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的特征分析

2020-02-13 05:21刘凤英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格赛铅球锦标赛

刘凤英

(广州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00)

竞技表现,即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1-3]。竞技水平是竞技表现的基础,但是能够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进行适应和调整的能力,即是将可能实力向现实实力转化的能力,则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表现水平的关键。一般来说,在比赛结束后才能评价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比赛结果和比赛过程两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铅球一直是我国田径田赛项目中的优势项目,早在八九十年代接连涌现出了李梅素、黄志红、隋新梅等铅球名将,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我国女子铅球的领军人物巩立姣不仅是奥运会银牌得主,更是实现了世锦赛冠亚季军的全满贯。要继续保持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整体优势,离不开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拔和培养。我们欣喜的看到,我国在近几届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已经两次获得女子铅球冠军并且多人进入前三名,显示出我国在女子铅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上的整体优势。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世界最高规格的青年田径赛事,汇聚了全世界的优秀青年田径运动员[4]。在当今世界田坛,从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涌现出来并且夺取世界大赛金牌的选手愈来愈多,世青赛已经成为培养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摇篮。本研究通过对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参加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比赛结果和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水平,了解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特征,分析青年女子铅球项目的竞技规律,为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方案的调整和参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项目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共计55人(1人被取消比赛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查阅近十年田径运动相关的图书、资料、文献、会议论文等资料,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国际田联官方网站[5]获2006年至2018年共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项目前八名运动员个人资料和比赛数据。运动员个人资料包括:国籍、出生年月等。比赛数据包括:近三年成绩变化、历史最好成绩、各轮次(资格赛、决赛)成绩。根据研究需要,运用SPSS 17.0软件对部分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变异系数(C.V.)”,计算公式为:C.V. =标准差/平均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介绍赛事和铅球项目竞赛规则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是由国际田联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青年田径赛事,自1986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举办了17届[4]。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汇聚了全世界优秀青年田径运动员,是优秀田径运动员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要赛事,包括我国的运动员刘翔在内的众多优秀田径运动员都是在世青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后再走向世界田径舞台。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项目在赛制上与成年组世界田径大赛(世界田径锦标赛、奥运会田径赛)接轨,比赛分为资格赛和决赛两轮[6-7]。资格赛试投3次,抽签决定试投顺序,成绩排前12名的运动员进入到决赛。决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资格赛成绩排名相反的顺序试投3次,成绩排前8名的运动员进入决赛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按照决赛第一阶段成绩排名相反的顺序再比三轮,按照决赛两个阶段共6轮中的最好成绩决出前八名的名次。历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基本沿用了此赛制,唯一不同的是2016年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在决赛第一阶段是前六名进入决赛第二阶段,且在第二阶段也只试投1次,但仍然根据决赛两个阶段共4次试投的最好成绩决定前六名的名次。在比赛器械的要求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铅球项目使用的是6KG的铅球,与成年组世界大赛使用7.26KG的铅球不同。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项目则仍然使用与成年组世界大赛相同的4KG的铅球。

2.2 世界优秀青年铅球运动员成绩变化特征分析

运动成绩是竞技表现的综合的体现,运动成绩的变化也可以反映竞技表现的整体变化特征。铅球这类的快速力量项目就是在追求人类力量的极限,越往后发展越困难,成绩的提升就越慢,甚至会长期停滞不前。

统计结果显示(见图1),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冠军和前八名平均成绩的变化均呈现出整体较稳定、局部“波浪式”变化的趋势。整体稳定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历届冠军成绩和前八名平均成绩的波动小,历届冠军成绩稳定在17~18m区间,平均值为17.34m;前八名稳定在16~17m区间,平均成绩为16.29m。另一方面,女子铅球冠军成绩与前8名平均成绩的差距不大。局部“波浪式”的变化体现在:整体竞技水平以三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2006年至2010年整体竞赛成绩呈下降趋势,2010年至2014年又呈上升趋势,2014年至2018年则又呈现了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青年女子铅球项目还处于整体成绩“稳定期”,优秀青年女子运动员竞技实力差距不明显。要取得更好的比赛名次,更加依赖于比赛过程中竞技表现的稳定性。

图1 近7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冠军、前8名成绩变化

2.3 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表现过程的变化特征分析

本研究分别从各轮次试投成功率、最好成绩的轮次分布、有效成绩的发挥率和变异系数等四个方面对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呈现出的竞技表现特征进行分析。

