辑推理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

表2 影响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单因素分析(分)

表3 影响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 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时间、层级、职称、职务因素影响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3.2.1 年龄 本研究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刘晓凤等[12]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也会不断增强,40岁后将逐步趋于稳定。分析原因,年龄与专科护士的科室工作时间存在直接联系,年龄增长、工作时间累积的同时,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经验、理论知识与技能均会丰富,沟通协调与应变能力均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对于年龄<30岁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大多仍处于初期的学习、探索阶段,将专科培训知识与临床配合有机结合存在一定难度;同时,面对手术室工作风险、节奏快的性质,年龄小的专科护士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提高手术配合效率,提升临床护理能力,但领导能力、科研批判思维、专业发展、领导管理能力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精力,对核心能力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认知不全面。

手术室护理管理层人员应根据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年龄的关系,对年龄<30岁的专科护士给予更多关注,结合其职业发展目标制订合理、有效的核心能力培养方案,加快核心能力速度提升,引导其更快胜任临床工作,为科室专科护士整体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3.2.2 工作时间 随着手术室工作时间的延长,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也随之提高。有学者报道[13],将工作3~5年、6~10年、10年以上的护士分别定义为合格型、熟练型、专业型护士。蒋家翔等学者[14]提出,工作时间超过20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出现略有下降且趋于稳定,这可能与工作时间越长护士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认知评价的提升更加重视有关。为了优化人员配置,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通常按层次分配工作,如高年资护士多负责教学、科研、临床重要岗位,低年资专科护士经验与技能可能相对不足,工作与心理压力大,无过多的精力专注于其他能力的发展,降低其对核心能力培养的积极性。护理管理者人员配置应科学,遵循分层管理、岗位与人员动态匹配的原则,可让工作时间<10年的护士与工作10~20年的护士搭班,为低年资专科护士探索专业长远发展、人际关系、领导能力方面提供动力[15]。

3.2.3 职务、职称 结果显示,有职务的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普通专科护士,分析原因,职务主要是护理骨干、管理者、护理组长的专科护士由于在科室担任着管理者身份,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增多,沟通、管理、业务能力得到增强,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高。应急处理、手术配合、安全管理是专科护士配合能力的体现,中级职称的专科护士该能力一般高于初级职称者。研究表明[16],职称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呈正相关关系,职称越高,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越好。手术室管理者应鼓励低年资专科护士积极参与到科室管理工作中,同时根据职称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提升低年资、低职称护士的专业管理能力与核心能力,有利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3.2.4 层级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层级与其临床护理能力有关。基础的临床护理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应掌握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操作技能、科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层级越高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分越高,因此在护理管理者可"高低层级"搭配,高层级者发挥其核心能力素质的优势,在临床护理、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给予低层级者指导。

综上所述,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层级、职务、职称、年龄、工作时间诸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专科护士的个人能力与职业发展规划,合理分配工作,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与优势,鼓励其参与科室管理,加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核心能力水平,改善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层级专科条目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