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元真通畅的实质是气血中和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2020-02-12 23:06郑勇强陈瑞芳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8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0405
江西中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百病五脏脏腑

★ 郑勇强 陈瑞芳(.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 广东 清远 58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 50405)

五脏相关为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的脏腑相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五行作为疾病相关的说理工具。中和思想则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孙光荣教授总结归纳,创立“中和学派”,以“气血中和百病消”为指导思想,对中医防病治病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笔者有幸跟随两位国医大师学习,智慧的结晶相互渗透、互相碰撞,获益匪浅。五脏相关在疾病预防方面,主要体现在五脏各司其职,共同发挥生理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与“气血中和百病消”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五脏元真通畅方可气血中和,气血中和亦离不开五脏元真通畅。

1 五脏相关在治未病范畴集中体现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邓铁涛教授指出,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在系统中五脏与六腑是相对应的,除此之外,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也与五脏六腑联系紧密,他们共同组成了五个小系统。无论是在生理状态下抑或是在病理状态下,五脏小系统与大系统之间,五脏之间、五脏与六腑之间,都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正是纵横交错的联系,使得机体能够互相协调,共同维持正常人体生理机制[1]。

“五脏元真通畅”是一种状态,代表着人体健康无病,也是治愈疾病、恢复正常状态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继而又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为“治未病”提供了指导原则。五脏相关中的“五脏”与五脏元真通畅中的“五脏”范畴一致。如果五个脏腑系统内部、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系统之间的多维联系协调正常,那么就会出现五脏元真通畅的结果,人体自然不得病,或者疾病痊愈。所以,五脏相关理论在治未病领域中的应用,就是需要使这个复杂的多维联系正常运作,在生理状态下各司其职,在病理状态下达到稳态。

2 五脏元真通畅的实质是气血中和

2.1 五脏元真通畅的内涵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指出:“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常”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对应。元者,气也。《春秋繁露·重政》中谓:“元犹原也,其义随天地终始。”“真”者,于《庄子·杂篇·渔父》云:“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元真共同出现则首见于《金匮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由此可见,元真指先天而运行于全身脏腑经络之中,用来抵抗邪气的物质。五脏元真即可理解为五脏中藏而不露的“脏真之气”,“通畅”意为“充实、通畅”。“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一理论是仲景对《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发病观及“五脏者,中之守也……身之强也”中五脏为核心整体观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度概括了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揭示了“五脏元真通畅”,是机体健康的前提;而“五脏元真失畅”则是诱发各种疾病的基础,和《素问·调经论》中“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遥相呼应。

2.2 五脏与气血关系密不可分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重要物质,《医学入门》曰:“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2]所以,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2.2.1 肝藏血,生气血 肝主藏血:肝有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也有像器皿一样储存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为血海之称。具体内涵包括①贮藏血液:肝不藏血会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状态,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源泉,生发地点在脾,化生成血后在肝脏储存。血液一方面可以濡养自身,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阴”的特性,制约肝“阳”的一面,从而使肝阴阳能达到平衡的状态,为气血的调和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出血。因此,导致出血的原因,往往是肝不藏血,肝的阳气失去约束而升腾太过。②调节血量:人动则血在众多经络中运行,进入静止状态下一般认为血液会储存在肝脏,这是生理状态下的理想情况。正因为这个功能,人的总体血量会趋于稳定,基于储存和调节这两项功能,奠定了肝脏“血海”的位置。

气血也是肝化生的,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肝之华在爪,以化生气血。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对肝的描述则显示认识向前迈进了一步,张氏认为血与气虽然名字不同,但确是同一类物质,两者虽阴阳清浊不一,但都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脾气推动,上蒸于肺而为气;气归于肾而为精,精再归于肝则又化成血[3]。

2.2.2 心主血 心与血脉紧密相连,而心又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指出心是生命之本源,面色是心血是否充盈的表达。《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指出血脉之气藏于心中。心主血脉,贵在于通。《灵枢》中也指出,血脉在全身周流不息,无论是在经脉中,还是在血络中,都有紧密的连接,经脉与血络是大河与支流的关系,在气血调和的前提下,津液化生血,血在小络中充盈,再像小河流入大河,大河汇聚入海一样,层层递进,最终达到血液在脉中环周不休,流行不止的状态。

