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流程图问题引导式教育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20-02-05 10:47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流程图胜任手术室

高 玫

手术室手术种类多,护理操作性强,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和疾病理论知识,手术配合才能做到稳、准、精,日常工作也才能够优质、高效。但笔者发现,部分护士,尤其是手术室工作经历低于3年者存在“临床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操作配合有待规范”的现象[1]。问题式引导教育是一种强调“以手术室护士为主体,以问题为抓手,促进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提升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2]。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次图表现出来,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和结果联系起来,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右脑的想象以及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3]。情景模拟教学通过创设情景,指导学习者扮演角色、完成角色任务,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促进手术室护士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护理操作技能[4]。为此,本研究在手术室护士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流程图问题引导式教育,探究其对护士核心胜任力、笔试与技能考核操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手术室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职护士50名,均为女性,纳入标准:全日制护理专业毕业;入科考试成绩合格;获得中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岗前培训缺勤次数≥3次;因故中途退出培训。按照两组年龄、学历水平、入科考试成绩、工作年限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5.15±2.35岁;学历水平: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14例;入科考试成绩: 89.43±2.57分;工作年限:<2年15例,2~3年1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5.38±2.41岁;学历水平: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13例;入科考试平均89.87±2.61分;工作年限:<2年16例,2~3年9例。两组年龄、学历水平、入科考试成绩、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一对一教学;集中介绍手术室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要点及难点等,说明手术室护理问题及解决办法。观察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流程图问题引导式教育,具体如下:

1.2.1 基于护理流程图的问题式引导教育

(1)引导问题设置 :选择手术室工作年限≥5年、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5名为带教老师,每人负责5名护士。带教老师根据手术室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相关要求,按手术室护理术前准备、手术麻醉与术中护理、术后转运3个环节所涉护理项目设计引导问题,包括手术护理、麻醉护理、仪器设备安全操作,并通过投票表决法筛选引导问题,筛选标准为“赞同票数≥3”,最后,确定的引导问题有“术前禁饮禁食时间;术前安全核查内容;术前心理干预内容;术前手术知识教育要点;保胃手术患者麻醉危害;麻醉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预防措施;术中低体温预防护理措施;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术后转运交接流程”等。

(2)手术室护士自主学习 :带教老师列举、分析1~2个手术护理案例,每个案例引出5个问题,印发手术案例及问题,指导手术室护士分析案例,通过经验总结、文献查阅2种方法解答案例问题,学习时长2 d;第3 d,组织开展手术室护士交流会,每5人1组,陈述自主学习所得问题答案。陈述完毕,小组交流、讨论完善答案后向带教老师递交清单。

(3)流程图总结法:带教老师围绕问题式引导教育内容,指导手术室护士绘制手术室护理流程图(图1),以总结相关知识,并根据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强化学习,结合具体疾病说明护理细节及要求。

图1 手术室护理流程图

1.2.2 情景模拟教学 带教老师根据手术室护理要点确定情景模拟主题,包括术前风险评估、术中低体温护理、手术体位摆放、术后转运交接,共5个主题。带教老师选取情景主题,现场演示、说明护理操作,指导手术室护士观看学习,尔后手术室护士选择“角色”,开展模拟演示,带教老师从护理流程完善性、护理操作规范度2方面进行评价,并现场纠正、指导。以术中低体温护理为例,选取4名手术室护士分别扮演“手术患者、巡回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4个角色,“手术医师”陈述患者一般信息、基本病情、手术方式等,“麻醉医师”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明确麻醉风险,制定麻醉方案;“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特征预估手术环境、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说明术中所需保温设备,演示相关护理措施:①术前1 h,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6~28 ℃,控制皮肤消毒时间至最短,消毒后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并降低室温至常温。②术前在手术床上铺设加温毯,调节温度为37 ℃。③为“手术患者”双下肢绑定血液循环泵加压带并加以脚套,以保持双下肢温度,促进静脉回流。④将术中所需消毒液、冲洗液放入恒温箱内保温,设置温度为40 ℃。⑤术后转运时加盖毛毯以保温,手术室护士轮流扮演上述4角色,每个主题时长80 min。

1.3 评价指标

(1)核心胜任力:培训结束后,借助"蛛网式"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进行评价,模型共有11个条目,涉及护理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及相关学科知识等,条目分值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进步,4分为不确定,6分为有所进步,8分为进步较大,10分有进步极大。根据评分分级,0~65分为核心胜任力低下,66~87分为核心胜任力一般,88~110分为核心胜任力良好[5-6]。

(2)笔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由科室护士长主导,带教老师协助开展不定期考核,包括笔试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其中,笔试考核根据培训知识确定,涉及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不良事件防控、术后转运4方面,共25题,总分100分。技能操作考核以护理部编制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科室制订的专科技术操作规范为标准,设计“术中低体温防控、手术体位摆放、术后转运”3个主题,带教老师根据护士操作表现评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比较

观察组核心胜任力评价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比较

2.2 两组笔试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观察组笔试考核、技能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笔试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具有与心脏、神经、血管、肿瘤等方面相匹配的护理能力,岗位胜任力是直接影响手术护理质量和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不同年资护士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加之不断更新的手术方式及器械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张春华[7]研究发现,超过54%的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士的理论知识欠缺、护理操作掌握不足等有关。罗彩霞等[8]在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救手术中应用情境模拟演练培训,结果显示,与接受传统培训模式的护士相比,术前准备耗时明显缩短,且急救理论知识、技能考核评分明显偏高,护理培训效果良好。

本研究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流程图问题引导式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核心胜任力评价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笔试考核、技能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封闭且特殊的工作环境、严格且精细的护理要求易造成手术室护士产生工作疲乏、心理压力,对护理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流程图问题引导式教育营造了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通过演练手术室护理流程及具体项目操作,强化了手术室护士对相应护理操作的掌握,全面提升其护理技能水平,丰富专科知识。问题式引导教育以手术室护士为中心,围绕问题开展教育,指导手术室护士根据案例分析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引导手术室护士解决问题;通过绘制手术护理流程图,引导手术室护士熟悉、细化手术护理流程,强化其对手术护理要点的认知,全面梳理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同步提升了手术室护士专科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强化了手术室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其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还能激发其对临床护理实践的反思,使其具备成为优秀且有发展潜力护士的知识、信念及行为。

总之,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流程图问题引导式教育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能提升核心胜任力,规范其技能操作。

猜你喜欢
流程图胜任手术室
云的识别指南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种程序源代码的标准化流程图转化方法∗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