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转移酶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0-02-14 07:37潘小平洪晓绿裴德翠程延东姚明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甲基化外周血试剂盒

潘小平,洪晓绿,孟 萍,裴德翠,程延东,姚明媚,王 蓉

(花都区人民医院:1.检验科;2.感染科;3.中心实验室;4.输血科;5.乳腺外科,广东广州 510800)

在课题组以前的研究中证实:内皮素-3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显著减少[1],原因是该基因DNA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2],而DNA甲基化过程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完成。目前研究发现的DNMT家族(DNMTs)成员至少包括DNMT l、DNMT 2、DNMT 3A、DNMT 3B和DNMT 3L,本文就DNMT 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年龄36~85岁,平均(54.3±12.0)岁,其中>50岁患者36例,≤50岁患者24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74岁,平均(43.8±14.0)岁,两组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2,P=0.726)。病理TNM分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05乳腺癌分类标准[3],肿瘤大小:T1 15例,T2 17例,T3 17例,T4 11例;淋巴结转移:N0 19例,N1 18例,N2 15例,N3 8例;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0)47例,远处转移(M1)13例。其他临床病理特征,ER受体:阴性28例,阳性32例;PR受体:阴性28例,阳性32例;组织学等级:G1 10例,G2 25例,G3 25例。采集标本前均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测试者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2 mL贮存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管中,临床资料完善且术前均未经任何治疗。

1.2仪器及试剂 荧光定量PCR仪、Mini型蛋白电泳系统购自美国Bio-Rad公司;Trizol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DNase Ⅰ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逆转录试剂盒均购自日本Takara公司。

1.3方法

1.3.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 取外周血1.5 mL置于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平衡盐溶液,混合均匀。取1.5 mL淋巴细胞分离液置于另一离心管中,将稀释的血液沿管壁缓慢加入离心管中,2 000 r/min离心20 min,吸取上、中层乳白色浑浊液体置于小型离心管中,2 000 r/min离心5 min去血浆,加1 mL 平衡盐溶液,2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提纯单个核细胞。

1.3.2实时荧光定量PCR 实验组和对照组已分离提纯的单个核细胞,采Trizol试剂盒分别提取其总RNA,使用DNase Ⅰ试剂提纯;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A260/A280值;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系统观察总RNA条带;采用逆转录试剂盒获得cDNA,-80 ℃保存备用;DNMT 2上游引物:5′-CCC ACT TGT AGA AGG TCC GTG-3′,下游引物:5′-TTC TCA ACC TGC ACA TCC TCT G-3′,以GAPDH作为对照,上游引物:5′-GAT TCC ACC CAT GGC AAA TT-3′,下游引物:5′-GAT TCC ACC CAT GGC AAA TT-3′,反应条件:95 ℃ 3 min,95 ℃ 5 s,60 ℃ 30 s,共40循环。设定溶解曲线程序:95 ℃ 15 s,60 ℃ 30 s,95 ℃ 15 s,反应结束仪器自动生成溶解曲线图。以倍比稀释的cDNA作为模板,检测循环阈值(Ct)可采用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其中△Ct=Ct目的基因-Ct内参基因,△△Ct=△Ct-△Ct对照组最大值,每个样品重复3次,取平均Ct值。

1.3.3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随机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各4份,1 5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按照蛋白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血浆总蛋白,根据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对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取10~100 μg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浓缩胶:60~100 V,30 min,分离胶:100~200 V,60 min),切下含有目的蛋白的胶条转至聚偏二氟乙烯膜(300 mA,60 min),室温封闭1~2 h,TBST洗膜后加DNMT 2 IgG抗体(1∶2 000);内参加入GAPDH抗体(1∶2 000),4 ℃孵育过夜后,分别加入二抗(1∶4 000)室温孵育2 h,显色1~5 min后洗片,显影。为验证实验过程的完整性以及抗体的有效性,本实验选取兔肌肉组织,捣碎后加入裂解液,充分裂解后,12 000 r/min离心3~5 min,取上清,按照上述相同的步骤,在相同的条件下检测DNMT 2和GAPGH。

2 结 果

2.1RNA纯度及抽提质量检测 提纯的RNAA260/A280的比值均在1.8~2.0,证明提取的RNA无污染,纯度较高。3份随机抽的样本,凝胶成像系统观察总RNA的5 s rRNA,18 s rRNA和28 s rRNA条带清晰可见,证明总RNA抽提比较完整,见图1。

注:1表示17号标本;2表示24号标本;3表示57号标本。

图13份标本总RNA的5srRNA,18srRNA和28srRNA电泳图

2.2DNMT 2 mRNA在两组间的表达比较 实验组DNMT 2 mRNA相对表达量(5.785±3.956)和对照组(4.739±2.3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2,P=0.103)。

2.3DNMT 2蛋白在两组间的比较 从检测结果看,实验过程完整,无污染,抗体有效,DNMT 2蛋白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无表达,见图2。

注:A表示兔肌肉组织中DNMT 2和GAPDH蛋白的表达;B表示两组随机挑选的标本DNMT 2和GAPDH蛋白的表达;1~4号位置为实验组随机挑选标本,5~8号位置为对照组随机挑选标本。

图2免疫印迹试验验证DNMT2蛋白

3 讨 论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4],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的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乳腺癌易感因素之一,包括NR3C1、PITX2、RB1基因等[5-8],在本课题组以前的研究中也证实了内皮素-3基因DNA的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DNA甲基化在细胞增殖、分化、肿瘤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如肺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等[9-12]。DNA甲基化过程是由DNMT催化S-腺苷蛋氨酸上的甲基转移至胞嘧啶含氮杂环5′位上的修饰反应,是负责将甲基基团添加至CpG二核苷酸的酶[13],该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4]。

DNMT 2存在于胞质和核内,其结合于核基质处,在有丝分裂前期进入细胞核内,呈现类纺锤体式定位,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DNA结合[15],它在发育中的胚胎内脏、肌肉组织、卵巢囊肿以及增殖中的睾丸细胞等组织中广泛表达[16]。

DNMT 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而课题组研究了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DNMT 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2,P=0.103),Western blot在两组间均未检测到DNMT 2蛋白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DNMT 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DNMT 2仅具有微弱的酶活性,被认为是一种RNA甲基转移酶[17],其功能主要与转运RNA、非编码RNA以及miRNA等相关[18-20]。因此,它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不明显,然而它是否具有DNA甲基化功能,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另外,DNMT 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有差异,亟待本课题组下一步研究。

4 结 论

DNMT 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明确了DNMT 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不明显,因此,DNMT 2基因和蛋白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等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猜你喜欢
甲基化外周血试剂盒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基于CLSI-M43国际标准改良的Mycoview-AST试剂盒检测性能评估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SOX30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甲基化分析
鼻咽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分析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