2.2.3 脾统血 脾是全身血液的统领,之所以有这个说法,主要在于脾运化的功能和气血生化源头的关系。一方面,脾运化功能的强弱决定气的盛衰,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脾气散精,然后上归于肺的过程。另一方面,气推动和固摄是保证血液能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即“气为血帅”。若气虚而固摄血液不力,导致血液不循常道而溢出,则造成各种出血证。根据这种病理生理学机制,健脾益气,使气摄血治出血证的有效治疗手段。张景岳认为:“故凡见血脱等证,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发生之气。盖甘能生血,甘能养营,但使脾胃气强,则阳生阴长,而血自归经矣,故日脾统血。”[4]清代唐容川《血症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之“可知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的说法[5],也是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补脾即能补气,气实则能生血、摄血的角度来立论的。所以,脾统血与气的作用不可分割。

2.2.4 肺主气 肺主一身之气:气的生成与气机的调节绕不开肺的生理功能。各脏腑之气旺盛,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是重要前提。舍此前提,则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状态。《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认为:“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6]肺助心而行血,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气冲和则为血帅,血润柔则为气守,气之与血,两相维附,气血中和则百病不生。

2.2.5 肾藏精,肾纳气 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而为血,所以肾有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有观点认为血之源头在肾,《景岳全书·血证》论及:“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4]《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夫血者,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7]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血虚常用补益精髓之法。宋《仁斋直指》咳嗽论治首次提出:“肺出气也,肾内(通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凡咳嗽暴重,引动百骸,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者,此肾虚不能收气归无。”[8]其“肾内气”之说,可见肾与气血关系密切。

2.3 五脏元真通畅方能气血中和,反之亦然 《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气血不和是病理变化的普遍机制,决定了治疗必须调整脏腑功能,使五脏元真通畅,气血中和。中和医派临床思辨特点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达中和。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调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中和是人体阴阳平衡稳态的基本态势,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所追求的理想状况。中和医派认为,万病乃气血失和之症,机体气血中和稳态失衡必然导致疾病。如果说阴阳平衡即健康,那么“中和”就是正常人生理状态。“中和”更能在人体气血层面和心理层面阐释机体的生理、病理[9]。

五脏元真通畅方能气血中和,气血中和即五脏元真通畅的结果。气血流通调节有赖于阴阳五脏的相互作用,如“阴阳和则血气滑利”,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气血失和是脏腑失调和机体病变的集中表现,它与五脏相关系统都密切关连。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受损,气化失调,进而引起气机失畅。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五脏化五气,气机失调又直接影响脏腑之气的病理改变。气血不和在先,可以预测,脏腑功能紊乱必随其后,百病由生则是矛盾不断加剧的结果,所以从气血视角把握整体病机,改变病理状态,以气血中和为期,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临床不仅强调调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同样重要,五脏元真通畅,气化平衡,气血中和,万病不生。

3 五脏元真通畅、气血中和方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相关、生克制化的活动是人体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五脏相关理论在治未病领域内恰好表现为五脏元真通畅,而五脏元真通畅方可气血中和,气血中和亦离不开五脏元真通畅。

五脏元真通达调畅,正常人体生理状态可期;若五脏元真不利,势必百病酝酿。因此“通”是临床诊病的重中之重。根本目的是使五大功能系统由“痞塞不通”转为“通达调畅”的状态。中医学对生命规律的独特认识,是由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体质学说和经络学说相互包容渗透,互为补充而成的。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往往是依五脏相关的生克制化、阴阳表里、气血内外等相对应的规律传变,故相应的也产生了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的辨证方法。一旦五大功能系统中的一方面功能出现异常,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及证候[10]。

综上所述,五脏相关在治未病范畴集中体现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而五脏元真通畅的实质是气血中和。五脏相关理论可为气血中和提供进一步的说理工具,气血中和则有更具体的调和方法,丰富在临床上达到五脏元真通畅状态的治疗手段。两者在治未病领域分能独立成章,合则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猜你喜欢
百病五脏脏腑
“包”治百病
多喝水能治百病?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气足百病消
泡脚驱寒消百病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五脏神”学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