2.3.1 试投成功率

根据竞赛规则[6-7],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比赛的资格赛都设置有“及格线”,运动员只要资格赛中的比赛成绩达到了“及格线”就自动获得了决赛的参赛资格,就不能再参加资格赛后面轮次的试投。“及格线”的标准设置较高,每次比赛都会有少数优秀运动员能达到,甚至在资格第1轮就达到,然后后面两轮的资格赛就“免投”。对于大部分的普通运动员,仍然需要参加完全部三轮的资格赛,争取更好的成绩排名来获得决赛的参赛资格。因此,资格赛中存在每名运动员试投次数会不一致的情况。本研究对运动员在资格赛各轮次的试投成功率(试投成功次数/全部试投次数×100)、免投率(免投次数/全部试投次数×100)进行了统计,决赛阶段只统计试投成功率。

图2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运动员资格赛不同轮次试投成功率、免投率

在资格赛阶段,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试投成功率呈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第1、3轮的试投成功率较高,第2轮的成功率最低(见图2)。在免投率方面,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第2、3轮的免投率则持续升高。最终成绩前八名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有36.4%是在资格赛第1轮就达到了“及格线”而直接获得决赛资格,有20%是在资格赛第2轮达到“及格线”而直接获得决赛资格,还有43.6%的运动员需要依靠成绩排名顺序来获得决赛资格。

图3 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运动员决赛不同轮次试投成功率

在决赛阶段(见图3),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前三次试投的成功率要高于后三次试投的成功率。其中,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第2轮的试投成功率最高,随后各轮次的试投成功率则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第6轮的试投成功率最低。

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投掷项目要特别注重前三轮的成功率[8]。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会因为该轮试投成绩不理想或没有投出预期成绩而主动犯规,这是铅球比赛中导致试投失败而没有成绩的主要原因。在资格赛阶段,青年男、女铅球运动员第2次试投中成功率均为最低就与此有关。在第1次试投已经有成绩的情况下,第2次试投的期望值必然大幅提高,结果很可能是这种心态的变化反而影响了运动员正常的竞技表现,成绩不理想或没有投出预期成绩的概率反而提升了。在决赛阶段,虽然两个阶段共有6次试投的机会,但对运动员连续比赛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技表现是运动员心、技、体、智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竞技表现的水平。随着比赛的进行,体能逐渐下降,调整竞技状态来争取更好竞技表现的难度反而是增大的,所以各轮次的试投成功率是逐渐下降的。

2.3.2 最好成绩出现轮次分布

通过了解比赛不同阶段运动员最好成绩的出现轮次,可以了解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竞技表现水平的变化特征。因此,本研究对资格赛和决赛阶段运动员最好成绩出现的轮次分布进行了统计。

在资格赛阶段,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比赛最好成绩出现最多的轮次为第1轮,第2、3轮出现最好成绩的比例则依次降低(见图4)。在决赛阶段,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前3轮出现最好成绩的比例为56.4%,高于后3轮。其中,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决赛中最好成绩出现最多的轮次为第2轮,其次为第1轮,第3~6轮出现的比例接近(见图5)。

基于前文的分析,最终成绩前八名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中有三成以上的是凭借资格赛第1次试投的成绩就获得了决赛资格,这就是导致资格赛第1轮出现最好成绩的比例最高。运动员竞技表现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相对可控性”的特点[9],理论上铅球运动员在任何一轮出现最好成绩都是可能的,不可能去精确预测。但是,我们可以根据铅球运动员最好成绩出现的轮次分布规律,引导运动员主观上重视最好成绩高频率出现轮次的竞技表现,并且制定有正对性的比赛策略,实现运动员竞技表现的“相对控制”。优秀青年男、女铅球运动员最好成绩的出现更集中于在资格赛的第1轮、决赛的前3轮等靠前的轮次,说明优秀青年男、女铅球运动员在各阶段比赛靠前轮次的竞技表现更好,更容易出现最好比赛成绩,这要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同时,在比赛战术层面,在更靠前的比赛轮次投出好成绩也会给同场比赛的运动员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其他人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发挥。

