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0-02-11 06:23郑笑晗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消极责任感态度

郑笑晗

(焦作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社会责任感从本质上分析属于一种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指的是个人对社会、国家和集体的责任认知,以及自身对相关道德规范、法律制度、公民义务自觉履行的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人格塑造当中必须加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让其步入社会后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商者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够履行责任保障社会效益,从政者需要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家遵守道德规范,在外遵守法律制度,让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联系,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学生的价值观当中,让其变成一种信念和情感,不仅仅浮于口头表面上,而是要刻入骨髓当中。

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情况

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表现上看,其一便是自身责任感的缺失,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在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经历了所谓的十年苦读,大学应该是放松阶段,而大学的课程相对而言比较少,学生自我安排的时间比较多,因而除了上课之外,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上网、闲玩等,不仅对自己身体不负责,更对自身前途不负责。其二是家庭责任缺失,很多大学生都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任何事情仅仅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家人,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外除了涉及到生活费的事情之外基本不与家人联系。其三是道德责任缺失,对于道德而言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规定,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心中,如以德待人、以诚待人、以信待人等,但是很多大学生往往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在生活当中只顾自己利益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在寝室不尊重室友,夜半三更胡乱喧哗。在教室不尊重教师,公然开小差甚至睡觉。其四是对感情责任淡化,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正盛的时期,很多学生在学校里都获得了自己的爱情,但是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在恋爱过程中极不负责,感情不认真,承诺不履行。其五是自我意识过强,大部分大学生都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注重社会责任,在进入大学后仅仅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而忘了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其六功利主义太强,大学是最接近社会的教育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利益成分,而学生们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后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功利,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择手段[1]。

2. 社会责任感淡化的集中表现

从大学生的个人行为来看,其中涉及到很多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主要可以用三点来形容。“态度消极”“行为消极”“思想消极”等。其一便是行为消极,很多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对任何事情态度都比较消极。生活当中态度冷漠,情感萎靡,整天都呆在寝室足不出户。对于未来的人生没有规划,对于自身定位模糊不清,从来都没有为了自身责任而付出努力过。其二是态度消极,这里的态度指的是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以及生活态度,对于一件事情无所谓成功也无所谓失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仅仅只是敷衍了事。在生活当中对于一些事情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应当履行的责任。甚至于对于社会是否发展、国家是否强盛毫不关心,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生活。其三是思想消极,这里的思想消极指的是对于任何事情都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将生活当中发生的事情都看作一场“话剧”,对社会的光明与公平之处视而不见,将所有事情都看得十分的灰暗阴霾。认为自己的失败无关乎能力,而是由于世态炎凉、社会阴暗。认为他人的成功也无关乎能力,都是通过裙带关系、家庭背景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态越来越消极, 终日不思进取, 无所事事, 最终耽误的却是自己[2]。

3. 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1 提升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仅仅让学生考虑社会责任而不讲究自身利益是不可能的,因此,唯一的方式便是在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与其社会责任实现相融合。纠正学生对西方利己主义的盲目热衷,树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我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需要在教育中更加完善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体系,让其将实现社会价值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之一。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为之努力上进的动力,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即便侥幸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也会成为唯利是图的败类,因此,必须深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生活中着手培养[3]。

3.2 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大学课程当中需要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如《论语》《诗经》《大学》等,通过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来洗涤学生的灵魂。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通过辨证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文化观念,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开学生内心对于责任意识的困惑,让其能够心服口服地了解传统教育的意义。以《大学》来教会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价值观,以《论语》教会学生“吾日三省吾身”的人生观,以《诗经》来教会学生“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爱情观。让其无论是父母、同学、亲人、恋人都能够以标准化的道德模范标准来对待,让其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爱他人[4]。

3.3 树立榜样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因而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网络、电视等媒体当中的榜样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因此,一定要在学生身边树立一种榜样。在学校中、班级中甚至是宿舍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并且将这些优点作为自己的学习点,针对不同的优点来完善自己。找出学生生活当中一些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人与事,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一种责任感气氛[5]。

3.4 实践教学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教学仅仅拘泥于课堂上是不够的,需要从生活、行为、情感、认知等不同方面进行教学,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是如此。其一,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睡前反思活动,由学生会成员和辅导员监督,让学生在每天睡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些什么,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身份,是否对得起父母的期望,是否对得起老师的栽培。其二,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承担责任的意识,感受成功后的快感,让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履行义务,这种责任不仅仅是针对家人、亲人、朋友,更是针对集体、社会、国家的[6]。

3.5 提升教师素质

社会责任感的教学从来都是以学生人格的塑造为基础的,以人格来影响性格,通过性格来支配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巧妙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灌输社会责任知识,并以此来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对学生影响最深的除了家庭之外往往就是教师。因此,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让其能够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不仅是言传,更通过身教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教师必须先完善自我,通过教师的价值观来熏陶学生,让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7]。

4. 结语

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而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掌握到了一定的程度,缺乏的便是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起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在步入社会后为国家也为自己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消极责任感态度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