图4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运动员资格赛中最好成绩出现轮次分布

图5 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出现轮次分布

2.3.3 发挥率

比赛成绩要是高于赛季最好成绩,发挥率将超过100%,大赛中发挥良好,表明竞技状态调控得好[10]。通过对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近三年的最好成绩变化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运动员的年度最好成绩均是稳步提升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当年的赛季最好成绩基本上是该运动员的个人最好成绩,还有部分运动员的个人最好成绩就是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产生的。因此,本研究依此选取运动员近三个赛季的最好成绩为竞技实力的参考,计算运动员在资格赛、决赛阶段竞技实力的发挥率(发挥率=阶段比赛最好成绩/近三年最好成绩×100),可以用来评价青年铅球运动员竞技表现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本研究也统计了运动员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创造个人最好成绩(PB)的人数。

在资格赛阶段,优秀女铅球运动员发挥率在2012年之前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之后则统一呈现下降的趋势(见图6)。总体来看,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资格赛阶段只要发挥94.2%的竞技实力就能够参加决赛,没有女子铅球运动员在资格赛阶段创造过个人最好成绩。在决赛阶段,2008年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较低(95.1%),随后两届比赛(2010年、2012年)的发挥率都逐渐上升,近四届比赛的平均发挥率则相对稳定在97%~98%的区间(见图6)。总体来看,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决赛阶段的平均发挥率则要达到96.8%,同时有12名(占21.8%)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决赛阶段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

图6 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运动员资格赛、决赛中发挥率变化

根据比赛规则,资格赛只是争夺决赛的参赛资格,资格赛的成绩与最终的成绩没有关联,所以高水平的运动员“最优参赛策略”应该是在保证决赛参赛资格的前提下,在资格赛中尽量控制竞技状态、保存实力和体力,到决赛阶段再全力争取最好成绩。不同的竞争态势和竞争压力,运动员比赛策略选择上有所差异。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项目整体的竞技实力差距不大,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去预判比赛的进程和结果比较容易,因此比较有利于去实施“最优参赛策略”。

2.3.4 变异系数

在本研究中,各轮次有效成绩的“变异系数”也是用来评价运动员竞技表现过程的稳定性。在资格赛后两轮中,有部分运动员免投没有成绩记录,不利数据的统计分析。所以,本研究只针对决赛阶段运动员各轮次有效成绩的“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分析。

图7 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铅球冠军、前八名有效成绩变异系数

从历年变化来看(见图7),青年女子铅球冠军有效成绩的变异系数在2014年之前波动较大,2014年后均趋于平缓;前8名有效成绩的变异系数的变化一直很平稳,但在2018年有了大幅的提高。

有学者认为,稳定性就是指系统发展趋势的持续性和面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11]。蒋国琴则认为竞技表现的稳定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竞技表现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方向是比较明确的[9]。从近七届世界青年锦标赛铅球比赛有效成绩变异系数的变化来看,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整体竞技表现稳定性在提高,体现了一种阶段性的稳定性。这也进一步说明,目前的竞争环境对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我国优秀青年铅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特征

青年女子铅球项目一直是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取得过众多优异的成绩。在上世纪的90年代,我国就曾经连续4届(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获得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的冠军,但随后成绩有所下滑,连续14年没能再获得冠军。在近七届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我国共有11人进入前八名,并且取得了2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在全部参赛国家中,超过了传统的田径强国美国和德国,在前八名人数和整体竞技成绩均排名第一。从竞技表现水平来看(见表8),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平均比赛成绩要高于前八名的平均成绩,体现我国女子青年铅球项目的竞技水平的整体优势。同时,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率高于前八名的平均值,各轮比赛成绩的变异系数则低于前八名的平均值,说明我国女子青年铅球运动员具有更好的竞技表现稳定性。综上可知,我国青年女子铅球项目已经重新崛起,整体竞技实力也重新位居世界前列。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不断涌现,也进一步说明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体系的科学和有效,未来中国女子铅球项目必将取得更加优异的竞技成绩。

表8 2006—2018年进入田径世青赛前八名的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汇总

3 结论

3.1 青年女子铅球项目整体竞技水平保持平稳,整体竞技表现的稳定性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3.2 在资格赛中,优秀青年女铅球运动员的试投成功率呈现“V”字型变化,第1、3轮的试投成功率较高,第2轮的成功率最低;在决赛中,优秀青年女子运动员则在第2轮的试投成功率最高,随后各轮次的试投成功率则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

3.3 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各阶段靠前轮次的竞技表现水平更高,决赛第2轮的竞技表现尤其关键。

3.4 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和竞技成绩处于世界前列,竞技表现更稳定,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资格赛铅球锦标赛
“披萨锦标赛”
“四朝元老”晋级今日决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可怕的人
我闯祸了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当今投掷铅球旋转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
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